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了解光背地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了解光背地鸫
图片来自123宠物网

光背地鸫(学名:Zoothera mollissima)是鸫科、地鸫属中型鸟类,体长23-27厘米。上体深橄榄褐色沾棕红色,下体淡棕色或白色、具暗色鳞状斑。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脚亮黄褐色。

光背地鸫在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4500米的山上部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疏林和林线以上的高山灌丛地带。冬季常下到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地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也见成小群,多活动在林下地上、农田耕地以及居民点附近的灌丛与树林内。性胆怯,怕人,野性强,人难于接近。常在较为隐蔽的地上觅食。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蜗牛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杂草种子。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缅甸(起源不确定)。在中国分布于四川中西部、西部和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西部、南部和中部,以及西藏南部和昌都地区西南部。

形态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上体从头顶至尾上覆羽深橄榄褐色有的缀有辉棕红色,中央两对尾羽和最外侧尾羽橄榄褐色最外侧尾羽基部黑色具白色端斑,其余尾羽黑褐色具窄的白色端斑。两翅暗褐色具橄榄褐色羽缘,翅覆羽与背同色,大覆羽和中覆羽先端微缀棕黄色。眼周茶黄色,颊和耳羽茶褐色而杂有米黄色条纹。下体淡棕色至腹部变为白色,羽均具黑色鳞状端斑,尾下覆羽赭色,各羽具楔形白斑。腋羽白色具宽阔的黑色尖端,翅下覆羽黑色,尖端白色。虹膜-褐色;嘴-黑褐,下颚基部色较浅;脚-肉色。[1]

大小度量 性别 体重 体长 嘴峰 翅 尾 跗跖 雄性 80克 230-242毫米 22-25毫米 127-138毫米 95-104毫米 30-37毫米 雌性 75克 240毫米 23毫米 134毫米 107毫米 33毫米。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营巢于灌丛中地上或岩壁上,也在小树上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苔藓、枯草、细根等构成。每窝产卵多为4枚。卵白色、被有红色或红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为长卵圆形,大小为34-36毫米×23-25毫米。雏鸟晚成性。

栖息环境

光背地鸫在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4500米的山上部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疏林和林线以上的高山灌丛地带,尤以高山沟谷和溪流附近的荒山、裸岩和岩坡灌丛草地较常见。冬季常下到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地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

生活习性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也见成小群,多活动在林下地上、农田耕地以及居民点附近的灌丛与树林内。性胆怯,怕人,野性强,人难于接近。常在较为隐蔽的地上觅食。

叫声:光背地鸫告警时的串音叫声似乌鸫。另有单音节叫声。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蜗牛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杂草种子。

迁徙:部分留鸟,部分夏候鸟。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缅甸(起源不确定)。在中国分布于西藏南部、西昌地区西南部,四川木里、康定、雅安、宝兴、峨边、峨眉山、茂汶,云南盈江、永丰、漾濞、镇康、耿马、沦源、绿春(冬候鸟,地方性留鸟),丽江、贡山、泸水(留鸟),云南永善、昆明(旅鸟)。

亚种分化

光背地鸫西南亚种(学名:Zoothera mollissima griseiceps Delacour,1930):分布于中国四川中部峨眉、雅安、宝兴、北部茂汶、 南部峨边、云南西北部丽江、西部永善、中部昆明。

光背地鸫指名亚种(学名:Zoothera mollissima mollissima Blyth,1842):分布于中国、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锡金)等东喜马拉雅山地区,冬季也见于缅甸。在中国分布于四川西部康定、西南部木里。云南西部盈江、永平、漾濞、镇康、耿马、沧源、南部绿春和西藏南部及昌都地区西南部。

光背地鸫滇西亚种(学名:Zoothera mollissima whiteneadi E. C. S. Baker,1913):分布于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贡山、泸水。

3亚种的区别主要在于西南亚种头顶暗灰色,与背部羽色不同;而指名亚种头顶深橄榄褐色,并沾辉棕红色,与背部羽色相同;云南亚种头顶橄榄绿色,上下体羽亦多橄榄绿色,少棕红色,与背部羽色亦多相同。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近种区别

光背地鸫外形和羽色与长尾地鸫(Zoothera dixoni)很相似。野外不易鉴别。但长尾地鸫有黑色耳斑,翅上有两道皮黄色带斑,可与之区别。

参考来源

  1. 光背地鸫介绍123宠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