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占地总面积400平方公里,特级保护区44.96平方公里,一级保护…”)
 
行 1: 行 1: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占地总面积400平方公里,特级保护区44.96平方公里,一级保护区62.10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107.21平方公里,三级保护区135.73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1900米之间,距省会昆明78千米,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
+
'''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占地总面积400平方公里,特级保护区44.96平方公里,一级保护区62.10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107.21平方公里,三级保护区135.73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1900米之间,距省会昆明78千米,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
 +
 
 
 石林因其发育演化的古老性、复杂性、多期性和珍稀性以及景观形态的多样性,成为世界上反映此类喀斯特地质地貌遗迹的典型范例和“石林”二字的起源地,并具有很高的旅游地学科普价值。云南石林保存和展现了最多样化的喀斯特形态,高大的剑状、柱状、蘑菇状、塔状等石灰岩柱是石林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溶丘、洼地、漏斗、暗河、溶洞、石芽、钟乳、溶蚀湖、天生桥、断崖瀑布、锥状山峰等,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喀斯特形态都集中在这里,构成了一幅喀斯特地质地貌全景图。  
 
 石林因其发育演化的古老性、复杂性、多期性和珍稀性以及景观形态的多样性,成为世界上反映此类喀斯特地质地貌遗迹的典型范例和“石林”二字的起源地,并具有很高的旅游地学科普价值。云南石林保存和展现了最多样化的喀斯特形态,高大的剑状、柱状、蘑菇状、塔状等石灰岩柱是石林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溶丘、洼地、漏斗、暗河、溶洞、石芽、钟乳、溶蚀湖、天生桥、断崖瀑布、锥状山峰等,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喀斯特形态都集中在这里,构成了一幅喀斯特地质地貌全景图。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也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也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
 
