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家七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家七宗

 

 

 

我国南宗禅各派的总称,又称五派七流。 即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等五家,加上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派和杨岐派,合称为七宗。 禅宗自初祖菩提达摩,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之后,分为六祖惠能的南宗禅及神秀的北宗禅。 此中,北宗禅主张渐悟,不久即衰落;南宗禅主张顿悟,在中唐以后渐兴,成为禅宗主流,而传衍出五家七宗诸派。

五家七宗发展

中国禅宗的禅法至晚唐五代出现五家宗派,进入了兴盛时期,高度的发展必然造成宗派分歧的情况。 其时,南岳怀让一系就出现有临济宗、沩仰宗两家,青原行思一系分出了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三家。 唐宋时期尤以临济宗和曹洞宗为盛,有“临天下,洞一隅“之说(洞,指曹洞宗。 禅宗五宗七派只有这两宗还比较完整,其他的都渐渐失传了)。 初祖达摩在传法二祖慧可的偈语中说:“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偈中的一花五叶,所指就是六祖惠能的南宗顿教禅法这一枝花,发出了后来的五家之叶。 尔后临济宗下又衍生出黄龙派和杨歧派,会同前面的五宗合称五家七宗。 各家宗派的门风各有特色,接引学人的手法各自不同,传承自成完备的体系。 其中沩仰、法眼二宗在宋元时代相继断绝衰微,临济、曹洞与云门三宗则延续至今。 尤以临济宗的杨歧派门庭繁茂,于宋代五祖法演以后几乎囊括了临济宗之全部道场,至今后嗣仍灿若繁星,成为中国汉地佛教的主流。

希运简介

希运(?-857),少时在家乡福建福清县随师出家。之后,参谒名师,得奉新百丈山怀海禅师(720-814)真传,唐开成年间(836-840)到宜丰黄檗山驻锡, 宣讲自己所悟得的禅宗新法,四方僧侣趋往问法者甚众。 僧徒义玄(?-867)从希运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 广为弘扬希运所倡启的禅宗新法。 这种禅宗新法因义玄在临济院举一家宗风而大张天下,后世遂称之为“临济宗“,而黄檗禅寺也因之成为临济宗祖庭。 与希运同时,另一高僧常观也在宜丰五峰山开法堂。常观与希运同出百丈怀海门下,两人在宜丰互倡禅学。 常观虽未创宗派,然而门裔繁衍不衰,五峰山也成为禅门祖庭之一。 发端于宜丰黄檗山而兴盛于镇州正定的临济宗,传至高僧楚圆(986-1039) 门下,又分出黄龙、杨岐两派。 黄龙开宗者为慧南(1002-1069)。慧南初学云门,后从临济,住持黄檗后,有法嗣83人,其中以祖心(1025-1100)、克文(1025-1102)、常总(1025-1091)三僧为上首,他们都在黄檗山从慧南参禅。 克文在慧南圆寂后,又移洞山开堂,法嗣36人,而以德洪(即惠洪1071-1128,宜丰人)为上首。 德洪不仅以诗名闻海内,而且精禅学,曾着《临济宗旨》。祖心先后3次到黄檗山参禅,后往修水黄龙寺,六传至灵源维清(12世纪末期黄龙嫡传汉嗣)。 日本僧人荣西将黄龙宗派引入日本,使临济宗在日本得到极大发展。 13世纪初,日本僧人俊仍又将杨岐宗派传入日本。 日本镰仓时代禅宗24派中,有20派出于杨岐法系。20世纪80年代,日本临济宗信徒已逾500万人。

曹洞宗

中国禅宗“五家“之一,属“青原“大系。 创始人为唐代良价禅师(807-869)和本寂禅师(840-901)师徒二人。 因良价住江西宜丰的洞山,本寂住江西抚州宜黄县的曹山,故称“曹洞宗“。 该宗门风不象临济宗那样峻烈,而似精耕细作的老农,温和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应物,就语接人。 其门庭设施为五位之说,分为偏正五位和功勋五位,各以君臣、父子关系说之。每一对都以互相配合而构成五种形式,其中以偏正五位为基础,辨明体用,扫荡情尘,使其物我双忘,人法俱泯。 在禅宗五家之中,其门叶虽不及临济宗之繁盛,但法脉绵延不断,直至当今。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湖北汉阳归元寺都是曹洞宗寺院。

沩仰宗音

中国禅宗“五家“之一,属“南辙“大系。创始人为唐代灵佑禅师(771-853)和慧寂禅师(814-890)师徒俩,因灵佑住湖南沩山,慧寂住江西仰山,故称为沩仰宗。 本宗禅风为方圆默契,接机多用明似争夺而实则默契之交谈,看似平衍,实则深邃奥密,事理并行。 常用96种圆相接引后学。其修行理论认为万物有情,皆具佛性,所谓“父慈子孝,上令下从;隔山见烟知是火,隔墙见角知是牛。 “人若明心见性,即可成佛。在禅宗五家中,沩仰宗兴起最早,衰亡也最早。 传承六代以下,史籍不载,湮没无闻。其法脉延续大约一百五十年左右(唐代下半叶至北宋初年)。

云门宗

中国禅宗“五家“之一,属“青原“大系。创始人为晚唐五代的文偃禅师(864-949),因其住广东韶关云门山,故称作“云门宗”。 该宗以“云门三句“(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流)“一字禅“等施设接引学人,孤危耸峻,简洁明快,只言片语,无尽锋芒,随机拈示。 常出人意料,无从理解,云门宗在五代、北宋十分兴盛,至南宋逐渐衰微。然其法脉仍能延续至今。广东乳源县云门寺就属此系。

