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四断想(闻一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四断想》中国现代作家闻一多写的诗。

作品欣赏

旧的悠悠死去,新的悠悠生出,不慌不忙,一个跟一个,——这是演化。

新的已经来到,旧的还不肯去,新的急了,把旧的挤掉,——这是革命。

挤是发展受到阴碍时必然的现象,而新的必然是发展的,能发展的必然是新的,所以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

新的日日壮健着(量的增长),旧的日日衰老着(量的减耗),壮健的挤着衰老的,没有挤不掉的。所以革命永远是成功的。

革命成功了,新的变成旧的,又一批新的上来了。旧的停下来拦住去路,说:“我是赶过路程来的,我的血汗不能白流,我该下来舒舒服服。”新的说:“你的舒服就是我的痛苦,你耽误了我的路程”,又把挤掉,……如此,武戏接二连三的演下去,于是革命似乎永远“尚未成功”。

让曾经新过来的旧的,不要只珍惜自己的过去,多多体念别人的将来,自己腰酸腿前,?喜欢?耍?透先谩?“功成身退”,不正是光荣吗?“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也是古训啊!

其实青年并非永远是革命的,“青年永远是革命”这定理,只在“老年永远是不肯让路的”这前提下才能成立。

革命也不能永远“尚(www.unjs.com)未成功”。几时旧的知趣了,到时就成功身退,不致阴碍了新的发展,革命便成功了。

旧的悠悠退去,新的悠悠上来,一个跟一个,不慌不忙,那天历史走上了演化的常轨,就不再需要变态的革命了。

但目前,我们还要用“挤”来争取“悠悠”,用革命来争取演化。“悠悠”是目的,“挤”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于是又想到变与乱的问题。就是悠悠的演化,乱是挤来挤去的革命。若要不乱挤,就只得悠悠的变。若是该变而不变,那只有挤得你变了。

子大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古训也发挥了变的原理。 [1]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生于湖北黄冈浠水。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1923年9月7日,闻一多诗集《红烛》出版。

闻一多先生更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大学者。自从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潜心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对《诗》、《周易》、古代神话、《庄子》、楚辞、金石、甲骨文以及唐诗等均有很深的研究,并著有《天问疏证》、《九歌·九章解诂》、《离骚解诂》、《诗经新义》等书。他对《周易》《诗经》《庄子》及楚辞的研究,被郭沫若先生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2]

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3]

他的诗歌非常有意思有韵味,因为他提出了“三美”主张。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诗歌具有音乐韵律美是比较常见的说法,可何为绘画美和建筑美呢?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尽量地去表现更多的颜色;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每一节音尺数量应该相等。正是这样严谨而又苛刻的艺术标准,才造成出了闻一多这一首经典的《死水》。[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