 石林于1982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7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石林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2011年成为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石林于1982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7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石林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2011年成为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
 +
== 地理环境 ==
 +
 +
'''位置境域'''
 +
 +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北纬24°38′~24°58′; 东经103°11′~103°29′之间;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云南省首府昆明市中心78千米,海拔1600米~2203米。石林县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达900千米,其中石林喀斯特面积超过400千米,集中于石林县中部,北起乃古石林北、南至蓑衣山,长30余千米,宽约10千米的南北向条带。
 +
 +
'''气候特点'''
 +
 +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的特点。
 +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北纬24°38′~24°58′; 东经103°11′~103°29′之间;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云南省首府昆明市中心78千米,海拔1600米~2203米。石林县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达900千米,其中石林喀斯特面积超过400千米,集中于石林县中部,北起乃古石林北、南至蓑衣山,长30余千米,宽约10千米的南北向条带。
 +
 +
'''地形地貌'''
 +
 +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岩溶地质地貌,是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岩溶地质公园。石林可分布于溶丘、洼地、湖泊、河流、瀑布、洞穴内等喀斯特地形,这丰富了石林的类型和科学意义。石林与分布地形的组合称为石林组合地貌。主要分布类型有:石林洼地、石林谷地、石林岭脊、石林坡地、石林盆地、石林溶丘、尖峰溶痕城堡等。
 +
 +
表面溶蚀形态有30种以上的表面溶蚀形态,主要是各种溶沟、溶盘、溶纹、溶窝、土下溶蚀面、溶蚀边槽、井状溶槽、溶蚀贝纹、尖峰溶痕、暗河管道残余、红色藻痕、重力崩塌沟痕等,装饰点缀石柱。不仅丰富了石林的观赏性,也提供了研究石林形成演化的科学依据。
 +
 +
== 地质成因 ==
 +
石林是地球演化的杰作,经历了近三亿年沧桑巨变。最初的石灰岩形成于大海之中,后因地壳变动,海洋变陆地,平地变高山,石灰岩也匪夷所思的被塑造成了石林地貌。这期间石林还被炽热的火山熔岩烘烤过,也被广阔的湖水淹没过,石林的形成是一部真正的地质传奇。 
 +
 +
石林的形成是在有利的地质、气候和水文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被两组以上垂直裂隙切割,又经水、生物等沿裂隙溶蚀,随着溶沟的加深加宽,石柱被分隔出来而成为形态万千的石林奇观。
 +
 +
石林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在2.7亿年前的早二叠纪时代,石林地区为海洋环境,海底沉积形成了数百米厚的石灰岩,后经地壳抬升,石林地区处于湿热古海岸边缘,溶蚀形成了最早期的石林。紧随其后的火山熔岩喷溢,使石林被厚厚的玄武岩覆盖。漫长的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石林地区一直处于剥蚀夷平状态。约六千万年前的早喜马拉雅运动,使石林地区掀斜抬升,转为内陆山间湖泊环境(路南古湖)。晚第三世纪以来,石林地区继续抬升,向现代高原河谷环境演进。在持续的抬升过程和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下,石林地貌也处在继承、更替和叠置的演变中,老的石林逐渐消失,新的石林不断形成。
 +
 +
石林喀斯特是一种林状喀斯特景观,公园是“石林”术语的发源地。石林喀斯特是在地壳运动、构造裂隙、生物作用和土壤侵蚀作用配合下,碳酸盐岩被地表水和地下水溶蚀形成的各种石柱组合体。石林喀斯特发育演化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复杂的古地理变迁、被玄武岩覆盖烘烤、湖盆沉积物埋藏,地壳抬升等共同影响。
 +
 +
== 资源情况 ==
 +
这里有典型的喀斯特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具有部分珍稀濒危物种,丰富了石林景观。公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近10种,省级保护植物20余种,近百种公园、昆明、云南省特有和珍稀植物,国家二级保护兽类7种、鸟类8种,特有的洞穴鱼类。
 +
 +
== 科学价值 ==
 +
石林地质公园是石林术语的源地,早于任何其它的岩溶术语,它是溶痕系列的特殊类型,集微观溶蚀形态到中观溶蚀形态。
 +
石林岩溶形态复杂,类型多样,发育久远,发育系列完整,具有多期、多样的古环境的发育类型和残留形态,是研究石林岩溶发育与保存机制的代表地点之一。
 +
 +
岩溶既与其它岩溶地貌具有密切联系,又与区域地质地貌演化相关(早二叠世的海退、晚二叠世的区域玄武岩喷发、行星气候带的古内陆干旱区、内陆湖泊演化、高原抬升、河流发育与地貌裂点、地下水系统演化等)各期石林岩溶的空间共存与分离源于复杂独特的发育保存机制,反映这种机制的各种地质遗迹在石林地质公园内得到完整地保留。
 +
 +
石林地质公园内保留有反映滇中岩溶高原原生植被特点的植被群落,可作为物种就地保护地之一。
 +
 +
'''科普价值'''
 +
 +
石林地质公园特有的完整的石林岩溶地貌系列、岩溶洞穴地貌、地质史迹、植被群落系列、民俗风情、民族文化等在其便捷通达的交通条件和完好的开发管理下,吸引了上千万国内、国际旅游者,他们当中既有普通民众、青少年儿童,也有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石林地质公园包含的地球演化、地质地貌形成过程、岩溶区特有的生态系统特性、人地协调的资源利用模式等科学管理知识和经验通过石林旅游观光和考察等活动得到传播。这在发现和开发的所有石林岩溶类保护区和公园中,石林地质公园是独一无二的。这显示了它的教育科普价值。
 +
 +
== 开发建设 ==
 +
 +
'''基础建设'''
 +
 +
1995年7月10日—16日,召开石林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研讨会。
 +
2001年04月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
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评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
2004年7月5日,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揭碑开园。
 +
 +
'''品牌建设'''
 +
 +
2007获得年度海内外游客最向往的“2007盘点云南旅游”景区等6个奖项。 
 +
2008年06月16日,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文明风景旅游区”。
 +
 +
== 主要景点 ==
 +
 +
'''主要分布'''
 +
云南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有大小石林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月湖风景区、芝云洞风景区、奇风洞风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其中已开发为游览区的是:月湖风景区、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
 +
 +
'''大石林'''
 +
 +
大石林面积约8平方公里,为主要游览区。在石林入口处,有石林湖,湖中一尊石峰突出水面,故称“出水观音”。在石门右侧石峰上镌刻着“石林”两个隶书大字,与拔地而起的石柱、石峰交相辉映,引人入胜。游人至此,美景目不暇接,那差错密布的灰褐色怪石奇峰,平地拔起,冲入云霄,许多石峰恰似各种动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
 +
'''小石林'''
 +
 +
与大石林紧密相连而又自成格局,这里地势平坦。在小石林景区有两个圆形碧池,一个是幽池,柳树丛中有一组石峰称“幽池恋人”。另一池称“玉鸟池”,池旁有一座石峰,当地人民亲切地称之为“阿诗玛”。
 +
 +
'''月湖风景区'''
 +
 +
月湖位于石林东北侧的跃宝山村,距石林12公里。石林县城至西街口镇的公路从湖北边通过。月湖海拔1906米,宽1500米,平均深18米,水面4500亩,是“路南石林”高原断陷湖中最大的一个湖泊。
 +
 +
月湖呈新月形,水面宽广又不太深,因而盛产鱼。在月湖垂钓一般都会收获颇丰。湖岸的石岩里藏有许多珊瑚、螺蛳、蛤蜊等海生化石。
 +
月湖的南岸是石灰岩质的石山,刚露土的石芽石笋让人叹为奇观。湖北岸是绿色的草坪。
 +
 +
'''长湖'''
 +
长湖位于石林县城东南,距大石林18千米。长湖是一东西向狭长的天然溶蚀湖,由地下水汇集而成。湖中生长有云南喀斯特高原特有的水生植物-路南海菜花。长湖也是美丽彝族少女阿诗玛梳妆和洗麻的地方,电影《阿诗玛》便在这里拍摄。 
 +
景点主要有独石山、大尖山、二尖山、三尖山、磨盘山、蓬莱岛、圆湖等,面积3.94平方公里。
 +
长湖是溶岩湖,湖水由地下水供给,周长5千米,宽300米,平均深度24米,无污染。四面青山环抱,植物覆盖率达95%以上。湖中有小岛,湖岸是以云南松为主的森林,地势平缓,分由众多小湖。
 +
 +
'''蓑衣山-文笔山石林'''
 +
蓑衣山-文笔山石林位于石林公园南部,文笔山是公园内最高的山峰,海拔2200米,山上林木茂密。这里石林或分布于岭脊,或掩映于密林,反映了典型的山地石林地貌和石林生态环境。
 +
 +
蓑衣山石林是石林公园内唯一由泥盆纪灰岩形成的石林,由于层理发育,因此石峰和石柱的分层性极好。另外由于主要受北西方向的节理分割,这里还多发育脊状石芽、溶沟和石墙。
 +
 +
'''大叠水'''
 +
 +
大叠水瀑布是珠江第一瀑,距石林县城23千米。瀑布高87.8米,最宽
 +
可达60米,洪水季节每秒流量140立方米。 
 +
被誉为“珠江第一瀑”的大叠水瀑布位于石林县西南端,距石林约18公里,乘车从大石林至大叠水约。巴江是石林地区的主干河流,在盆地蜿蜒流淌了30多公里并穿越一段峡谷后,在这里冲下悬崖,形成壮观的瀑布。
 +
大叠水瀑布在地质上属地貌裂点,既一条东西向的断裂从这里通过,使北面相对抬升,南面相对下降。形成悬崖。阻止了下游河流的溯源侵蚀,从而使路南盆地的水文格局和石林地貌得以保持。
 +
 
