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五桂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桂山区是中国广东省中山市下辖的一个街道,中山市人民政府五桂山办事处位于中山市五桂山脉腹地,毗邻港澳和珠海经济特区,北面与中心城区接界,南面与南部中心镇三乡对接,西邻板芙,东面是翠亨新区,是广东省著名的革命老区和中山市生态保护区。五桂山面积101.23平方公里,辖龙石、南桥、长命水、桂南4个村民委员会和五桂山社区居民委员会。2015年年末常住人口4.8万人(含省驻本区大、中专院校师生),户籍人口8060人,是中山市唯一以客家人为主的聚居镇区。五桂山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林相丰富,交通便利、人文荟萃,是中山绿肺,天然氧吧,有着"绿色宝地"、"教育高地"、"宜居福地"、"旅游胜地"之美誉。[1]

山区概况

中山市人民政府五桂山办事处位于中山市五桂山脉腹地,毗邻港澳和珠海经济特区,东邻南朗,西接南区,南连三乡,北枕东区,西南面与板芙接界,辖4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面积1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700多人,外来人口30000多人,省市驻本区大、中专院校师生近30000人。境内群山连绵,层峦叠翠,飞瀑流泉,乃中山市之天然氧吧,有中山"市肺"之美誉,是广东省著名的革命老区和中山市唯一的生态保护区。

五桂山交通便利,城桂公路贯穿南北,是联结中山、珠海、澳门的交通要道。长命水、石鼓、龙塘、南桥、桂南等村如长藤结瓜之状分布在城桂、马石、翠山公路两旁,公路沿途风景如画,曾得到过国家领导人的热情赞誉。

五桂山人文荟萃,在800年前已经有史迹可寻。教育事业发达,拥有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完整教育链条,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区。

2005年,五桂山办事处全境被划为生态保护区之后,五桂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致力于环境保护。优越的自然环境先后吸引了广东药学院、广东理工学院、中山中专等大中专院校的入驻,一个现代化的教育园区正在五桂山形成。雅居乐、碧桂园等房地产龙头企业纷纷投资五桂山。泮庐山庄、阳光翠苑、岭东上筑、山水豪庭、万鑫花园、宝丰翡翠园、雅居乐御龙山等高档住宅区先后兴建。

2010年,五桂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以下简称增长)12.2%;工业总产值50亿元,增长18%;农业总产值9500万元,增长5%;第三产业增加值3.6亿元,增长10.5%;各项税收合计3.6亿元,增长22.5%;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增长16%;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年纯收入增长10%。

地质地貌

五桂山区地形平面轮廓似一个紧握而向上举的拳头,南北狭长,东西短窄。地形配置分北部平原区、中部山地区和南部平原区。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68%,山地占25%,河流占7%。市境三面环水,境内主要水道从西北流向东南,5000多条河涌和人工排灌渠道纵横交织,互相连通,以冲口门为顶点呈放射状的扇形分布。中山地形是在华南准地台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气候变化和风雨侵蚀,形成了如今以冲积平原为主,低山丘陵台地错落其间的水乡地形地貌。

平原基底是花岗岩,属淤积浮生平源。全市平原面积约1242平方公里,由低山丘陵分隔成三大片:北部平原,范围东起张家边,西至古镇,北达黄圃,南到石岐附近,面积约850多平方公里,是全市最广阔的平原;南部平原又称金斗湾平原,南及东南与珠海市接壤,西南傍磨刀门水道,北和西北背靠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高丘陵,面积约11O平方公里,是市内第二大平原;西南部平原,位于磨刀门水道中游东侧,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地势偏低,大部分在海平面以下,地下水位高,是市内低层土壤分布地区。

滩涂主要分布在市境东面沿海、西南部沿海和河岸,有的已越过横门外侧,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全市海岸26公里,濒临珠江口伶仃洋一带,大部分属淤泥质海岸,由于冲积物不断下冲沉积,滩涂面积不断扩大,西、北江河口逐年向外伸展,成为新的冲积平原。

低山丘陵台地位于市境中部偏南,面积约400平方公里。以五桂山为主脉,与周围诸山形成全市低山丘陵台地的主体,海拔高度多在100至300米之间,300米以上山峰10多座。山脉行列有卓旗山、旗山、长腰龙山、大尖山南台山、周东坑山、白云迳山、五桂山、飞云洞山等9条山列,其中五桂山最高,海拔531米,山列较连续,地势雄伟,东南坡延至珠海市境。竹篙山区位于五桂山以西,西至磨刀门水道,面积较五桂山区小,基底以花岗岩为主,抗风化力较强,山势较高峻,有300米以上高峰5座,最高峰白水林达473米。五桂山区和竹篙山区的低山丘陵,基本都有植被覆盖;在溪流发育的沟谷,乔木和灌木丛较多。山区丘陵外围,高度渐降,是广阔的丘陵和等高明显的台地,主要分布在沙溪、张家边等镇。台地海拔一般在25至50米之间,风化层厚,多已开发成为果园、旱田,市境的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这一带地区。乡村聚落设置、公路取道,也多与台地有关。


