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莲灯 (民间习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九莲灯 (民间习俗) |
“九莲灯”始于明毅宗15年(1642年),由“三教”创始人林兆恩(号龙江1517-1598年)的嫡传弟子卢文辉、陈衷瑜创立,到清道光27年(1847年),聚英书院余玉卿等人在书院里学林龙江先生的经典,学心法、学科仪、做科事,学习民间舞蹈《九莲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学文学道。在此基础上吸收民间舞蹈而形成现在的《九莲灯》面貌。“九莲灯”舞蹈自当时兴起。
基本信息
中文名;九莲灯地理标志福建莆田非遗级别省级第三批
目录
1 民间习俗
2 非遗名录
3 历史传说
民间习俗
流行于福建莆仙地区的九莲灯,其前身是道士串门做醮时的一种祭把仪式。后由文化工作者佟其改造成群众艺术活动。经过整理的《九莲灯》,剔除了旧有的封建糟粕,吸收民俗精华,使之成为一个优秀的传统民间舞蹈。这个舞蹈以其轻松活泼、优美抒情的舞姿,反映了一群少女手提莲灯在元宵全节沉灯观景的欢乐情绪,舞蹈中灯火团团,红光闪动,煞似一条火龙欢腾飞舞,其旋灯技巧和穿花队形,颇具新意。舞蹈在设计身段步伐时,还吸收了莆仙戏的表演程式,音乐也由当地民歌和莆仙戏金牌改编而成,因而舞蹈的传统民间色彩极为浓烈。
九莲灯由八洞神仙为王母娘娘拜寿的故事演变而成,扮演八仙演员各持一对花灯,(分别为牡丹、荷花、菊花、腊梅、桃、杏、苹果、石榴),后场有一对立体水帘洞花果山的模型灯,称山灯。每场跑完,后台山灯突然分开,放出一把烟火,跃出几个“猴”,耍一套猴拳,翻几个跟头,将鲜果抢吃一空,然后跳入洞内。八对花灯加一对山灯,合为九莲灯,后从王母娘娘坐的莲花蒲团中得到启示,将“连”改为“莲”,称九莲灯。
九莲灯的灯具、服饰、动作、舞姿均十分讲究。表演分4大段,48个场次,每大段舞后摆一个字,唱一段歌,共摆“天下太平”4字,唱四季花。
1949年以后,九莲灯在内容和表演形式上均有创新。演员不受人数限制,净脸化妆,穿彩衣彩初裤,摆字和唱词以配合形势和中心工作为内容。1955 年,凤和村的九莲灯参加了山西省第二次民间艺术调演大会,获奖旗一面,并于同后赴京参加了全国调演。1987年9月文化局组织的九莲灯舞蹈队参加了山西省首届民间艺术节。
非遗名录
级别:|省级第三批||市级|
区域:|莆田|
类别:|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莆田市仙游县大济镇坑北村聚英书院聚英书院“九莲灯”始于明毅宗15年(1642年),由“三教”创始人林兆恩(号龙江1517-1598年)的嫡传弟子卢文辉、陈衷瑜创立,到清道光27年(1847年),聚英书院余玉卿等人在书院里学林龙江先生的经典,学心法、学科仪、做科事,学习民间舞蹈《九莲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学文学道。在此基础上吸收民间舞蹈而形成的《九莲灯》面貌。“九莲灯”舞蹈自当时兴起。
“九莲灯”舞蹈用10多张桌子摆成一个八卦字,中间放一只方桌,10多人手提莲花灯,内点蜡烛,边跑边跳,手中莲花灯不断转动而烛火不会熄灭,飞快在桌子间穿梭,井井有条。舞者正转三圈反转三圈,时间延续一个钟头左右,配合紧密,后台有鼓、锣、钹和两支吹笙伴奏。“九莲灯”的曲词一共九品,主要是宣扬忠孝亷节,24孝内容是其中一部分,如:“虞舜大孝感动天”、“汉文帝仁德临天下”等。“九莲灯”具有独特的传统民间舞蹈风格,生动有趣,节拍紧凑,伴有鼓锣,钹和吹笙伴奏;音乐声韵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富有感染力,体现了集体协作精神和农民取得农业丰收之后载歌载舞的欢乐心情。
“九莲灯”舞蹈流传至今,已不分上、中、下三品。舞蹈以丰富的队形变化为其特色,有“双龙戏珠”、“日月相照”、“蝴蝶双飞”、“双水圈花”、“鲤鱼跳龙门”等,因受供桌限制,队形变化有严格的路线。舞时脚下走便步、小跑步,双手持灯。转灯的动作需要技巧,表演者轻轻地握住提灯的细竹竿,转动时以灯为轴心,竿绕灯转;转灯的动作有“上旋灯”、“下旋灯”、“平旋灯”、“双旋灯”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