 +
'''黑松岩(乃古石林)'''
 +
 +
黑松岩位于石林景区以北8公里处。清康熙《陆良州志》说:“石门峰,沿西四十里地名石门哨。”最早叫石门,因俯视时象一片苍翠的松林而得名“黑松岩”,又因“黑”在当地彝语中称“乃古”,所以又叫乃古石林。
 +
 +
黑松岩景区(乃古石林)面积约10平方公里,高等级公路由石林直通黑松岩东区,距石林火车站约5公里。黑松岩的石林,大多呈城堡状、塔状、蘑菇状,除了与石林景区相似的刃脊状与剑状石柱外,还有很多的尖顶状石柱。在上端它们彼此分离,根基部却都连在一起,组成石墙、石城和石阵。
 +
 +
景区由石林景观、白云湖、白云洞、石峰山、幽谷仙瀑组成。一般分布为东、西、北三个区域。铺设的石板游路总长6公里多,贯穿西区和东区。
 +
东区的主要景点有:梁祝相会、众志成城、峰上望、古战场、石破天惊、天鹅恋、猪八戒背媳妇、独石成林、佛手屏、千刃峰、孔雀开屏、承露盆、双狮恋等。
 +
西区的主要景点有:相依为命、八仙亭、古佛一灯、龙腾虎跃、老君壶、南天栈道、古塔洞天、南一华表、垂帘听政等十九处。

