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亚方尊(亚方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亚方尊(亚方尊)中国商代晚期青铜酒器。清宫旧物,现存有相同一对,一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较完好;一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圈足部有残损。[1]

[]

刻录铭文

口内侧铸铭文2行9字:

酗亚者垢以

大子尊彝。

酗亚族祭祀诸位王后和太子的宝器。

文物出处

尊是盛酒器,流行于商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方尊传世较少。传世的亚酗器有50件上下,器型不一,有方簋、方尊、方罍、方爵和兕觥等,仅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15件。70年代在山东益都苏埠屯出土了几件带有亚酗铭文的青铜器,从挖掘的墓穴来看,规模都不小,其中一座还是有四个墓道的大墓。加上众多的带有亚酗铭记的器物,说明它们所代表的可能是一个大族。再从本器铭文看,能祭祀诸王后和太子的,也不会是一般的部族。此外,早年间苏埠屯还曾出土过一些“亚酗器”,也有学者就此推测苏埠屯是酗亚族的墓葬区。

名词解释

夔纹: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

文物规格

亚方尊(yàfāngzūn),高45.5cm,宽38cm,口径33.6×33.4cm,重21.5kg。

亚方尊 - 外形特征 尊方形,侈口,宽折肩,高圈足。肩上四角各饰一象首,象首间夹饰兽头,颈、腹、足均饰八条棱脊。肩中部有四双角分叉龙首。兽面纹和夔纹是其主体纹饰,以雷纹作地。腹部与圈足有曲折角型大兽面纹,圈足曲折角雕成龙形。器四隅及每壁中心线皆设有棱脊,上端侈出器口,形象庄严。酗亚方尊是采用分铸法浇铸而成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