法眼宗

中国禅宗“五家“之一,属“青原“大系。创始人为五代文益禅师(885-958)。 文益逝世后,南唐中主李 曾赐谥号“大法眼禅师“,故此宗称为“法眼宗“。该宗的门风详明似云门宗,隐秘似曹洞宗,讲求理事圆融,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物,往往随顺学人根器,量体裁衣,对病施药。 注重学习古教,主张引华严法门融入禅宗,后来又以禅来融摄净土法门,开后世禅净合一之风。 尤为中国佛教从教禅竞弘转入诸宗融合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禅宗五家中,该宗创立最晚,衰微也较早,宋代中叶,法脉断绝,立宗共一百年左右。

临济宗

中国禅宗“五家“之一,属“南辙“大系。 创始人为唐代希运禅师(?-867),临济宗为禅宗南宗五家之一,由希运禅师住持宜丰黄檗山的黄檗寺时暂露端倪,因子黄檗山成为佛教临济宗的祖庭圣地。

黄龙派 为临济宗之支派,中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称黄龙宗。 创始人为慧南(1002-1069)禅师,因其住江西修水黄龙山,盛弘教化,而称黄龙派。 慧南为临济宗第七世石霜楚圆之门下,石霜接化手段一向峻严泼辣,慧南得其骨髓,亦有严厉之风,人称其宗风如龙。 慧南常设“生缘、佛手、驴脚“三转语勘辨学者,三十余年无人能契会其要旨,称黄龙三关。 门下大慧宗杲火烧杨歧派圆悟克勤编的《碧岩录》,对于南宋时临济宗一统南方禅宗起了很大的作用,宋版《大藏经》的成功黄龙派出力最多。 宋淳熙十三年(1186),日本僧人明庵荣西来华,受学于此派,归国后开日本临济宗建仁寺一派,成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中的黄龙派。入元之后,黄龙派受到压制,并入了杨歧派。

杨歧派 为临济宗之支派,中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 以临济宗第七世石霜楚圆之弟子杨歧方会禅师(992-1049)为开宗者。 方会住江西萍乡市上栗县杨歧山,举扬临济、云门两家宗风,接化学人,门庭繁茂,蔚成一派,人称其宗风如虎,与同门慧南禅师之黄龙派同时并立。 门下有十三人,以白云守端、保宁仁勇为上足。 白云守端下有五祖法演,住黄梅五祖寺,名振全国,人称五祖再世。 其门下俊秀辈出,如人称“三佛“的佛眼清远、佛果(圆悟)克勤、佛鉴(太平)慧 ,又有五祖表白及天目齐、云顶才良等。清远三传至蒙庵元聪,有日本僧人俊茄来其门下受学,回国后,开日本杨歧禅之首端。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中,有二十流源自扬岐法系。 克勤编有《碧岩录》闻名于世,法嗣75人。元以后,杨歧派几乎囊括临济宗之全部道场,成为中国禅宗的代表。 毋庸讳言,五家的禅风与惠能的禅风已有很大变化。 惠能之禅朴质无华,不加文饰,径直倡导“明心见性“,即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五家宗风不同,门庭各异,以“机锋“、“棒喝“等手段,取代了惠能朴质的“直指人心“,禅风于是为之一变。 南宗经过南 、青原一二传以后,便将禅意渗透在日常生活里,构成一种随缘任运的态度。 本来南宗主张定慧等学,不分先后,又说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这样早已较原始禅学扩大了禅定范围。 而南岳怀让启发马祖,以磨砖不能成镜来形容坐禅无从作佛,就更不能拘泥平常所说的静坐习禅的功夫了。 但是禅宗一切行为的动机,始终探求生死不染、去住自由的境界,并且不肯去走迂回曲折的道路,而要直截了当把握到成佛的根源,这个根源就是人的本心。说心则有嫌空灵,于是从本心所表现的具体方面如言语举动上来讲禅。 由于对体现这种禅境存在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于是在后来就由此发展成为五宗的宗风。 五家宗风虽然不同,但其之差别只是表现形式的不同,传授的方法的不同。门庭设施的不同,在本质上,五家皆直接继承惠能南宗顿悟禅而来,而“事理圆融“就是五家禅门共通的宗旨。

六祖的门下

六祖的门下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南阳慧忠菏泽神会等人,其中南岳和青原的法系最盛。 南岳怀让的门下马祖道一(707~786)活跃于江西;其弟子百丈怀海(720~814)制定“百丈清规“,奠立禅院的基础; 百丈的弟子沩山灵佑(771~853)与仰山慧寂(804~890)成立沩仰宗。 而百丈的另一弟子黄檗希运(?~850),传法予临济义玄(?~867),义玄创立以大机大用为禅风的临济宗。 青原行思的系统,有石头希迁(700~790)、药山惟俨(751~834)、云岩昙晟(782~841)等人相承。 云岩之后的洞山良价(807~869)及其弟子曹山本寂(840~900),创立以兀坐及五位为禅风的曹洞宗。 石头希迁另一弟子天皇道悟,经龙潭崇信、德山宣鉴、雪峰义存,传至云门文偃(864~949),而创立云门宗。又,雪峰义存之后,经玄沙师备、罗汉桂琛,而有法眼文益(885~958)创立法眼宗。 法眼文益尝作《宗门十规论》一书。该书分别叙述其他四家的特色,是最早区分五家的典籍   [1]

参考文献

  1. 五家七宗,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