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荔波大节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荔波大节竹(学名:Indosasa lipoensis)为禾本科大节竹属下的一个种。别名荔波大节竹。为贵州南部特产。竿髓为海绵状;竿环隆起,呈曲膝状;箨环无毛;竿中部每节分3枝,枝环隆起。产地分布:贵州南部。模式标本采自贵州荔波县尧排。
形态特征
竿高10米,直径3-4厘米,新竿密被短刺毛,无白粉;竿中部节间长30-40厘米,竿髓为海绵状;竿环隆起,呈曲膝状;箨环无毛;竿中部每节分3枝,枝环隆起。箨鞘脱落性,背面红褐色或棕褐色,密被簇生状的棕色小刺毛;箨耳发达,两面均被短糙毛,继毛开展,作放射状,长7-9毫米,卷曲;箨舌微呈拱形,高2-3毫米,先端具短纤毛;箨片绿色,三角状披针形或窄三角形,直立或开展,两面均疏生小刺毛,边缘之下部可作波状皱折,具小锯齿和刺毛。末级小枝具2-4叶;叶鞘无毛;叶耳小,疏生直立继毛,易晚落;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1-2.3厘米,两面均无毛,两边缘皆有小锯齿,次脉4或5对,小横脉明显。花未见。笋期4月。[1]
生长环境
生于低海拔山区。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分布范围
分布于贵州南部。模式标本采自贵州荔波县尧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