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台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台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地處長安區南部。東鄰太乙宮街道,東南與王莽街道相接,南與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接壤,西連子午、灤鎮街道,北鄰王曲街道,總面積160平方千米。五台街道境內有全國文保單位長安聖壽寺塔。截至2020年6月,五台街道下轄11個村(居),其中:1個社區、10個行政村。2011年,五台街道總人口13041人,農業總產值達到0.3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各類存款餘額1.7億元。[1]

中文名: 五台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

地理位置: 長安區南部

面 積: 23.03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五台古鎮留村甲字1號

電話區號: 029

郵政區碼: 710107

氣候條件: 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13041人(2011年)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因轄區南有名山南五台而得名。

建置沿革

清代屬杜曲社(倉)。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後,屬王曲倉、區、鄉、聯保。

1949年後,為王曲區五台、乾村等鄉。

1958年,為王曲公社五台管區。

1961年,成立五台公社。

1966年,改名五一公社。

1972年,恢復原名。

1984年,改鄉。

2002年1月,將原石砭峪鄉劃歸五台鄉。

2009年11月,撤鄉設五台街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留村鄉轄西堯、東堯、團結、留村、星火、新農、星光、和平、東甘、西甘10個行政村。

1996年,石砭峪鄉轄關帝廟、大瓢溝、四岔、青岔、小馬杓、老龍橋、羅漢坪7個行政村。

2002年區劃調整,轄留村、西堯、東堯、星火、新農、東甘、西甘、星光、和平、團結、關廟、大瓢、四岔、青岔、小馬杓、老龍橋、羅漢坪17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五台街道轄留村、西甘、東甘、和平、星光、新農、星火、東堯、西堯、團結、關帝廟、羅漢坪、老龍橋、小馬杓、青岔、四岔口、大瓢溝17個行政村;下設82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下轄11個村(居),其中:1個社區、10個行政村。辦事處駐五台古鎮留村甲字1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五台街道地處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南部。東鄰太乙宮街道,東南與王莽街道相接,南與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接壤,西連子午、灤鎮街道,北鄰王曲街道。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8.5千米,總面積160平方千米。距區行政中心25千米。

地形地貌

五台街道地處秦嶺山脈北麓、終南山中段,位於神禾塬南畔,地勢南高北低。境內南部為秦嶺山地,北部為台塬。境內最高峰為秦嶺牛背梁,海拔2802米;最低點位於團結村五組,海拔513.3米。

氣候特徵

五台街道氣候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夏較長,春秋氣溫升降急驟。多年平均氣溫13.3℃,1月平均氣溫-0.9℃,7月平均氣溫26.2℃。年平均降水量68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7—9月,以9月最多。

水系水文

五台街道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最大河流為滈河,發源於五台石砭峪,從南向北流經羅漢坪、老龍橋、小馬杓、青岔、大瓢、關廟、西堯、團結等村,境內流長2.2千米。

自然資源

五台街道境內有山林面積70平方千米,植物種類1000多種,占樹名木200多種;石砭峪的牛背梁自然保護區,是陝西省重點動物保護區之一。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五台街道總人口1304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03人,城鎮化率3.8%。總人口中,男性7000人,占53.7%;女性6041人,占46.3%;14歲以下2000人,占15.3%;15—64歲9541人,占73.2%;65歲以上1500人,占11.5%。2011年,五台街道人口出生率9.48‰,人口死亡率6.53‰,人口自然增長率2.9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1.5人。

經濟

綜述

財稅收支

2011年,五台街道財政總收入1169萬元,比上年增長58.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86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428.9萬元,增值稅126萬元,企業所得稅34萬元,個人所得稅27.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896.7元,比上年增長9.3%。

人民生活

2011年,五台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9160元。

第一產業

2011年,五台街道耕地面積0.9萬畝,人均0.7畝,林地面積12.5萬畝。2011年,五台街道農業總產值達到0.3億元,比上年增長18.5%,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4%。

種植業

五台街道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五台街道糧食生產6214噸,人均495千克。其中小麥2737噸,玉米2967噸。五台街道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藥材等。2011年,五台街道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10畝,產量17噸;蔬菜種植面積897畝,產量970噸。

林業

截至2011年末,五台街道累計造林1萬畝,其中經濟林21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930株,林木覆蓋率80%。2011年,五台街道水果種植面積792畝,產量603噸,主要品種有紅棗、梨、石榴、柿子、桃等,其中紅棗330噸,梨50噸、石榴52噸、柿子73噸、桃67噸;乾果類有核桃、板栗等,其中核桃10噸、板栗5噸。

