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分界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亚欧分界线 |
类型: |
亚欧分界线,大洲边界线是指用带有一些显著特征性的地理地貌,如山脉、河流、海峡、地峡(运河)等来划分出地球各大洲、大洋的界限,并区分出 地球有五大洲、四大洋(一说七大洲、四大洋)的专指名词。[1]
基本信息
从古至今都有人认为欧亚大陆本为一体,不必人为地分成两个洲,而可以统称为欧亚洲。由于欧亚大陆本身太大,更主要的是两边有着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这种主张从没得到过太多的支持。欧亚两洲的分界线一直存在,但分界线的位置一直在变化。
在古埃及人、腓尼基人和亚述人的时代,附近的文明社会都在南方,地理眼界中止于地中海,欧亚大陆只意味着一片无边的蛮荒之地,不可能存在地理学意义的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划分与界定。但欧罗巴和亚细亚这两个词已出现,意思为日落之地和日出之地。这些文明社会从自己的地理位置上观察,日落之地和日出之地一定在欧亚大陆的某处。于是欧罗巴和亚细亚这两个词只代表模糊的地理方位。
在希腊人的时代,地理眼界从地中海扩大到黑海,向东延伸至印度河。这时,第一次有了地理学划分:希腊人以自己的地理位置为中心,东面的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和高加索山脉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包含了海洋、海峡和山脉,除高加索山脉以外,少有争议和变化,沿用至今,成为欧亚两洲的南部分界线。此时欧罗巴和亚细亚这两个词也开始代表地理区域,不过欧罗巴主要指阿尔卑斯山和多瑙河以南的地中海沿岸地区,亚细亚主要指分界线以南地区。欧亚大陆的北部地区不在希腊人的地理眼界之内,一片无边的蛮荒之地不存在划分与界定。
在罗马人的时代,罗马帝国的扩张,加大了罗马人的地理眼界,罗马人较完整地认识了欧亚大陆的西部。希腊人划定的分界线得以向北延伸,在黑海以北的陆地,以亚速海和顿河为分界线。
在罗马人时代之后的中世纪,欧洲地区诸侯林立,混战不断,大国气象不复存在,无人再去关心欧亚两洲的分界线,也就主要沿用罗马人的划分。
从16世纪开始,除南部分界线以外,其余的分界线不断变化。先是黑海、顿河与白海一线,中部为奥卡河与北德维纳河。其后是里海、伏尔加河与伯朝拉河一线。然后是里海、伏尔加河与鄂毕河一线。最后才是乌拉尔山与乌拉尔河和里海一线。这是因为俄罗斯的原因。16世纪俄罗斯开始崛起,大面积扩张领土,而这时欧洲并不认为俄罗斯是欧洲的一员,俄罗斯划归亚洲,俄罗斯西界成为分界线。18世纪时俄罗斯逐渐被欧洲接纳,又以俄罗斯东界为分界线。俄罗斯不断扩张,分界线也不断变化。但俄罗斯后来扩张到了东方,分界线不能这样划定了。
俄国彼得大帝时期,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塔季晓夫(1686—1750年)主张以乌拉尔山脉为东部分界线,他发现山脉两侧地区的动植物有许多显著的不同。18世纪后半叶,这一主张被普遍接受。这时东南部分界线为伏尔加河和顿河的不同河段。19世纪中叶,人们又把发源于乌拉尔山脉的乌拉尔河和里海作为东南部分界线,并且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