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二人转群星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二人转群星谱(纪录片)原图链接来自 央视网 的图片

二人转群星谱》简介: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现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二人转植根于民间文化,表演台词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俗、色、酸是其最大特点,由名演员赵本山净化为绿色版本之后始得以上台面。由赵本山先生在2000年提出,并以《刘老根大舞台》为基地发扬光大。

中国纪录片的历史是从西方国家的摄影师来中国拍新闻片开始的。19世纪末,外国摄影师拍摄了义和团八国联军,同时又拍摄了纪录当时中国社会生活风貌的影片。以后在20世纪初拍摄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大出丧等新闻片 [1]。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除日本摄影师拍摄了《辛亥鳞爪录》外,中国摄影师朱连奎等也拍摄了反映武昌起义的《武汉战争》,稍后一些,又拍摄了反映二次革命的《上海战争》。1918年前后,商务印书馆拍摄了一些以时事和风景为内容的纪录短片:《欧战祝胜游行》、《第五次远东运动会》以及《南京名胜》、《西湖风景》等 [2]

分集剧情

二人转作曲家 那炳晨

东北二人转作为东北三省的地方戏曲,已经有300年的历史,艺人们各自施展绝活,因此深受当地人尤其是农民的喜爱。本期介绍了二人转作曲家那炳晨,他是吉剧创始人之一、二人转音乐的开拓者,通过那炳晨的讲述,了解到“二人转”的历史、来源以及艺术传承。(人物2010年第31期)

二人转老艺人 蔡兴林

蔡兴林幼年就迷上了二人转,他拜了当时黑龙江的名角徐生为师。由于蔡兴林的外形和嗓音条件,他开始学旦角。二人转曲艺理论家讲解丑角和旦角的表演技巧和效果,唱腔的技巧,二人转种类的差异。蔡兴林改进了旦角的化妆方法。蔡兴林遇到一个意外离开了二人转一段时间,他在这期间学会了裁缝和唱歌曲。后他又上台受到观众更加喜爱。他被选入了中央广播说唱团来北京演出,根据北京观众,他改编了二人转,受到了北京观众的喜爱。老艺人们对当今一些二人转产生了的担忧。(人物2010年第32期)

二人转舞蹈家 马力(上)

今年已经70多岁的马力,是中国第一个专业的二人转演员,也是赵本山建立二人转经济链的见证人。从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到辽宁省文联,再到曲艺家协会,她把二人转表演用的手绢方型改成多角星型,从棉麻布到丝绸不断改进,最后形成了现在观众常见的表演手绢。从歌舞团到文联,再到曲协,她的职业生涯始终与二人转拴在一起。(人物2010年第33期)

二人转舞蹈家 马力(下)

马力把二人转中应用的方形手绢改革成八角手绢。她在铁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二人转演员。她亲自指导了1989年铁岭二人转表演团到日本富山国际戏剧节的演出。本山艺术学院让二人转艺术走进大学课堂,马力成为重要的传承人。(人物2010年第34期)

视频

二人转群星谱 相关视频

爆笑二人转群星串烧,火爆全场,观众有眼福了!
马力:舞蹈才是二人转的绝活,吹水管子啥的都不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