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豨薟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豨薟草(Xī Xiān Cǎo)一年生草本,高達1m以上,枝上部尤其是花序分枝被紫褐色頭狀有柄長腺毛及白色長柔毛。葉對生,葉片質薄,兩面被短毛,沿葉脈有白色長柔毛,中部葉闊卵形至闊卵狀三角形,長7—20cm,寬5—18cm,邊緣有大小不等的齒,頂端短漸尖。頭狀花序直徑2—3cm,多數,排成傘房狀;外層總苞片長1—1.5cm;舌狀花長約3.5mm。瘦果長約3.5mm.。生林緣、林下、荒野、路邊。腺梗豨薟、豨薟、毛梗豨薟等同類植物廣泛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地區,以野生為主,人工也可栽種培育。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達1m以上,枝上部尤其是花序分枝被紫褐色頭狀有柄長腺毛及白色長柔毛。葉對生,葉片質薄,兩面被短毛,沿葉脈有白色長柔毛,中部葉闊卵形至闊卵狀三角形,長7~20cm,寬5~18cm,邊緣有大小不等的齒,頂端短漸尖。頭狀花序直徑2~3cm,多數,排成傘房狀;外層總苞片長1~1.5cm;舌狀花長約3.5mm。瘦果長約3.5mm。花期8~10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布:生於林緣、林下、荒野、路邊。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1]
生長環境
生于山野、荒草地、灌叢、林緣、山坡、路邊、荒地及林下,也常見於耕地中,海拔110-2700米。多野生,適應性強。喜溫暖、濕潤環境,在富含腐殖質的肥沃粘土和沙質壤土中生長好,產量高。土壤水分不定較多,否則易引起根部腐爛。低洼、積水地區不適栽培。
分布範圍
①腺梗豨薟: 廣產吉林、遼寧、河北、山西、河南、甘肅、陝西、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等地。生于山坡、山谷林緣、灌叢林下的草坪中,河谷、溪邊、河槽潮濕地、曠野、耕地邊等處也常見,海拔160-3400米。
②豨薟: 廣產陝西、甘肅、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貴州、福建、廣東(海南)、台灣、廣西、雲南等省區。還廣布於歐洲、蘇聯高加索、朝鮮、日本、東南亞及北美熱帶、亞熱帶及溫帶地區。
③ 毛梗豨薟: 產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廣東及雲南等省。日本、朝鮮也有分布。生路邊、曠野荒草地和山坡灌叢中,海拔300-1000米。
栽培技術
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可育苗和直播。 育苗:秋收後將土地耕深20cm左右,來年穀雨前復耕1次,每1hm2施堆肥75000-105000kg,整平作畦,播種,每1hm2用種3.75kg,覆土1-1.5cm,播後澆水,15-17d出苗,苗高5-10cm時間苗,苗距5cm。北方麥收後進行整地,施肥,作畦移栽(這時苗高30cm左右),每畦2行,行距45cm,株距30cm。
直播,芒種前10d,在麥地行間開溝,深3cm,覆土2cm。每4hm2用種最7.5kg,播後澆水。麥收後苗高7-10cm時,行距45cm,株距30cm。
田間管理
直播地苗高6-10cm時,即行澆水和鋤草。苗高30-45cm時追施人糞尿或餅肥,施後澆水,或每1hm2施硫酸銨75kg。在植物生長期間要保持土壤濕潤。
主要成分
豨薟主要含萜和甙類,如豨薟糖甙(Darutoside)、豨薟精醇(Darutogenol)、異豨薟精醇(Isodarutogenol)、豆甾醇(Stigmasterol)、豨薟萜內酯(Orientin)、豨薟萜醛內酯(Orientalide)等。
藥理作用
抗炎作用
薟苦味醇酸,每天50mg/kg,po10天,用蛋白熱凝固法和大鼠腳腫法證明有抗炎作用。
降壓和血管舒張
貓試驗證明,薟草煎劑ip有降壓作用,可持續約1.5小時,其乙醇一水浸液亦有效。薟草提取液能使保留神經的兔耳血管擴張,並阻斷刺激神經引起的縮血管反應,對離體兔耳血管則無舒張作用。由此認為其血管舒張作用是通過對交感縮血管神經的抑制而產生的,薟草提取液不能對抗去甲腎上腺素的縮血管作用,因此它並非作用於血管平滑肌的腎上腺素能受體。
免疫功能的影響
薟草水煎3小時,共三次,合併煎液濃縮至1ml含1g生藥,小白鼠隨機分為三批各兩組,每組10隻,實驗組均給予薟草煎劑0.2mlip給藥,每天一次。對照組同法給予等量無菌生理鹽水。第一批鼠共給藥6天,於4天腹腔加注6%澱粉肉湯1.0ml,7天檢測:腹腔巨噬細胞吞噬雞紅細胞的百分率和吞噬指數;血清溶菌酶活性;摘眼球取血計數淋巴細胞絕對值。第二批鼠給藥7天,於給藥2天腹腔加注20%綿羊紅細胞0.2ml。D8檢測:血清抗體滴度;血塗片細胞內DNA和RNA啶橙熒光染色。第三批鼠給藥7天,8天檢測:Ea和Et花環形成率;胸腺和脾臟稱重。結果見表1和表2,表明薟草對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都有抑制作用,對非特異性免疫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血栓形成的影響
選取家兔10隻,隨機分為iv給藥的薟草(I)組和維腦路通組,結果一組給藥前血栓濕重(38.28±16.16mg)與給藥後血栓濕重(18.60±5.34mg)差異顯著(P<0.05,n=5)。維腦路通組給藥前血栓濕重(45.25±13.91mg)與給藥後(22.98±8.94mg)差異非常顯著(P<0.01,n=5=,二者對血栓形成均有抑制作用,前者抑制率為51.41%,後者為49.22%。
膜微循環的影響
薟草注射液(I)和複方丹參注射液(Ⅱ)對小鼠腸繫膜微循環障礙後血流恢復,有顯著促進使用(P<0.01);0.6g/ml(生藥)的Ⅰ溶液和0.3mg/ml(生藥)的Ⅱ,對血流恢復的作用相當。
抗菌和抗瘧作用
用平板打洞法證明,薟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宋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輕度敏感,對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腸炎桿菌、豬霍亂桿菌有抑制作用。薟草煎劑按100g/kg給鼠灌胃對鼠瘧原蟲抑制率達90%。
其它作用
薟含有a-生育酚具抗氧化作用。薟草90%甲醇提取物對ACE(Angrotensis-convertinenzyme,血管緊張肽轉變因子酶)抑制活性達30-40%,薟甙在20-40mg/kg劑量時,對大鼠有明顯的抗早孕作用。
用藥禁忌
1、無風濕者慎服、陰血不足者忌服。
2、《唐本草》:「多則令人吐。」
3、《本草經疏》:「凡病人患四肢麻痹,骨間疼,腰膝無力,由於脾、腎兩虧,陰血不足,不因風濕而得,不宜服。」
4、《本草述》: 「忌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