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云南荚蒾

         
 云南荚蒾

 

 

 

云南荚蒾(学名:Viburnum yunnanense Rehder)为五福花科、荚蒾属下的一个种。中国特产植物,生于山地丛林或灌丛中,海拔2300~2900米。

目录

中文名

云南荚蒾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主要价值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达8米;枝通常叉状,稍扭曲;当年小枝、叶柄和花序均被黄褐色、通常密集呈绒状的簇状短柔毛,二年生小枝浅灰褐色。冬芽小,有1对鳞片。

叶纸质,宽椭圆形、宽椭圆状矩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5~10厘米,顶端钝至圆形,基部圆形至渐狭,有时多少带截形,边缘离基1/3以上有钝锯齿,上面暗绿色,被短柔毛,中脉毛甚密,下面密被叉状或简单短柔毛,脉腋毛尤密,散生红褐色鳞片状小腺(在放大镜下可见),侧脉5~6对,近缘前互相网结,下面稍凸起,小脉横列,下面显著;叶柄长1~2厘米,被黄褐色绒毛。

圆锥花序近复伞房式,顶生或生于具1对叶的侧生短枝之顶,与叶同时开放,长3~4厘米,宽4.5~6厘米,总花梗长 (3~) 4~6厘米;苞片和小苞片外密被黄褐色簇状毛;花生于序轴的第三级分枝上;萼筒筒状钟形,长约2毫米,被红褐色小腺,萼齿宽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宽各约0.7毫米,顶钝,疏生缘毛;花冠白色,辐状,直径约4毫米,裂片圆形,长约2毫米,顶圆形,比筒略长;雄蕊超出花冠裂片,花药黄白色,圆形;花柱略高出萼齿。果实不详;花期6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丛林或灌丛中,海拔2300~2900米。

主要价值

【药名】:云南荚蒾

【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云南荚蒾的根皮、皮。 【功效】:祛风除湿。 【主治】:用于风湿关节疼痛,风寒湿痹阻关节,关节红肿。 【性味归经】:微辛、苦,微温。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久用:适量捣敷。 【别名】:黄香根(云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考证】:始载于《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