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習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習俗( custom ),是指在地區社會文化中長期形成之風尚禮節習慣以及禁忌等的總和,民間的風俗又稱作民間習俗[1]。風俗的涵括範圍很廣,可以包括食、衣、住、行、娛樂社交、戀愛、生育、婚嫁、喪葬、宗教、歲時及藝術等。

詞源與定義

先秦的《荀子》中已經有了「移風易俗」的說法。而「風俗」一詞來自班固的《漢書[2]。班固在書中為「風俗」做的解釋是:「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系水土之風氣,故為之風;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慾,故謂之俗」(凡是民眾都有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習性,然而其中也有剛柔緩急的區別,語言口音的不同,這乃是因為地理氣候環境,即水土風物的差別造成的,因此稱為風;民眾所喜好、所厭惡,所想要與不想要的,以及行動靜止沒有常規,是因為這些都隨着個人的感情慾望而變化,因此稱為俗)。

地域與民族

風俗習慣存在一定相似,但同時也存在差異。中國有句古話叫「十里一風,百里一俗」,以此來說明習俗風格隨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當然,不同的民族之間風俗習慣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1.相似:

從整個中國範圍來說,漢族大的習俗是大體相同的,比如都要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但實際上各地的節日習俗不盡相同,另外日本朝鮮半島越南也有相似的風俗。

2.地域差異:婚喪嫁娶存在地域差異。

3.民族差異:比如傣族獨特的潑水節,是一個盛大隆重的節日,規模和重視程度可以和漢族的春節相提並論。

約定俗成

不明文規定,不含條約、合約精神約束的規則。《荀子·正名》:「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之不宜。」由人的風俗習慣而成的「無形規則」。例如新年行花街。

視頻

習俗 相關視頻

春節習俗介紹
《荀子》-講解

參考文獻

  1. 民間習俗,瓷都網
  2. 《漢書》, 豆豆小說閱讀網,2006-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