於 2020年6月6日 (六) 09:17 的修訂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占地總面積400平方公里,特級保護區44.96平方公里,一級保護區62.10平方公里,二級保護區107.21平方公里,三級保護區135.73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1900米之間,距省會昆明78千米,素有「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博物館」的美譽。

石林因其發育演化的古老性、複雜性、多期性和珍稀性以及景觀形態的多樣性,成為世界上反映此類喀斯特地質地貌遺蹟的典型範例和「石林」二字的起源地,並具有很高的旅遊地學科普價值。雲南石林保存和展現了最多樣化的喀斯特形態,高大的劍狀、柱狀、蘑菇狀、塔狀等石灰岩柱是石林的典型代表,此外還有溶丘、窪地、漏斗、暗河、溶洞、石芽、鍾乳、溶蝕湖、天生橋、斷崖瀑布、錐狀山峰等,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喀斯特形態都集中在這裡,構成了一幅喀斯特地質地貌全景圖。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也是首批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與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桂林山水齊名。 石林於1982年被命名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1年被命名為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8年被命名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7年6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3年石林被雲南省政府授予「雲南省科普教育基地」,2011年成為國土資源部 「國土資源科普基地」。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北緯24°38′~24°58′; 東經103°11′~103°29′之間;在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雲南省首府昆明市中心78千米,海拔1600米~2203米。石林縣碳酸鹽岩分布面積達900千米,其中石林喀斯特面積超過400千米,集中於石林縣中部,北起乃古石林北、南至蓑衣山,長30餘千米,寬約10千米的南北向條帶。

氣候特點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屬亞熱帶低緯度高原山地氣候,年平均溫度約16℃,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的特點。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北緯24°38′~24°58′; 東經103°11′~103°29′之間;在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雲南省首府昆明市中心78千米,海拔1600米~2203米。石林縣碳酸鹽岩分布面積達900千米,其中石林喀斯特面積超過400千米,集中於石林縣中部,北起乃古石林北、南至蓑衣山,長30餘千米,寬約10千米的南北向條帶。

地形地貌

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主要地質遺蹟類型為岩溶地質地貌,是以石林地貌景觀為主的岩溶地質公園。石林可分布於溶丘、窪地、湖泊、河流、瀑布、洞穴內等喀斯特地形,這豐富了石林的類型和科學意義。石林與分布地形的組合稱為石林組合地貌。主要分布類型有:石林窪地、石林谷地、石林嶺脊、石林坡地、石林盆地、石林溶丘、尖峰溶痕城堡等。

表面溶蝕形態有30種以上的表面溶蝕形態,主要是各種溶溝、溶盤、溶紋、溶窩、土下溶蝕面、溶蝕邊槽、井狀溶槽、溶蝕貝紋、尖峰溶痕、暗河管道殘餘、紅色藻痕、重力崩塌溝痕等,裝飾點綴石柱。不僅豐富了石林的觀賞性,也提供了研究石林形成演化的科學依據。

地質成因

石林是地球演化的傑作,經歷了近三億年滄桑巨變。最初的石灰岩形成於大海之中,後因地殼變動,海洋變陸地,平地變高山,石灰岩也匪夷所思的被塑造成了石林地貌。這期間石林還被熾熱的火山熔岩烘烤過,也被廣闊的湖水淹沒過,石林的形成是一部真正的地質傳奇。

石林的形成是在有利的地質、氣候和水文條件下,可溶性岩石——碳酸鹽岩被兩組以上垂直裂隙切割,又經水、生物等沿裂隙溶蝕,隨着溶溝的加深加寬,石柱被分隔出來而成為形態萬千的石林奇觀。

