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叹·忧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九叹·忧苦《九叹·忧苦》是汉代文学家刘向创作的一首诗,为《九叹》的第六篇。此诗是作者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抒发愤懑的一篇作品,抒写了屈原放逐异乡时的凄苦心情和对故国家乡的无限眷恋,展现了屈原的故国之思和去国之恨。全诗运用衬托和比喻等手法表现伤感和无奈之情。

  • 作品名称 ;九叹·忧苦
  • 作 者 ;刘向
  • 创作年代 ;西汉
  • 作品出处 ;《楚辞
  • 作品体裁 ;骚体诗
  • 别   名 ;忧苦

作品原文

九叹·忧苦

悲余心之悁悁兮,哀故邦之逢殃。

辞九年而不复兮,独茕茕而南行1。

思余俗之流风兮2,心纷错而不受。

遵野莽以呼风兮,步从容於山廋3。

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

倚石岩以流涕兮,忧憔悴而无乐。

登巑岏以长企兮4,望南郢而窥之

山修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听玄鹤之晨鸣兮5,于高岗之峨峨。

独愤积而哀娱兮6,翔江洲而安歌

三鸟飞以自南兮7,览其志而欲北

愿寄言於三鸟兮,去飘疾而不可得。

欲迁志而改操兮,心纷结其未离8。

外彷徨而游览兮,内恻隐而含哀。

聊须臾以时忘兮,心渐渐其烦错。

愿假簧以舒忧兮,志纡郁其难释。

叹离骚以扬意兮,犹未殚於九章9。

长嘘吸以於悒兮10,涕横集而成行

伤明珠之赴泥兮,鱼眼玑之坚藏。

同驽驘与乘驵兮11,杂斑驳与阘茸。

葛藟虆於桂树兮12,鸱鸮集於木兰。

偓促谈於廊庙兮,律魁放乎山间13。

恶虞氏之箫韶兮,好遗风之激楚14。

潜周鼎於江淮兮,爨土鬵於中宇15。

且人心之持旧兮,而不可保长。

邅彼南道兮,征夫宵行。

思念郢路兮,还顾睠睠16。

涕流交集兮,泣下涟涟。

叹曰17:登山长望中心悲兮,菀彼青青泣如颓兮,

留思北顾涕渐渐兮,折锐摧矜凝氾滥兮18,

念我茕茕魂谁求兮,仆夫慌悴散若流兮。[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茕茕(qióng qióng):孤单无依靠的样子。

余俗:指楚国的习俗。

廋(sōu):隈,山、水等弯曲之处。

巑岏(cuán wán):峭拔的山峰。企:立。

玄鹤:鸾凤一类的神俊之鸟。

哀娱:当为“娱哀”之误倒。《九章·怀沙》:“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三鸟:神话中的三青鸟。

纷结:纷乱郁结。

殚:尽。

嘘吸、於悒:皆啼泣的样子。

乘驵:骏马。

藟(lěi):藤。

律魁:这里代指贤士。王念孙《读书杂志》:“律魁为魁垒之转,皆高大之意。”

遗风:余风,余音。激楚:乐曲名。

爨(cuàn):炊灶。鬵(xín):大釜。

睠睠(juàn juàn):同“眷眷”,反顾的样子。

叹曰:表示叹息和感伤,也是作为诗篇的结尾,相当于“乱曰”。《九叹》每章结尾都有“叹曰”。

折锐摧矜:矜,严。王逸《楚辞章句》:“言己欲折我精锐之志,挫我矜严忠直之心。” [2]

