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长鞘玉山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了解长鞘玉山竹
图片来自植物通网

长鞘玉山竹(Y.longissima K.F.Huang et .Q.F.Zheng)秆高达4m,径1-2cm,节间长21-34cm,幼秆被稀疏小利毛,节下具白粉圈,秆环微隆起,箨环较平.箨鞘迟落,革质,无毛,边缘具暗色小刺毛;无箨耳及遂毛;箨舌截平形,高约0.5mm,无毛;箨叶线状长三角形,外翻,内面基部有黄色微毛.每节分枝3-7枚,每小节具叶2-3枚,叶鞘紫色被短柔毛,无叶耳,遂毛长达3-4cm,灰色.叶片披针形,长3.5-6cm,宽0.5-0.6cm,背面被灰色柔毛,叶舌紫色,截平形,高0.5cm。分布:西藏亚东,海拔2000-2800m,酸性土上生长普遍。[1]

形态特征

竿柄长达30厘米,粗3-9毫米,实心。竿散生,直立,高达1.5米许,粗1.2厘米节间可长至13厘米,圆筒形,但具分枝之一侧微扁平在节下方初时具一圈白粉,以后白粉圈变为黑色,无毛,纵向细肋稍可见,中空,竿壁厚1.5-3毫米,髓呈锯屑状;箨环明显,常有箨鞘基部之残留物;竿环微隆起,但在分枝节则隆起而且高于箨环;节内长2-3毫米。

竿每节分3-7枝,其长为22-37厘米,具5-8节,节间长1.5-5厘米,直径2-3毫米,基部节间稍呈三棱形。 箨鞘迟落,长三角形,长于其节间,背面被棕色短刺毛,向上则毛渐密,脱落后留有紫色瘤基,纵肋明显,边缘有纤毛;箨耳无或仅有微小突起,鞘口两肩初时各具3-4条长为8-10毫米的繸毛;箨舌微呈拱形,高达5毫米,边缘生短纤毛;箨片外翻,线状披针形,无毛,小枝具5或6叶;叶鞘长2.2-3厘米,边缘通常无纤毛;无叶耳,鞘口两肩各具1-4条长为2-5毫米的直立褐色繸毛;叶舌截形,无毛,高约0.5毫米;叶柄狭窄,长1-2毫米,初时微被白粉;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5-9毫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无毛,次脉3或4对,小横脉细密,但不甚清晰,叶缘一侧具细密小锯齿,另一侧近于平滑。花枝未见。

生长环境

产福建北部。海拔2135米。

分布范围

模式标本采自福建黄冈山。

参考来源

  1. 长鞘玉山竹王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