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紫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云南紫荆 |
乔木,高6-16米,胸径达30厘米;树皮和小枝灰黑色。叶较大,厚纸质或近革质,心脏形或三角状圆形,长5-12厘米,宽4.5-1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浅心形至深心形,幼叶常呈紫红色,成长后绿色,上面光亮,下面无毛或基部脉腋间常有簇生柔毛;基脉(5-)7条;叶柄长2-4.5厘米。
总状花序短,总轴长0.5-1厘米,有花数至十余朵;花淡紫红色或粉红色,先于叶或与叶同时开放,稍大,长1.3-1.5厘米,花梗细长,长1-2.3厘米。荚果狭长圆形,紫红色,长9-14厘米,少数短于9厘米,宽1.2-1.5厘米,翅宽约 2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圆钝,二缝线不等长,背缝稍长,向外弯拱,少数基部渐尖而缝线等长;果颈长2-3毫米;种子1-8颗,近圆形,扁,长6-7毫米,宽5-6毫米。花期3-4月;果期9-11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云南紫荆
拉丁学名; Cercis glabra Pampan.
别称; 湖北紫荆、乌桑树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蔷薇目
科; 豆科
属; 紫荆属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环境
3分布范围
4主要价值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达10米;树皮黑色,不规则薄片开裂。小枝无毛,暗灰色。叶互生,心形或近圆形,长5.5-13.5厘米,先端聚尖或钝,基部心形,稀平截,下面近基部及中脉两侧被微柔毛,叶柄长2-4厘米。
总状花长达1.2厘米,下垂,较短,具花8-24枚;花梗长0.9-2.2厘米,无毛;
荚果扁平,长达12厘米,宽1-1.5厘米。沿腹缝线有狭翅,网脉明显;花期2月,果期8月。
生长环境
常生于石灰岩山地林中或山沟溪旁。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南五台。
主要价值
可栽培供观赏及作业石灰岩地区造林树种。群众用叶垫笼蒸馍,食之可口,故名馍馍叶。[1]
参考文献
- ↑ 云南农产品野生紫荆花,白露花,可观赏也可以食用,乡野小帅, 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