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云南油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云南油杉

中文名称:云南油杉

拉丁学名:Keteleeria evelyniana

别称:杉松,云南杉松

门纲:裸子植物门、松柏纲

目科:松柏目、松科

属:油杉属、云南油杉种

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高达40m;干皮厚而粗糙,不规则深裂痕

一年生粉红色至淡褐色红色,有褐毛。叶较厚,长2~6.5(9)cm,宽2~3mm,先端尖,成不规则二列状。球果圆形,长15~20cm,径约5cm,果鳞上缘向外反卷。

为我国特有种,产于云南、贵州西部及西南部、四川西南部安宁河流域至西部大渡河流域海拔 700-2600米的地带,常混生于云南松林中或组成小片纯林,亦有人工林。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元江。

简介

云南油杉(学名:Keteleeria evelynianaMast.)是松科、油杉属乔木,高可达40米,树皮粗糙,暗灰褐色,枝条较粗,开展;叶条形,在侧枝上排列成两列,基部楔形,渐窄成短叶柄,上面光绿色,球果圆柱形,中部的种鳞卵状斜方形或斜方状卵形,苞鳞中部窄;下部逐渐增宽,上部近圆形,种翅中下部较宽,上部渐窄。4-5月开花,10月种子成熟。

云南油杉是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西部及西南部、四川西南部安宁河流域至西部大渡河流域海拔700-2600米的地带,常混生于云南松林中或组成小片纯林,亦有人工林。[1]

云南油杉树干通直高大,木材富树脂,结构细致,耐水湿,抗腐性较强;可供建筑、桥梁、家具等用。[2]

形态

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粗糙暗灰褐色不规则深纵裂,成块状脱落;枝条较粗,开展;一年生枝干后呈粉红色或淡褐红色,通常有毛,二、三年生枝无毛,呈灰褐色,黄褐色或褐色,枝皮裂成薄片。叶条形,在侧枝上排列成两列,长2-6.5厘米,宽2-3(3.5)毫米,先端通常有微凸起的钝尖头(幼树或萌生枝之叶有微急尖的刺状长尖头),基部楔形,渐窄成短叶柄,上面光绿色,中脉两侧通常每边有2-10条气孔线,稀无气孔线,下面沿中脉两侧每边有14-19条气孔线;横切面上面中部有二至三层皮下层细胞,两侧至下面两侧边缘及下面中部有一层皮下层细胞,两端角部二至三层。

球果圆柱形,长9-20厘米,径4-6.5厘米;中部的种鳞卵状斜方形或斜方状卵形,长3-4厘米,宽2.5-3厘米,上部向外反曲,边缘有明显的细小缺齿,鳞背露出部分有毛或几无毛;苞鳞中部窄;下部逐渐增宽,上部近圆形,先端呈不明显的三裂,中裂明显,侧裂近圆形;种翅中下部较宽,上部渐窄。花期4-5月,种子10月成熟。[3]

生长环境

喜光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能力较差。中心分布区年均温度11~18℃,年降水量780~1600毫米,相对湿度大于70%。对土壤要求较高,在腐植质含量低、土壤板结粘重、肥力低的地方生长不良。耐火烧。

分布范围

为中国特有种,产于云南、贵州西部及西南部、四川西南部安宁河流域至西部大渡河流域海拔 700-2600米的地带,常混生于云南松林中或组成小片纯林,亦有人工林。[4]

繁殖方法

通常用播种繁殖,栽培要点 当11月上中旬球果由浅绿色转变为栗褐色时,可采收播种,种子也可用湿沙层积 贮藏至次年2月春播,20多天即发芽出土。油杉苗期喜光,但在7、8月间需短期遮荫。幼苗生长缓慢,经移植培育三、四年可供造林用。

油杉萌芽力极强,亦可用萌芽更新恢复成林。

主要价值

云南油杉树干通直高大,木材富树脂,结构细致,耐水湿,抗腐性较强;可供建筑、桥梁、家具等用。[5]

相關影片

КЕТЛЕЕРИЯ (KETELEERIA) сем. Сосновые
КЕТЛЕЕРИЯ (KETELEERIA) сем. Сосновые

参考资料

  1. 云南油杉,中国植物志,2019-01-04 引用
  2. 云南油杉 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3. 云南油杉,中国植物志,2019-01-04 引用
  4. 云南油杉 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5. 云南油杉 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