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了解乌灰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了解乌灰鸫
图片来自探秘志网

乌灰鸫(学名:Turdus cardis)是鸫科、鸫属中型鸟类,体长20-23厘米。雄鸟整个头、颈、上体、颏、喉和胸概为黑色。其余下体白色,上腹和两胁有黑色斑点。雌鸟上体橄榄色,颏、喉灰白色具褐色斑点,两侧褐色斑点连成一条线状;胸灰色具黑褐色斑点,胸侧和两胁以及翼下覆羽和腋羽橙棕色。飞翔时极为醒目。虹膜褐色,脚黄色或褐色,嘴春季黄色,秋季褐色。

乌灰鸫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中,尤以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人工松树林和次生林较多被选择,秋冬季节也出入于林缘灌丛、村寨和农田附近的小林内。单独活动。地栖性,多在林下地上觅食。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与种子。繁殖于中国、日本,偶尔到俄罗斯萨哈林岛,迁徙期间也见于朝鲜和日本南部岛屿。

形态特征

雄鸟整个头、颈、颏、喉和胸均为深黑色,其余上体黑色或黑灰色两翅和尾亦为黑色,飞羽内翈黑褐色。下体除颏、喉胸为黑色外,其余下体全为白色两胁和覆腿羽缀有灰色,腹和两胁具稀疏的黑色斑点。眼周有一黄色圈

雌鸟上体橄榄色,额至后颈橄榄褐色,腰部较灰色。耳羽橄榄褐色具白色羽干纹,两翅和尾褐色,外翈羽缘灰棕色,飞羽内翈暗褐色。颏,喉灰白色微沾栗红色、缀有黑褐色斑点,两侧斑点连成一条线状,上胸灰色具黑褐色斑点,胸侧,两胁、腋羽和翼下覆羽橙栗色,胸和两胁杂有黑色斑点,有的两胁呈橄榄灰色,微沾橙栗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白色。

幼鸟雌性上体棕褐色具细的淡黄色羽干纹,飞羽内翈暗褐色。颏、喉皮黄色、两侧具黑色斑点,并连成线状,胸、腹和尾下覆羽浓黄白色,羽端棕褐色。腋羽皮黄色,覆腿羽栗黄色。幼鸟雄性上体黑灰色,羽端微沾橄榄棕色,两翅黑褐色,大覆羽具棕白色端斑。前胸棕白色,羽端白色,后胸黑色,羽端沾棕白色;腹淡棕白色具黑色端斑,下腹和尾下覆羽白色,两胁灰色。

虹膜褐色,脚黄色或褐色,嘴春季黄色,秋季褐色。 大小度量 性别 体重 体长 嘴峰 翅 尾 跗跖 雄性 65-84克 198-231毫米 18-22毫米 111-123毫米 74-85毫米 29-35毫米 雌性 56-74克 201-223毫米 18-21毫米 109-119毫米 70-82毫米 28-33毫米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繁殖期间善于呜叫,鸣声悦耳。通常营巢于林下小树枝权上,距地高1-4.5米。巢呈杯状,主要由苔藓、枯草茎、草根、树根、泥土等构成。内垫有细草茎,有时亦垫有兽毛或羽毛。每窝产卵3-5枚。卵蓝色、暗蓝色或灰蓝色,被有淡褐色或紫罗兰色斑点,卵的大小据La Touche(1925-1930)从中国湖北、安徽得到的14枚卵测量,平均大小为26.4毫米×18.9毫米。

栖息环境

乌灰鸫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中,尤以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人工松树林和次生林较多被选择,秋冬季节也出入于林缘灌丛、村寨和农田附近的小林内。

生活习性

乌灰鸫长期生活在山地森林中,不过它属于地栖鸟类,所以它大多都在林地的地面上觅食,平时喜欢居群活动,但大多都是小族群,在印度北部的森林中还存在一群乌灰鸫和白眉地鸫集群生活。乌灰鸫的胆子非常小,一旦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隐藏于草丛中,偶尔也会单独行动。[1]

习性:单独活动。地栖性,多在林下地上觅食。藏身于稠密植物丛及林子。甚羞怯、胆小、易受惊。一般独处,但迁徙时结小群。在冬季,它们与白眉地鸫(Zoothera Sibirica)在印度支那北部的大片森林中组成群体。同时,在中国香港,它们与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举行集会。

迁徙:乌灰鸫在中国湖北、安徽、贵州等地为夏候鸟,广西、广东、海南岛等地为冬候鸟,其他地区为旅鸟。乌灰鸫沿着一条路线穿过朝鲜、韩国和中国中部向南走,从8月底到10月中旬离开在日本的巢穴。在中国北方筑巢的乌灰鸫到直到9月下旬才开始迁徙,许多乌灰鸫在路上游荡,直到11月初才回到冬季。返回之旅始于4月初,在日本南部和中国东部繁殖的那些乌灰鸫活动很快,而在中国中北部和北海道繁殖的那些乌灰鸫活动则在5月初才开始活跃。

叫声:鸣声圆润而带长长的颤鸣音,在高树顶上作叫。最常见的称呼是“tsweeee”或“tsuuuu”。还可以听到深沉的“chuck”声。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与种子。在冬天,很喜欢吃树上的果实。

分布范围

世界

存在(居住地):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老挝、俄罗斯(东亚俄罗斯)、越南。 游荡:泰国。

中国

在中国繁殖于河南南部、湖北宜昌、安徽颖上、贵州金沙、江口及贵定、云南东南部、广西、广东、香港和海南岛等地,迁徙期间见于湖南、四川秀山、江苏、浙江和福建。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数量尚未量化,但据报道,该物种相当常见,但属于局部物种(Clement和Hathway 2000),而中国的种群规模估计约为100-10000对繁殖对和约50-1000只迁徙个体。在日本的迁徙的大约有100-10,000对繁殖对和大约50-1,000只个体(巴西,2009年)。

近种区别

雌性乌灰鸫与雌性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很相似,但灰背鸫雌鸟体色较褐,嘴为黄色,野外不难区别。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