白话译文

我心里一片忧苦悲伤啊,痛惜祖国又遭受祸殃。

离开郢都九年不能归啊,我孑然一身走向南方。

想起楚国的污浊世风啊,我心绪烦乱不能忍受。

沿着山野我呼唤清平啊,山弯弯里我慢步行走。

我在平坦的山窝里巡行啊,四周一片空虚寂寞无声。

我身靠着山岩悲痛流涕啊,我心中忧苦憔悴无欢情。

登上高高山顶久立长望啊,看一看故乡望一望南郢。

山峦绵绵一眼望不到头啊,路途遥遥归期无奈难定。

耳听神鸟玄鹤引颈晨鸣啊,看见它站立在峨峨山顶。

孤独愤闷我要排解哀思啊,游江中芳洲纵情歌唱。

三青鸟从南方翩翩飞来啊,看它神态想要飞向北方。

我想让三青鸟为我捎信啊,它疾速飞去我难寄衷肠。

我想改变志向和节操啊,可心乱如麻忠诚难忘。

表面上我自由自在地游览啊,可内心忧痛含悲满怀哀伤。

暂且求得片刻时光把忧思忘却啊,可忧愁烦乱又渐渐堵满心房。

我希望鼓瑟吹笙舒解忧愤啊,可心中愁思百结难遣难忘。

悲吟《离骚》抒怀明志啊,心中忧苦难尽诉于《九章》。

我止不住的抽泣声声悲啼啊,拭不干的涕泪满面交流成行。

把明珠丢进泥里令人伤心啊,把鱼眼当做宝珠严严收藏。

把骡子和骏马混同一样啊,无才无德之徒杂集一堂。

恶草葛藟爬满桂树枝干啊,恶鸟鸱鸮落在木兰树上。

贪愚小人在朝堂高谈阔论啊,高士贤良却放逐山野蛮荒。

厌弃古乐虞舜的《箫韶》啊,却把流行的《激楚》欣赏。

传国九鼎沉入江淮啊,反把土锅摆在殿堂。

人心怀有淳朴的古风啊,但世风日下难保久长。

我转身登上向南的道路啊,就像征夫昼夜辛苦奔忙。

我思念着回郢的道路啊,一步三回首难舍难忘。

禁不住的涕泣交流啊,老泪纵横滚滚流淌。

可叹啊:登上高山远望,心中无限悲伤啊。

看那草木茂盛,眼泪流水般流淌啊。

思念故乡回头北望,禁不住泪水浪浪啊。

摧折我的意志信念,与世俗随声应响啊。

可自念我孤单一人,我找谁侍奉君王啊?

我的仆人慌恐愁苦,像流水般的散亡啊。

创作背景

西汉的刘向对屈原的忠信节操深为追念,感慨屈原被放逐在山川之间,尚且思念君王,悲叹自己不能为君出力,于是作《九叹》借以表白自己的志向。 《九叹·忧苦》是其中的第六篇。

作品鉴赏

《九叹·忧苦》全文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是从首句到“涂漫漫其无时”。这一层描写诗人悲哀的心情和对故国的思念。感叹自已被流放九年而不能复,孤独一人在南方,忧愁憔悴,空虚寂寞。登上高山遥望国都,前途渺茫。

第二层是从“听玄鹤之晨鸣兮”到“志纡郁其难释”。这一层描述了诗人寄情于山水,寄言于三青鸟的心情,表达了心绪烦乱郁结和难以释怀。[3]

第三层是从“叹《离骚》以扬意兮”到“泣下涟涟”。这一层描述了创作《离骚》和《九章》心情和意境,描写了流放生活的凄凉和悲苦。 第四层是从“叹曰:登山长望”到末句。这一层抒发了诗人对故国家乡的无限眷恋,展现了屈原的故国之思和去国之恨。

《九叹·忧苦》以悲忧愁苦起笔,抒写屈原被放逐异乡时的凄苦心情以及对忠奸不辨、善恶不分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同时还表达了其故国之思和去国之恨。首先,作者设置了屈原放逐在外、徘徊山野的场景,以凄寒清冷的景物衬托出屈原孤独、憔悴的身影;之后从外部环境描写转向内心状态刻划,抒写内心愁闷、无以释怀的情感;最后以比喻手法来表现黑白颠倒的社会现实,并以此来表现自己伤感、无奈之情。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年—前6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曾任散骑谏大夫,汉元帝时擢为宗正等。用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得失,屡次上书弹劾宦官、外戚专权。汉成帝时任光禄大夫,终中垒校尉。曾受诏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中国目录学之祖。又辑录《楚辞》十六卷。所作辞赋三十三篇,今多亡佚,唯存《九叹》为 完篇。

参考文献

  1. 《楚辞·九叹·忧苦》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李白诗歌网
  2. 九叹·忧苦 百度
  3. [夏征农 等.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864-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