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于德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于德湖
山东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出生 1975年1月
黑龙江大兴安岭
国籍 中国
母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
职业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于德湖,男,汉族,1975年1月生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山东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1]

人物经历

1997年7月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现东北石油大学)建筑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9年9月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3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2003年进入青岛理工大学工作。

2005年12月起,于德湖曾先后担任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兼重点学科办公室副主任、青岛理工大学人才与工作学科办公室副主任、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等职。

2008年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青建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出站。

2013年01月,任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2017年11月,任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2017年11月8日,经山东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于德湖同志拟任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2017年11月,任命于德湖为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委员会会员、青岛市土木工程学会施工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职务任免

2021年4月,拟任省属高校正职。

2021年5月8日,山东建筑大学在筑基会堂召开全校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宣布省委决定,于德湖同志任山东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研究方向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工程抗震。

主要贡献

主持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计划"不规则配筋砌体结构考虑余震作用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2007BSB01251)"、建设部科技攻关项目"配筋砌块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统一理论研究(04-2-040)"、青岛理工大学人才引进基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多道设防方法研究(c2003-120)"及企业委托技术攻关项目多项。已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12人、在读8人。已发表学术论文34篇,其中EI收录8篇。

在超长大体积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物沉降、地下工程抗浮、基于施工工况的结构承载力分析、结构抗震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奥运帆船比赛中心"、"青岛流亭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等重大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计划等纵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已发表学术论文60篇,

获奖记录

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06、2008、2010)[2]、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005、2006、2008)、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三等奖1项(2009)、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3等奖1项(2005)。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