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云冈石窟

增加 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
唐代,据金皇统七年(1147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记》载:“贞观十五年(641年),守臣重建”;唐慧祥撰《古清凉传》卷上(古今胜迹三)记载,当时有一位[[俨禅师]]"每在恒安修理孝文石窟故像……以咸亨四年(673年)终于石室"。初唐以后,平城呈现萧条景象,云冈石窟的建设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有大项工程<ref>[http://tourwww.yungangcncn.orgnet/welcome.aspx?p=3&v=1 blog/332448 走进 云冈石窟的建造历史], 云冈石窟旅游网欣博客</ref>。
==遗产价值==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ref>[http://www.govsohu.cncom/testa/2006-03/29/content_239276.htm 115910564_464813 北魏皇家工程: 云冈石窟], 中国政府网搜狐,2016-10-12</ref>。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
710,13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