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于德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于德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32年10月
山东蓬莱
国籍 中国
职业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知名作品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于德泉 (1932年10月-) 天然药物化学家[1]中国工程院院士[2]。我国天然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3],致力于中草药化学成分结构鉴定与合成研究。完成60多种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发现200多种新化合物并完成结构测定。参与主持、总体设计研究成功人工麝香,人工麝香已生产,缓解天然品的紧缺。编著出版《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中草药中天然产物结构和活性》及翻译出版了《近代核磁共振谱阐明结构》等波谱书籍,为现代光谱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各种光谱技术测定天然产物的分子结构做出重要贡献。

本段简介

于德泉院士 男,1932年10月出生,山东省蓬莱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药物化学专业,同年分配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1986年任研究员,1989年任博士生导师。199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于德泉,天然药物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天然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致力于中草药化学成分结构鉴定与合成研究。完成60多种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发现200多种新化合物并完成结构测定。参与主持、总体设计研究成功人工麝香,人工麝香已生产,缓解天然品的紧缺。编著出版《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中草药中天然产物结构和活性》及翻译出版了《近代核磁共振谱阐明结构》等波谱书籍,为现代光谱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各种光谱技术测定天然产物的分子结构做出重要贡献。

于德泉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天然药物化学专家,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工作40余年,完成了50余种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发现200余种新成分,完成结构测定,首次发现过氧键为抗疟有效基因团。参与主持了国家攻关项目"人工麝香"研究,该项目的投产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部分缓解了天然麝香紧缺问题。他系统地研究了三种藁本化学成分极其药理作用,发现四种具明显保肝和免疫抑制成分,完成全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70篇,其中138篇被SCI和CA收录,研究工作获得国家、部委级成果奖4项参与4部专著编写,培养硕士生、博士生20余名。

生平经历

于德泉,1932年10月22日生于山东省蓬莱县小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47年,于德泉因成绩优异,被老师推荐到胶东军区卫生部所属新华制药厂工作。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于德泉又积极报名参军,全国解放后,他回到新华制药厂工作,曾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四等功两次。1952年,于德泉以优异的成绩一举考取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药物化学专业。

1956年,于德泉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学系工作(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他共完成了60余种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系统地研究了三种藁本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发现四种具明显保肝和免疫抑制成分,完成全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完成了秦 艽、灵芝、连翘等常用中药化学成分基础研究,发现200余种新成分。

1967年,国务院领导人提出要研制人工麝香,该项目被列为国家攻关课题。于德泉参与该项目总体设计和负责所有化学方面的工作,包括化学成分研究,配方设计,代用品寻找,质量控制,生产工艺研究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天然活性成分代用晶的寻找,从大量样品中筛选出与天然麝香有效成分结构和功效类似的化合物。在历时近20年的时间,于德泉课题组终于研制出与"天然麝香"功效几乎-致的国家-类新药"人工麝香"。

他积极推动波谱新技术在天然药物成分结构鉴定中的广泛应用,不但样品用量明显减少,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检测时间。波谱新技术中无论是核磁共振、质谱,还是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检测样品仅毫克量水平就可以得出结果,而且大大节约了研究成本。

于德泉院士还担任《亚洲天然产物化学研究》(英文版)杂志副主编近十年之久,独立完成每期近三十篇稿件的编审工作。

个人荣誉

1999年被评为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1999年被英国剑桥传记中心授予20世纪杰出人才奖状

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1年被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授予中医药现代化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社会兼职

先后兼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兼有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机学科评审委员,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等。现任卫生部药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科促会会员,美国生药学会会员,《亚洲天然产物研究杂志》副主编(英文版),《药学学报》编委等职。

人物成就

1985年晋升为研究员,1999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发表论文250多篇,被SCI 收录和引用150余篇。申请专利9项,编著出版科技参考书4册,300余万字,培养硕士生7名、博士生30名、博士后5名。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德泉的指导下,河南省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博士张海燕与中国医药科学院有关专家组成联合攻关组,研制出以"绿色动力"为主要品牌的系列食疗养生保健品。

