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鳳朝陽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五鳳朝陽草,中藥名。為玄參科馬先蒿屬植物大王馬先蒿PedicularisrexC.B.ClarkeexMaxim.的全草。植物大王馬先蒿,自我國四川西南部,雲南東北部及西北部至緬甸北部與印度的阿蕯姆均有分布。具有清熱解表之功效。主治麻疹,天花,溫病。[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五鳳朝陽草
漢語拼音: Wǔ Fènɡ Zhāo Yánɡ Cǎo
別名:羊肝狼頭草、四方盒子草(《貴州民間藥物》),鳳尾參、還陽草、蒿枝龍膽草(《雲南中草藥》),厥芨花(《全國中草藥匯編》),土茵陳(貴州),四方草(雲南)
性味歸經:味苦、辛,性平。入肺經
功能:清熱解表
主治:麻疹,天花,溫病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五鳳朝陽草
拼音名:Wǔ Fènɡ Zhāo Yánɡ Cǎo
別名: 羊肝狼頭草、四方盒子草、觀尾參、還陽草、蒿枝龍膽草、厥芨花、土茵陳、四方草
英文名: root of Henry woodbetony, root of Longstem woodbetony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dicularis rex C. B. Clarke ex Maxim.
出處
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大王馬先蒿的個全草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曬乾。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500-4300m的空曠山坡草地及稀疏針葉林中,亦見山谷中。
原形態
大王馬先蒿 多年生草本,高10-90cm。主根粗壯,根頸上生有叢密細根。莖直立,有稜角和條紋,有毛或無毛;枝輪生。葉3-5枚輪生;較上部的葉片長3.5-12cm,寬1-4cm,羽狀全裂或深裂,裂片線狀長圓形狀至長圓形,密4-8mm,邊緣有鋸齒。總狀花序;苞片基部均膨大而結合成斗狀,前半部羽狀淺裂;花無梗;萼長約1cm,膜質,無毛,齒退化成2枚,寬而圓鈍;花冠黃色,長約3cm,直立,管長2-2.5cm,在萼內微彎曲使花前俯,盔背部有毛,先端下緣有細齒一對,下唇以銳角開展,中裂小;雄蕊花絲2對均被毛;花柱伸出於盔端。蒴果卵圓形,先端有短喙,長1-1.5cm。種子條約3mm,具淺蜂卵圓形,花期6-8月,果期8-9月。
性狀
性狀鑑別 莖有稜角和條紋。葉3-4片輪生,較上部的葉柄多膨大,而互相結合成斗狀;葉片羽狀深裂或全裂,長3.5-12cm,寬1-4cm,裂片線狀長圓形至長圓形,喙有鋸齒。苞片基部均膨大而結合成斗狀;花萼膜質;花冠黃色。蒴果卵圓形,長1-1.5cm,先端有短喙。氣微,味苦、微辣。
歸經
肺經
性味
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表。主天花;麻疹;溫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g。[2]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