中山的林业用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五桂山和竹篙岭山一带。境内植物种类繁多,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特色,但由于人类长期活动的影响,天然植物几乎被破坏殆尽。如今,全市植被现状,绝大部分是次生植物和人工植被。林地面积5205万亩,人均拥有林地面积0.49亩。森林覆盖率16%,林木总蓄量251761立方米。现存的次生天然林零星分布在五桂山、竹篙山的部分地区和区民点附近的所渭"风水林"中。阔叶林共有50万亩,多分布在五桂山区,大部分是人工林。用材林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包括松、杉、竹、按等树种,共457128亩。其中马尾松占绝大多数,其余是杉和70年代从美国引进的湿地松等幼林或中幼林。炭薪林分布在居民点附近,主要是?仔树,多为人工种植。防护林3473苗,分布在南?、神湾、五桂山和长江林场等地,多为马尾松、竹、台竹、水松、苦楝、桉树、木麻黄等为主,构成平原林网。经济林多分布在山区海拔较低的山丘和坡地,面积达40567亩,主要树种有荔枝、龙眼、油茶、油桐、乌榄、板栗、茶、柑、桔和橙等。

山区历史

1983年,五桂山区公所成立。

1986年,改置为五桂山镇。

2005年,设立五桂山生态保护区,五桂山撤镇设立街道办事处。

管辖辖区

双合山

双合山在镇政府北偏东1.6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24户, 88人。该村因后门山有两山峰相连竞势,宛如合一,故而得名。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年),邻村汛地李胜葵迁此居住,廖、贺两姓亦随后迁来。聚落在千秋岭西麓,呈线形分布。旧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新建筑为二层混合结构楼房。耕地面积110亩,种植水稻、次为花生、薯类,并以打柴、采山药为副业。1992年已征用60%以上耕地,用于建设华建公司及公路。城桂公路经村西。

郑家山村

郑家山在镇政府北约0.3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17户,68人。因道光帝的钦点御前侍卫郑锦峰墓葬于该村对面的山上,故而得名。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刘宗传从邻村马槽迁此建村。聚落在大尖山东侧呈线形分布,因交通不便,1963年全村搬迁到纲地居住。耕地120亩,山上有可供开采的花岗岩石。村民以耕种水稻、花生、薯类为主业,农闲时,以编织竹器、打柴、采山药为副业。1992年因新镇址建设征用全部土地,用于建设第三工业区及城桂公路,郑家山村民全部搬迁到桂城新村,建筑多为二层混凝土结构的楼房。

百叶岭

百叶岭(八页岭)在镇政府北0.6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17户,68人。因四面环山,有八个山面围绕,故名"八叶岭",又传山上有柏树,枝繁叶茂,又称柏叶岭。清道光初期(1821~1826年)因"百"与"柏"谐音而易称今名。清代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刘宗魁次子清凤从邻村马槽迁此建村。因交通甚为不便,于1962年全村搬迁到纲地建村居住,仍沿用现名。聚落在大尖山东麓,呈正方形块状分布,耕地面积100亩,村民以耕种水稻、花生、薯类为主,农闲时,编织竹器、打柴、采药。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1992年因五桂山新镇址建设征用全部土地,用于建设城桂公路及中兴丝袜厂,全村搬迁到桂城新村。

马槽村

马槽是五桂山镇政府驻地,在石鼓村委会北面2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东面竹排顶山,南与客仁地相连,西面与紫坭环交界,北面百叶岭。因地势如盆,五座山脊汇集,如骏马归巢,村初名为马巢,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因谐音"槽"与"巢"而改称今名。彭姓人于清代乾隆年间先在此建村居住,乾隆五十一年(1712年)刘姓人宗魁、宗传兄弟俩从隆都(今沙溪溪角)迁来与彭姓做工,并定居于此。聚落在大尖山东南麓,呈方形块状分布,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有农户53户,186人。耕地面积250亩,主产稻谷和花生,次为蔬菜和薯类,曾盛产腐竹,"山水腐竹"远近闻名。1983年集资修建水塘安装自来水,是石鼓村最早饮用自来水的村庄。村内建有牌坊、篮球场、老人娱乐场、华强食店等。城桂公路从村中经过。镇政府机关、公安、邮政、电信、工商、税所、银行、住宅小区、商业、酒店、文化中心等均设于此。

