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云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云山镇位于抚州市最北端,南与罗湖镇唱凯镇接壤,西隔东乡河罗针镇相望,东界东乡县詹圩镇,北临进贤县白圩乡、长山晏乡。云山镇为抚州市北大门,镇政府驻地云山圩,北距南昌市72公里,南距抚州市22公里,福银高速公路、316国道穿境而过,东乡河绕境而流。[1]

中文名称: 云山镇

外文名称: Yunshan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云山街居委会,云山等21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 0794

地理位置: 赣东

面 积: 98平方公里

人 口: 40595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火车站:抚州站

车牌代码: 赣F

新时代特色: 酒店用品之乡

历史沿革

云山圩背靠屋背山,面临东乡河,每当冬春,晨雾缭绕,山藏于中,故名云山。清代,境域为长东乡的四十七至四十九都属地。民国36年(1947年),属第三区(李渡区),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后属第十一区(云山区)。1958年,与甘陂、南溪乡合并成立云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云山乡。1994年建镇。1997年,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3.5万,辖云山、水田、甘陂、大源、库前、圳上、韩梅、洋坊、欧湖、周坊、骆仙、肖坊、南光、游源、石洋、杨泗、巷口、清溪、龚何、鄢坊、梅坊21个行政村。

教育资源

云山中学 云山中学创办于一九六九年,地处临川的北大门,距316国道仅1000米,交通十分发达便利。云山中学校门由云山中学毕业的莘莘学子为了回报母校免费捐资设计并开发共建而成,其中包括陈玲、吴灵燕、颜雄等等,表达了浓浓的爱校/师生之情。学校师生在全国县、市、区各类比赛中屡获优异成绩,连年被区教育局、镇党委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党支部。1999年、2005年两次被评为区文明单位,有30余人次荣获“春蕾“杯比赛一、二、三等奖。云山镇中心小学 云山中心小学坐落于316国道昌抚公路段旁的云山镇(临川区的北大门),毗邻进贤的李渡、文港。学校始创于1973年,先后被评为临川区第一届文明单位、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局镇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江西美佛儿国际学校 江西美佛儿国际学校创建于2002年初,为著名民办教育家、福建客商施守春先生合资兴办,是一所从幼儿园至高中,十五年一贯制的国际化、现代化、全寄宿封闭式管理的民办学校。学校占地317亩,现有300余名教职工,4466名寄宿学生,教学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育”,高擎“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现代教育理念,提供幼儿园至高中阶段全方位教育。此外,云山镇党政领导班子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工种,率领全镇人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引进外来资金,主抓水产、养殖、花卉、苗木、果业基地,使农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市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福建客商注入超亿元资金的江西美佛儿国际学校是省内民间资金办学的典范,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抚州市临川日卫洁器有限公司,有机化肥厂等工业项目落户云山镇,为转化农村剩余劳力,增强财政后劲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金山禅寺佛教旅游风景区将佛教禅宗文化与现代旅游文化有机结合成为市区重点开发项目,并热忱期盼有识之仕前来开发“笔架山”“开山寺”等旅游风景名胜;外商投资的“云山商贸城”规模大、功能全、服务好、成为临川北大门的商品集散地。

行政区划

云山镇现为抚州市临川区所辖,2009年全镇下辖云山街居委会,云山、杨泗、洋坊、梅坊、石洋、港口、清溪、甘陂、游源、鄢坊、水田、欧湖、库前、龚何、骆仙、肖坊、周坊、南光、圳上、大源和韩梅行政村,共计1个居民委员会,21个行政村,98个自然村小组。2009年末全镇人口3893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47人,占总人口数9.22%,人口密度397人/平方公里。2017年末,全镇常住人口40595人 。

自然概况

云山镇境内多山丘岗地,东北高,西南低,有金山岭、笔架山、小华山等多座山脉,其中以金山岭最高,海拔266米。东乡河流经镇境南端,流程15公里,从西部入抚河。云山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3℃,平均日照时数为1762.3小时,平均降雨量1720毫米,平均无霜期269天,全镇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雨量充沛,地下水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水质良好,对发展水产养殖业非常有利。但也存在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自然灾害。2017年全镇国土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4648亩,林地8.2万亩,镇域平均森林覆盖率51%。