畜牧業

五台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五台街道生豬飼養量2854頭,年末存欄402頭;羊飼養量522隻,年末存欄127隻;牛飼養量304頭,年末存欄50頭;家禽飼養量1.4萬羽,上市家禽1.2萬羽。2011年,五台街道生產肉類288噸,其中豬肉129噸,牛肉23噸,羊肉28噸;禽蛋294噸,鮮奶535噸;畜牧業總產值675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4.4%。

漁業

五台街道漁業以淡水養殖為主,魚塘養殖面積1.5公頃,產量12噸。漁業總產值5萬元。

生產條件

截至2011年末,五台街道有大型農業機械20台(輛)。

第二產業

2011年,五台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比上年減少3.2%,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1.8%。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截至2011年末,五台街道商業網點363個,職工700人。2011年,五台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比上年增長1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萬元。

郵電通信

截至2011年末,五台街道電信企業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000門,固定電話用戶156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50%,移動電話用戶2000戶,移動電話普及率為60%,互聯網端口總數0.1萬個,其中已占用端口總數300個,寬帶接人用戶3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6萬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五台街道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7億元,比上年增長21.8%;人均儲蓄1.3萬元;各項貸款餘額0.9億元,比上年增長28.6%。

交通運輸

交通

五台街道交通便利,已形成由公路、鐵路2種交通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西康鐵路縱貫南北,在青岔設有車站。西康高速、環山公路、西彌公路、盤山風景公里縱橫全境,境內有省級公路兩條,區鄉級公路2條。

運輸

2011年,五台街道客運總量14.6萬人次,貨運總量1萬噸。有縣鄉(鎮)級公路2條,總長18千米。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五台街道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20人;小學2所,在校生643人,專任教師5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34人,專任教師4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五台街道教育經費達0.087億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087億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五台街道有文化藝術團體2個,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7個,藏書27200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50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五台街道書畫學會、留村老年舞蹈隊。2000年8月開通有線電視。截至2011年末,五台街道有線電視用戶80戶。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五台街道6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健身廣場2個,面積5650平方米,健身器材50餘套,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五台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2個,其中衛生院1個;病床6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5張,固定資產總值14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6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人、執業(助理)醫師0.5人、註冊護士0.3人。2011年,五台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500人次,出院病人3430人次。2011年,五台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0.8/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1894人,參合率95.1%。

社會保障=

2011年,五台街道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9戶,499人,支出55.1萬元,比上年增長3%,月人均92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人,支出1.7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2人,支出13萬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醫療救助30人次,支出12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31人次,支出14.7萬元,比上年增長60%;農村臨時救濟80人次,支出1.2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35人,緊急轉移安置100人,倒塌房屋20間,直接經濟損失8萬元,救災支出20萬元。

歷史文化

長安聖壽寺塔

長安聖壽寺塔為七級正方形閣樓式磚塔,高29.5米,底座周長7.5米,塔身的一、三、五、七層南北兩面和二、四、六層東西兩面辟有券門,層與層之間磚疊突出為檐,並用磚雕砌成兩排菱角牙子。二層以上的壁面為枋木製結構,每面又分為三間,用磚砌出倚柱、闌額及斗拱。塔的一、三、五、七層的南北兩面及二、四、六層的東西兩面各開拱券形門洞。塔壁面有柱、枋、斗拱等仿木結構。每層疊澀砌磚出檐,檐下飾有兩層菱角牙子。塔頂有7個圓環形鐵質相輪。最上面為八角形。塔尖也用平磚攢成,上面放置七圈鐵質相輪,上面又覆有八角攢尖式鐵剎,與銅川重興寺塔和澄城精進寺塔塔剎相似,應為宋代遺物。整個寺塔全用磚砌,構形精巧,風格古樸。塔北側有民國淨土宗法師印光的影堂石塔,「印光大師影堂」六字由于右任題寫。 2006年5月25日,長安聖壽寺塔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景名勝

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是AAAA級景區,院坐落在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中心地帶和隋唐佛教聖地南五台山腳下,東接翠華山,南擁五台山,西鄰草堂寺,北瞰長安城,占地493.88畝、規劃建築面積10.8萬平方米,總投資人民幣5.7億元,是以民俗文化遺產搶救、保護、收藏、研究和展示為主的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為一體的戰略帶動項目,是陝西省、西安市「十一五」和「十二五」重大建設項目,陝西省愛國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視頻

長安區五台街道西繞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