客人地村

客人地(又名客仁地)在镇政府南1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30户,131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李姓从邻村汛地迁此。据传,该村初有乞丐聚居,曾称"乞儿地"。因名不雅,而村民又是客家人,故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改称今名。聚落在大尖山东南麓,呈微弓形块状分布。旧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新建筑为混合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耕地163亩,主产稻谷和花生,次为红薯。1992年,因五桂山镇新镇址建设需要,全部耕地被征用。建有五桂山中学、医院、农贸市场、供电公司等。城桂公路经村前。

紫坭环村

紫坭环(原名烂泥环)在镇政府南1.3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龙石村委会驻地。原为沼泽滩涂地,初名烂泥环。在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年)先有揭姓人家迁此,继有李永元、李永庆、黄色正从紫金迁来,三姓人家披荆斩棘,将该地改造成良田,年年丰收,且村前耕地下蕴藏有泥炭土和锡矿,村民认为有紫气东来,故道光元年(1821年)改称紫坭环,沿用至今。聚落在大尖山南麓,呈环状分布,旧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

有51户,202人。耕地231亩,主产稻谷和花生,次为蔬菜、薯类。是历史以来石鼓的经济、文化中心,建有商店、学校、信用社、小食店等。清代所修的"康公庙"也建于此,此庙解放后被拆除。因新镇址建设需要,1993年全部耕地被征用,用于建设变电站、工业区、商业街及马石公路。城桂公路经过村南,村西有马石公路相接。

瓦窑村

瓦窑在镇政府南偏西2.2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25户,88人。清末民初,隆都李启辉、梁顺合到此建窑烧砖瓦,后在此定居,村因此得名。1964年,因避山洪,部分村民迁往北坑口的东西两段,建平房居住,仍用原村名。聚落在大尖山南偏西,微弓型线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88亩,主产稻谷和花生,次为蔬菜和红薯。山上遍长松木,地下有陶土。长沙公路经过该村。村内办有刘汉培大型腐竹厂,所制作的"山水腐竹"远近闻名。村民黄成孚擅长打石,是著名的石匠。

南边埔在镇政府西偏南3.2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32户,121人。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刘姓从隆都溪角迁此,建村于南台山北麓边缘的土坡上,故名。后有杜姓从张家边迁来,李姓从邻村信地迁入,张姓从邻村张屋排迁入。聚落呈微弓形线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131亩,主产稻谷和花生,次为蔬菜、红薯,山上遍长松树,地下有陶土。红旗河流经村边,隔河接马石公路。因交通不便,1995年后,村民陆续搬迁到北坑口上段聚居,仅剩几户在原村居住。

河背村

河背在镇政府西偏南约2.6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22户,66人。清乾隆年间,邻村汛地李姓迁此。因地处红旗河南岸,俗称"河南"为"河背",村因此得名。聚落在南台北偏东麓,呈线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119亩,主产稻谷和花生,次产蔬菜和红薯。山上遍长松树,河岸长满翠竹,地下有陶土,旧河道有大量的河沙,1980年曾开办过沙场。有村道接马石公路。是知名华侨李剑的故乡。

寿星塘村

寿星塘在镇政府西偏南1.8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63户,244人。南宋有黄姓人居此。因村旁有一污水凼,常发臭气,称臭青塘,村因而得名。清康煕年间(1662~1722年),又有紫金叶维实迁来居住。因村名不雅,且村北有寿星塘山,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改称今名。聚落呈微弓形线状分布。旧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新建筑为混合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的小洋房。耕地210亩,主产稻谷和花生,次为蔬菜与红薯。山长松树,地下有陶土,旧河道有大量河沙,曾开办过沙场。马石公路经村南。村北寿星塘山有宋端宗疑冢5座,仍留部分遗迹。