经济发展

“十一五”期间,该镇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200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4200万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2011年达40480万元,比2006年增长67.27%,其中工业产值19364万元,农业产值21116万元。“十一五”期间镇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3.1%,2011年达到1495万元,比2006年增长5倍;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600元,比2006年增长85.4%。2012年,全镇财税总收入1954万元,同比增长约30.7%;国民成产总值4.048亿元,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入7600万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8360元,同比增长10%。2010年,云山被列为省级示范镇,云山镇全力依托“三个优势”(区域位置、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借助“两大契机”(市政府在云山打造工业新区和昌抚经济一体化),主攻“三大建设”(集镇新区、旅游景区和工业园区),全力招商引资,把云山建设成为抚州北大门的人居旺镇、商业旺镇、旅游旺镇、工业旺镇。

旅游资源

大金山禅寺

金山岭峰势如百鸟朝凤,瑞气升腾,万亩山地簇拥环绕,村庄错落如星,道路纵横似弦。山上百花齐放,翠柏常青,白云如烟,朝阳似胭脂,月亮如磨盘。宋朝王安石屡上金山,翰墨留香,吟似涤尘。景区内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宜人,从临川、进贤方向均有道路直通山顶,山上山下林间石阶小路相连,曲径通幽,给登山爱好者带来极大乐趣,摇金井、金水牛、金扁担、金鸡笼,金葫芦等神话传说令人流连忘返。2007年12月大金山禅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级旅游景区称号,2008年抚州市首届旅游文化节评定景区为抚州十佳旅游景点。金山寺坐落在临川、进贤、东乡三县交界的金山岭主峰,占地约2平方公里,寺庙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始建于唐代,历史悠久。鼎盛时期,寺内僧侣达五百余众,被称为赣东三大名寺之一。明代末年寺庙被毁。至1936年由南湘普净法师重建,1947年,以慧悟法师(即印空法师)为首扩大建庙宇,大殿落成开光之日,恭请西藏贡噶活佛登坛说法,故更名为“中华贡噶寺”,至文革动乱期间再度遭劫,寺毁僧散。1985年,当地政府邀请接法于本焕大和尚座下的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人印空老法师重回金山,于是年逾七旬的老法师毅然挑起了重建金山宝刹的重任。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终于重建了规模宏大,道场庄严,超逾历代的金山寺。1987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开放,1989年12月复名“金山禅寺”。寺宇恢复,僧众安顿,老法师又虑佛门龙象匮乏,为绍隆僧种,续佛慧命,遂又于1994年创办江西省尼众佛学院,这是全省唯一的一座佛学院,面向全国招收学员,是全国第二大佛学教育基地,因而此地又被人们誉为“赣东佛教城”,金山寺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楼、法堂、禅堂、教学楼等一应俱全,2017年 在国内尼众道场中规模最大,设计最好,设施最齐,功能最全。

开山古寺

位于云山镇政府驻地以西2公里处,因唐天宝年间西域高僧到此开山修炼而命名。后有玉蟾禅师驻锡此处,大雄宝殿后水井玉蟾井由此而来。古时寺院常设书院,明嘉靖年间,境内水田村先贤,进士出身、官拜都察院左都御史的陈炘幼时曾在此发愤苦读。嘉靖皇帝感陈御史为官清廉,钦赐三株皇梁木(罗汉松)给陈炘,陈炘不忘桑梓地,亲手将其一株栽在老家水田村,现寺内大雄宝殿旁生长茂盛的罗汉松即当年陈公亲手所植皇梁木。

笔架名山

位于云山镇西南端的笔架山,山峦环抱,三峰突兀如笔架,林茂竹修,风景极佳,历来有“笔架之峰天下奇”之称。东乡河北岸巷口村,古时缘于水运交通便捷,设有码头,开设集市名罗市巷口,村后一山形像凤凰展翅,名凤凰山;又因状如笔架,得名笔架山。站在笔架山顶,南望东乡河在巷口村盘蜒,宛如一幅天然太极图,北望金山寺,千佛万圣呼之欲出。明朝中期,巷口村人徐奋鹏,与汤显祖、陈炘皆为同窗好友,因无意仕途,与其侄徐春榕在幼年求学之地笔架书院开馆讲学,著书立说。徐氏著作《古今治统》二十卷,流入东瀛日本,被奉为治国方略,据传日本明治维新便受此书影响。今徐氏后人仍保存徐春榕当年亲笔书写的《古今治统》目录。

视频

美丽的云山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