石林的形成經歷了漫長而複雜的地質演化過程。在2.7億年前的早二疊紀時代,石林地區為海洋環境,海底沉積形成了數百米厚的石灰岩,後經地殼抬升,石林地區處於濕熱古海岸邊緣,溶蝕形成了最早期的石林。緊隨其後的火山熔岩噴溢,使石林被厚厚的玄武岩覆蓋。漫長的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石林地區一直處於剝蝕夷平狀態。約六千萬年前的早喜馬拉雅運動,使石林地區掀斜抬升,轉為內陸山間湖泊環境(路南古湖)。晚第三世紀以來,石林地區繼續抬升,向現代高原河谷環境演進。在持續的抬升過程和不同的地理、氣候條件下,石林地貌也處在繼承、更替和疊置的演變中,老的石林逐漸消失,新的石林不斷形成。

石林喀斯特是一種林狀喀斯特景觀,公園是「石林」術語的發源地。石林喀斯特是在地殼運動、構造裂隙、生物作用和土壤侵蝕作用配合下,碳酸鹽岩被地表水和地下水溶蝕形成的各種石柱組合體。石林喀斯特發育演化過程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歷史、複雜的古地理變遷、被玄武岩覆蓋烘烤、湖盆沉積物埋藏,地殼抬升等共同影響。

資源情況

這裡有典型的喀斯特半濕潤常綠闊葉林,具有部分珍稀瀕危物種,豐富了石林景觀。公園有國家級保護植物近10種,省級保護植物20餘種,近百種公園、昆明、雲南省特有和珍稀植物,國家二級保護獸類7種、鳥類8種,特有的洞穴魚類。

科學價值

石林地質公園是石林術語的源地,早於任何其它的岩溶術語,它是溶痕系列的特殊類型,集微觀溶蝕形態到中觀溶蝕形態。 石林岩溶形態複雜,類型多樣,發育久遠,發育系列完整,具有多期、多樣的古環境的發育類型和殘留形態,是研究石林岩溶發育與保存機制的代表地點之一。

岩溶既與其它岩溶地貌具有密切聯繫,又與區域地質地貌演化相關(早二疊世的海退、晚二疊世的區域玄武岩噴發、行星氣候帶的古內陸乾旱區、內陸湖泊演化、高原抬升、河流發育與地貌裂點、地下水系統演化等)各期石林岩溶的空間共存與分離源於複雜獨特的發育保存機制,反映這種機制的各種地質遺蹟在石林地質公園內得到完整地保留。

石林地質公園內保留有反映滇中岩溶高原原生植被特點的植被群落,可作為物種就地保護地之一。

科普價值

石林地質公園特有的完整的石林岩溶地貌系列、岩溶洞穴地貌、地質史跡、植被群落系列、民俗風情、民族文化等在其便捷通達的交通條件和完好的開發管理下,吸引了上千萬國內、國際旅遊者,他們當中既有普通民眾、青少年兒童,也有著名科學家、社會活動家和政治家。石林地質公園包含的地球演化、地質地貌形成過程、岩溶區特有的生態系統特性、人地協調的資源利用模式等科學管理知識和經驗通過石林旅遊觀光和考察等活動得到傳播。這在發現和開發的所有石林岩溶類保護區和公園中,石林地質公園是獨一無二的。這顯示了它的教育科普價值。

開發建設

基礎建設

1995年7月10日—16日,召開石林申報世界遺產工作研討會。 2001年04月被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 2004年2月1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評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2004年7月5日,石林「世界地質公園」揭碑開園。

品牌建設

2007獲得年度海內外遊客最嚮往的「2007盤點雲南旅遊」景區等6個獎項。 2008年06月16日,被雲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雲南省文明風景旅遊區」。

主要景點

主要分布 雲南石林以石多似林而聞名,景區範圍廣闊,景點眾多,有大小石林景區、黑松岩(乃古石林)風景區、飛龍瀑(大疊水)風景區、長湖風景區、月湖風景區、芝雲洞風景區、奇風洞風景區、圭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其中已開發為遊覽區的是:月湖風景區、石林風景區、黑松岩(乃古石林)風景區、飛龍瀑(大疊水)風景區、長湖風景區。

大石林

大石林面積約8平方公里,為主要遊覽區。在石林入口處,有石林湖,湖中一尊石峰突出水面,故稱「出水觀音」。在石門右側石峰上鐫刻着「石林」兩個隸書大字,與拔地而起的石柱、石峰交相輝映,引人入勝。遊人至此,美景目不暇接,那差錯密布的灰褐色怪石奇峰,平地拔起,沖入雲霄,許多石峰恰似各種動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小石林