汛地村

汛地(又名信地下)在镇政府南偏西约1.3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66户,284人。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李安元之三子(祥震、祥麟、祥凤)从五华县迁此。清朝曾派兵在此驻防,而且当年河道向村前流经,有专人负责 "防汛",当山洪暴发时响锣通知村民疏散,故称汛地,村又建于山下,也称汛地下,1981年易为今名。村内原为纯一李姓,后有廖姓迁到村侧立村,称廖屋,属汛地村;尚有几家李姓人从汛地搬迁到"盼铺";又有张姓从紫金迁到梅花坑居住,同属汛地管理。汛地聚落在城桂公路石鼓段西侧呈块状分布。旧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大多数已拆建为钢筋混凝土楼房。村中有尖山等多间小食店,三鹿庄食府在村后,村南曾哥潭曾开发为旅游度假区;村东地豆岗,是石鼓林业基地,现已辟为果场。山上还有大量的花岗岩石。耕地336亩,主产稻谷,次为花生。1992年建设新镇址需要,土地被征用,村民洗脚上田,从事其他职业。村旁建有打磨厂、调味厂等。村内李氏祠堂,初建于明崇祯年间,于清道光年间(1849年)重修扩建为两进三间,主体建筑为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构梁架,面积约150多平方米,内墙上部画有古代人物的彩墨画,是石鼓一带规模较大的祠堂,现仍保存完好。该村李亚盼,是石鼓最早经商的商人,村民把其经营的小商店称为"盼铺"。

沙井头村

沙井头在镇政府西南约1.9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26户,99人。清康煕二十年(1681年)陈姓从紫金迁入居住,康煕二十六年(1687年)何姓四兄弟从紫金先到南坑底沙梨园居住,后迁此村,之后,还有詹姓从河源迁入,李姓从邻村汛地迁入。相传,当时村中有口沙底水井,村因而得名。因靠山边不便,1964年起,村民逐步向马家山南麓拓展(现居住地),修建民宅居住,但仍用原村名。聚落呈块状分布。旧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新建筑多为混合结构楼房。耕地77亩,主产稻谷和花生,次为蔬菜和薯类,1993年耕地全部被征用。地下有锡矿,山上有花岗岩石,办有石场,村后荒山开辟有果园80亩。有村道连接马石公路。

杨桃山村

杨桃山在镇政府南偏西1.2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9户,48人。清康煕二十六年(1687年)何姓从南坑底沙梨园迁此建村。据传,当时村后山上盛长杨桃树,村因此得名。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68亩,主产稻谷和花生,次为蔬菜与薯类。地下蕴藏大量陶土。有村道连接马石公路。

张屋排村

张屋排在镇政府南偏西2.1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40户,125人。清初紫金胡姓人迁此,建村于香炉峰下(现称长洲黄山),村侧有一庵堂(解放前已废),称香炉庵。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又有张姓从紫金迁入,在河东建屋成排,初称香炉庵村。清末民初,张、何两姓以西坑河为界分成两村,河东以张姓人多而命名为张屋排。聚落河东呈线状分布。旧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新建筑为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耕地152亩,主产稻谷和花生,次为蔬菜和薯类。1993年耕地全部被征用。地下蕴藏陶土。该村是中山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村庄,抗战时期,共产党曾在此建立秘密交通站,游击队经常在张氏祠堂驻扎。解放后,张氏祠堂为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完好。有村道连接马石公路。

何屋排村

何屋排在镇政府南偏西2.3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9户,41人。清康煕二十六年(1687年),何姓兄弟从南坑底沙梨园迁到西坑河西岸建房成排,与张姓隔河相望,初称香炉庵。清末民初,以姓氏命名为何屋排。聚落西坑河西岸呈线状分布。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64亩,主产稻谷和花生,次为蔬菜和薯类。村侧耕地下蕴藏大量白色陶土。1993年,耕地大部分被征用,村民多外迁建房居住。是中山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村庄,抗战时期,抗日游击队常驻该村。有村道连接马石公路。

坑尾村

坑尾在镇政府南偏西2.9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7户,28人。清康煕二十六年(1687年)紫金何姓四兄弟从南坑底沙梨园迁此居住。建村在山谷的尽头,村因而得名。聚落在黄屋山下,呈线形分布,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41亩,地下蕴藏陶土,主产稻谷和花生,次产蔬菜和薯类。1993年,耕地被征用,全村6户人家搬迁到市内各地居住,旧房闲置。交通不便,只有泥土村道连接马石公路。

三家村

三家村在镇政府南偏西2.6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5户,15人。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邻村汛地李姓3户在此建村。村后猪门兜山蜿蜒而下(又称蜈蚣地),状若蟠龙,原称小龙岗,又因建村时,仅有三户人家,俗称三家村。聚落呈线状分布,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36亩,主产稻谷和花生,次为蔬菜和薯类,地下蕴藏陶土。1993年,全部耕地被征用,全村外迁建房居住,旧房闲置。交通不便,只有狭窄小道连接马石公路。

