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了解山河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了解山河堰
图片来自博雅文化旅游网

山河堰,因褒河又名山河水而得名,又因“汉相国酂侯(即萧何)、懿侯(即曹参)之所肇创”又称箫曹堰。是中国古代陕西汉中引褒水灌溉农田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与关中的郑国渠、白公渠和四川的都江堰齐名于世。创修于刘邦为汉王都南郑时,是汉中最早的灌溉工程。山河堰在发展汉中农业生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山河堰位于山青水秀的褒毂口,是刘邦驻军汉中时,由萧何和曹参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原灌溉南郑、褒城两县部分地区,现在使用的褒惠渠基本上是沿山河堰旧线修筑的。

其堰头有三处,可截住褒河水用于灌溉农田,在历史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山河堰是中国古代汉中引褒水灌溉农田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与关中的郑国渠、白公渠和四川的都江堰齐名于世,也是汉中历史上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现在,在山河堰上仍可寻找到汉代的遗迹。地点: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红旗村。[1]

历史渊源

山河堰,又称箫曹堰,因褒水(褒河)又名山河水而得名。宋代《山河堰赋》碑载:“山河堰盖汉相国酂侯(即萧何)、懿侯(即曹参)之所肇创。”历代修复扩建,史不绝书。三国时诸葛亮屯兵汉中,曾对此堰作过整修。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许逖任汉中知府,“疏濬旧堰,采木石修之,堰成,岁大丰”(《重刻汉中府志》)。南宋高宗时期,汉中守将吴玠于1136(绍兴六年)“治废堰,营田六十庄,计田八百五十四顷,岁收二十五万石,以助军储”(《宋史·食货志》)。

《宋史·杨政传》载:“绍兴十年至二十七年(1140-1157),政守汉中十八年,六堰久坏,失灌溉之利,政为修复。”1166(乾道二年),吴璘镇守汉中时,“修复古堰,溉田数千顷,民甚便之”(《宋史·吴璘传》)。1171(乾道七年),吴拱“发卒万人助役,尽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五,复见古迹,并用水工准法修定,凡溉南郑、褒城田二十三万余亩。昔之瘠薄,今为膏腴”(《宋史·河渠书》)。这是一次规模最大的整修,开创了山河堰灌溉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明、清以来,又多次复修加固。1942(民国31年)褒惠渠建成后,山河诸堰尽纳入褒惠渠灌区。

工程概况

山河堰渠首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河东店褒河谷口。沿河自北而南共有4堰。根据史志资料及民国以来的实地考查,第一堰在褒城北1公里处,又名铁桩堰,于鸡头关下筑堰截水,东西分流,堰废已久,地面遗址无存。民国28年(1939)修建褒惠渠大坝时,在坝基地带挖出木桩千余根,高丈余,围砌巨石,与《陕西通志》中“巨石为主,锁石为辅,横以大木,植以长桩”的记载相似,证明此处为第一堰旧址。第二堰名柳边堰,亦称官堰。据民国28年(1939)《陕西水利》载:该堰位于褒城县东门外,堰长320米,底部贯以木桩,卵石垒砌。

引水口在褒河左岸河东店街后,输水干渠曲折东行,至汉中十八里铺南入汉江,全长35公里,支渠60余条,灌田5.4万亩。第三堰在第二堰下游约1公里处,左岸引水,渠长近10公里,民国30年(1941)灌田1.5万亩。第四堰在第三堰下游1.5公里处,民国21年(1932)修建,聚石作堰,右岸引水,渠长15公里,灌田3100亩 。

历代修缮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3年)褒城知县窦充记载了当时山河堰的概况:山河堰共分三座大堰,在褒水出山后依次排列,都是低矮的溢流坝。坝上游各自开渠引水,分流灌溉。灌溉用水实行水量控制,按亩配水。宋金战争中,南宋以汉中为前方基地,与金人对峙,绍兴中吴蚧曾大修山河堰,水利发展后吸引了数万户百姓来此落户。山河堰在乾道六年(1170年)有一次重要的改建,当时拦河堰已由3座增加至6座,渠系工程也有新的发展。干渠临江一侧增修两座溢流堰,防止干渠引水过多对下游灌区不利;加设了排泄沥水的渡槽和涵洞;渠底设置石板,作为每年疏浚深度的标志等等。改建以后,灌溉面积提高到二十三万亩。此后历代均有维修 。

水利管理

山河堰管理制度宋代已有记载,明清有较洋细的规定并留传沿用。当年二堰之下一百多里长的干渠分上下二坝轮灌。海轮10天,上坝4天,下坝6天,有专人负责启闭闸板;各支流闸门也有固定的宽度和深度,放水时间多用燃香衡量。每年维修按亩摊派。灌区设立独立的管理机构。全堰有总理,支渠有首士,各堰有堰长,田间渠道还有小甲,各负其责。违反堰规则按有关条款予以惩处。建国以后,山河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5年建成了以灌溉为主的石门水库,灌溉规模和保证率都有很大提高。

参考来源

  1. 山河堰博雅文化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