與大石林緊密相連而又自成格局,這裡地勢平坦。在小石林景區有兩個圓形碧池,一個是幽池,柳樹叢中有一組石峰稱「幽池戀人」。另一池稱「玉鳥池」,池旁有一座石峰,當地人民親切地稱之為「阿詩瑪」。

月湖風景區

月湖位於石林東北側的躍寶山村,距石林12公里。石林縣城至西街口鎮的公路從湖北邊通過。月湖海拔1906米,寬1500米,平均深18米,水面4500畝,是「路南石林」高原斷陷湖中最大的一個湖泊。

月湖呈新月形,水面寬廣又不太深,因而盛產魚。在月湖垂釣一般都會收穫頗豐。湖岸的石岩里藏有許多珊瑚、螺螄、蛤蜊等海生化石。 月湖的南岸是石灰岩質的石山,剛露土的石芽石筍讓人嘆為奇觀。湖北岸是綠色的草坪。

長湖 長湖位於石林縣城東南,距大石林18千米。長湖是一東西向狹長的天然溶蝕湖,由地下水匯集而成。湖中生長有雲南喀斯特高原特有的水生植物-路南海菜花。長湖也是美麗彝族少女阿詩瑪梳妝和洗麻的地方,電影《阿詩瑪》便在這裡拍攝。 景點主要有獨石山、大尖山、二尖山、三尖山、磨盤山、蓬萊島、圓湖等,面積3.94平方公里。 長湖是溶岩湖,湖水由地下水供給,周長5千米,寬300米,平均深度24米,無污染。四面青山環抱,植物覆蓋率達95%以上。湖中有小島,湖岸是以雲南松為主的森林,地勢平緩,分由眾多小湖。

蓑衣山-文筆山石林 蓑衣山-文筆山石林位於石林公園南部,文筆山是公園內最高的山峰,海拔2200米,山上林木茂密。這裡石林或分布於嶺脊,或掩映於密林,反映了典型的山地石林地貌和石林生態環境。

蓑衣山石林是石林公園內唯一由泥盆紀灰岩形成的石林,由於層理髮育,因此石峰和石柱的分層性極好。另外由於主要受北西方向的節理分割,這裡還多發育脊狀石芽、溶溝和石牆。

大疊水

大疊水瀑布是珠江第一瀑,距石林縣城23千米。瀑布高87.8米,最寬 可達60米,洪水季節每秒流量140立方米。 被譽為「珠江第一瀑」的大疊水瀑布位於石林縣西南端,距石林約18公里,乘車從大石林至大疊水約。巴江是石林地區的主幹河流,在盆地蜿蜒流淌了30多公里並穿越一段峽谷後,在這裡衝下懸崖,形成壯觀的瀑布。 大疊水瀑布在地質上屬地貌裂點,既一條東西向的斷裂從這裡通過,使北面相對抬升,南面相對下降。形成懸崖。阻止了下遊河流的溯源侵蝕,從而使路南盆地的水文格局和石林地貌得以保持。

黑松岩(乃古石林)

黑松岩位於石林景區以北8公里處。清康熙《陸良州志》說:「石門峰,沿西四十里地名石門哨。」最早叫石門,因俯視時象一片蒼翠的松林而得名「黑松岩」,又因「黑」在當地彝語中稱「乃古」,所以又叫乃古石林。

黑松岩景區(乃古石林)面積約10平方公里,高等級公路由石林直通黑松岩東區,距石林火車站約5公里。黑松岩的石林,大多呈城堡狀、塔狀、蘑菇狀,除了與石林景區相似的刃脊狀與劍狀石柱外,還有很多的尖頂狀石柱。在上端它們彼此分離,根基部卻都連在一起,組成石牆、石城和石陣。

景區由石林景觀、白雲湖、白雲洞、石峰山、幽谷仙瀑組成。一般分布為東、西、北三個區域。鋪設的石板游路總長6公里多,貫穿西區和東區。 東區的主要景點有:梁祝相會、眾志成城、峰上望、古戰場、石破天驚、天鵝戀、豬八戒背媳婦、獨石成林、佛手屏、千刃峰、孔雀開屏、承露盆、雙獅戀等。 西區的主要景點有:相依為命、八仙亭、古佛一燈、龍騰虎躍、老君壺、南天棧道、古塔洞天、南一華表、垂簾聽政等十九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