西坑村

西坑在镇政府南偏西3.3公里处,属龙石村委会石鼓经联社。20户,84人。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李清安携同家眷从邻村汛地迁此建村,开垦村前山坡地以作耕种之梯田。由于建村于香炉庵谷地的西边,因而名为西坑。聚落呈线形分布。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各半,村内曾建有4座碉楼,其中1座于1943年被日寇放火焚毁,现仍有3座保存完好。耕地143亩,主产稻谷和花生,次为蔬菜和薯类。村内办有猪场。1993年,耕地被征用,部分村民搬迁外出建房居住。地下有陶土。村内原盛长荷树、樟树和榕树,于1958年被砍作大炼钢铁用。村东有狭窄泥土村道接马石公路。

经济资源

工业立镇初成规模。多年来建成各类企业数百家,形成了丝织、矿泉水、五金、家私、电子产品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骨干企业有威斯达电器制造(中山)公司;嘉灵开关(中山)制造公司;立达金属制品公司;健威五金厂;富山清泉饮料公司;中兴丝织系统等。

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高。主产稻谷、蔬菜、水果、家禽等。有耕地6000多亩,果园4000多亩,鱼塘670亩,万只鸡场12个,千头猪场2个,千对鸽场2个,以及珍稀动物养殖场1个。山地资源丰富的五桂山镇,有发展农、林、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旅游资源丰富。镇内88平方公里的山地,林木莽莽,溪水长流,文物丰富,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空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规划为重点旅游开发区。"五桂雄峰"是中山十景之一;珠江抗日纵队司令部(古氏宗祠)旧址,是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五桂山逍遥谷、翠竹林漂流乐园、中国养蜂博物馆等主要景点,全年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旅游业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交通状况

城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几年,重规划,抓建设,镇府所在地已具城区雏形。镇区内有110千伏变电站;有功能齐全的电信支局、邮政支局;有日供水量4万立方米供水系统;有商业服务街等,基础设施完善。此外,已经建成的行政区、住宅区、工业区、医院、学校、集贸市场、文化活动场地规划合理,初成规模。交通发达,北接城区、南达珠海、纵贯全镇的城桂公路,连接105国道南区段和城桂公路石鼓段的马石路,以及在建的观光旅游公路--翠山路,构成了完善的交通网络。东距中山港、南距澳门、西距江门市等地,车程都在半个小时以内。

五桂山镇以毗邻中心城区的优越位置,以中山唯一山区镇的优美风光,以"一站式"优质服务,诚招天下客商,共创美好明天。

旅游开发

五桂山区旅游资源丰富,被广东省及中山市人民政府规划为重点旅游开发区。现时镇内有88平方公里的山地,区内的"五桂雄峰"是中山十景之一:

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珠江抗日纵队司令部(古氏宗祠)旧址

其他景点

五桂山逍遥谷

翠竹林漂流乐园

中国养蜂博物馆

龙珠茶山

聚华园

中国养蜂博物馆

中国养蜂博物馆

中国养蜂学会蜜蜂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五桂山风景区秀丽湖山庄。它是由我国蜂业最高学术机构--中国养蜂学会策划筹办,广东省养蜂学会协办,中山市银兴蜂业有限公司主办,颇具规模的生态科普基地。 蜜蜂由于具有严密的社会性群体结构和高度发达的生物本能而引起人们的浓厚的兴趣,成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同时,蜜蜂作为自然界最主要的授粉昆虫,不但是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且在现代农业中仍是不可替代的作物授粉者。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普遍重视。我国蜜蜂资源丰富,有着悠久的养蜂历史,不但拥有丰富的养蜂资源,而且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蜜蜂文化。

中国养蜂博物馆

中山市银兴蜂业有限公司为了发扬光大我国精彩纷呈的蜜蜂文化,经过多年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并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投入巨资在五桂山秀丽湖山庄建成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中国养蜂学会蜜蜂博物馆。之所以选址在五桂山秀丽湖山庄是因为它位于五桂山麓,秀丽湖畔。千峰竟秀,万壑流泉,山水相连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为蜜蜂提供了定居的好地方。四面群山生长着的几十种植物长期轮番开花,为蜜蜂提供了丰富的蜜粉源。正是这样一个有利于蜜蜂采蜜、繁殖的宝地引来了中国独一无二的蜜蜂博物馆。 蜜蜂博物馆展出的主要是养蜂史、少数民族养蜂、养蜂机具、养蜂科技成果、蜜蜂与蜜源植物资源、古代养蜂、现代养蜂、各种蜂产品的功能等几方面,通过各种图片、实物、标本等手段,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介绍了源远流长的养蜂发展历史、蜜蜂生物学、生态学知识、现代养蜂科技和养蜂业的发展成就,独具匠心的设计把蜜蜂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