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郎救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五郎救弟》,粵劇《五郎救弟》傳統劇。屬「大排場十八本」之一。
劇目介紹
楊六郎奉母命往北番盜得亡父楊令公骸骨後,被番兵發覺,追至五台山寺,遇失散多年已削髮出家的五兄楊五郎。兄弟共訴國難家仇。番兵追到,五郎殺退敵兵,護送六郎下山。
粵劇《五郎救弟》是二花面的應工戲。清末民初曾由祝華年班演出,東生主演。1954年珠江粵劇團的演出本,由羅品超、少崑崙、莫志勤整理,羅品超、文覺非主演。該劇還有蔣少斌、許少康、李名揚發掘,洪高明的校勘本,改名《五台會兄》。1956年曾由南寧市粵劇團演出,李名揚、黃少全主演。是南寧本地戲班常演劇目。劇本刊入《廣西戲曲傳統劇目匯編》第五十一冊。此外還有老天壽、郭式雄記錄,傅煒生的整理本,刊入1957年《粵劇傳統劇目叢刊》第七集。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戲劇的一個獨特稱謂。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1]」、「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戲曲最顯著、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音樂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音樂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語言,如:四川的川劇、浙江的越劇、廣東的粵劇、河南的豫劇、陝西的秦腔、山東的呂劇[2]、福建的閩劇、湖北的漢劇、河北的評劇、江蘇的崑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