于德泉在国内率先用近代2DNMR技术研究天然产物化学结构,发表该方面的论文和专著。总结出不同类型天然产物的紫外光谱吸收特征,归纳了若干天然产物结构的1H NMR和13C NMR谱的结构与谱学关系,简化了1H NMR中AB和ABX系统信号具体归属方法,发现二萜生物碱11-羰基和13羰基呈现不同COTTON 效应,解决文献中争论的结构问题。编著出版了《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及翻译出版了《近代核磁共振谱阐明结构》等波谱书籍及发表有关谱学的多篇论文。其中《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获2000年化工部优秀图书一等奖,2001年国家图书提名奖。

主要论著

1 梁晓天,于德泉,吴伟良,等.鹰爪甲素的化学结构.化学学报,1979,37:213-230.

2 Yu De-Quan,Das BC.Aikaloids of Aconitum barbatum.Planta Medica,1983,49:85-89.

3 于德泉.核磁共振双照射及其应用.化学通报,1985(10):22-27.

4 于德泉.二维核磁共振谱及其在天然药物化学的应用.药学学报,1985,20:785-800.

5 孙放,于德泉.Atisine型二萜生物碱的圆二色谱(CD).有机化学,1985:395-396.

6 Sun Fang,Liang xiao-Tian,Yu De-Quan.The structures of four new Diterpene Alkaloids spirasine ⅩⅡ,ⅩⅤ.J Nat Prod,1988,51:50-53.

7 Sun Fang,Liang xiao-Tian,Yu De-Quan.A 2D-NMR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Spirasine X,A new Diterpene Alkaloid from Spiracaiapo.J Nat Prod,1989,50:923-926.

8 于德泉.激子偶合手性法及其在有机立体化学中的应用.化学通报,1989,4:5-12.

9 于德泉,谢凤指.野菊花化学成分研究.药学学报,1989,22:837-842.

10 于德泉译,黄量校.近代核磁共振谱阐明结构.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

11 于德泉,杨峻山.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北京:化学化工出版社,1999.

12 黄量,于德泉.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上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3 Guang-Xiong Zhou,Long-En Zhou,Ruo-Yun Chen,De-Quan Yu.Calamistrins A and B,Two New Cytotoxic Monotetra-hydrofuran Annonaceous,Acetogenins from Uvaria calamistrata,J Nat Prod,1999,62:261-264.

14 Yan-Jun Zhang,Guang-Xiong Zhou,Ruo-Yun Chen,De-Quan Yu.Stryllactones from the Rhizomes of Goniothalamus griffithii.J Asian Nat Prod Research,1999,1:189-197.

15 Dong-Sheng Ming,De-Quan Yu,Shi-Shan Yu,et al.A New Furofuan Monolactone from Forsythia suspensa J.Asian Nat Prod.Research,1999,1:221-226.

16 Guang-Xiong Zhou,Ruo-Yun Chen,and De-Quan Yu.New Polyoxygenated Cyclohexences from Uvaria calamistrata.J Asian Nat Prod Research,1999,1:227-238.

17 Jiang Du,Ruo-Yun Chen,and De-Quan Yu.New Bislabdane-Type Diterpenoid from the Root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J Nat Prod,1999,62:1200-1201.

18 De-Quan Yu.Recent Works on anti-tumor constituent from Annonaceae plants in China(Invited lecture presented at the 21st IUPA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1998).Pure Appl Chem,1999,71:1119-1122

19 De-Quan Yu.Recent results on structural chemistry of new natural products from Chinese herbal medicine.Pure Appl Chem,1998,70:431-434.

20 Zhong-Mei Zhou,De-Quan Yu,Pu-Zhu Cong.Steroidal Saponin from the seeds of Allium tuberosum.Phytochemistry,2001,57:1219-122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