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举办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举办时间: 2019年5月15日 至 5月22日

举办地点: 中国北京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继博鳌亚洲论坛之后,中国主要面向亚洲搭建的又一重要对话合作机制。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5月15日晚,亚洲文化嘉年华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致辞。

此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旨在传承弘扬亚洲和世界各国璀璨辉煌的文明成果,搭建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增强亚洲文化自信,促进亚洲协作互信,凝聚亚洲发展共识,激发亚洲创新活力,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精神支撑。[1]

会议背景

2015年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在海南省博鳌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说:中方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加强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和媒体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让亚洲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让地区发展合作更加活力四射。

会议准备

信息发布

2019年4月2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官方网站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标志(Logo)发布。

2019年5月9日,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主任徐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于5月15日在北京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出席有关活动。柬埔寨、希腊、新加坡、斯里兰卡、亚美尼亚等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蒙古国领导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将出席大会,亚洲47个国家以及域外其他国家的代表将参加相关活动。

2019年5月13日至16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新闻中心运行。

志愿服务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共招募3700名志愿者,其中2700名为参加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志愿服务的"老志愿者",1000名为专项招募的亚洲文化嘉年华及巡游、美食节活动志愿者。志愿者们在281个岗位上提供志愿服务,服务内容涉及会务、礼宾、翻译、新闻宣传、交通保障、治安保障和活动保障七大类。服务地点主要为国家会议中心、国家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奥林匹克中心区等七大区域。

会议成果

成果综述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广泛凝聚各方共识基础上,发布会议共识文件。同时,参加大会的中外机构签署一系列多边、双边倡议和协议,发布一批重大项目成果和研究报告,形成了一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务实举措和合作成果,共4大类26项。

一是发布《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亚洲先辈们共同创造了璀璨的文明成果,亚洲人民应当树立起高度的文明自信,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的辉煌。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各国文明加强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新平台。不同文明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包容互鉴,以多样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和谐共生超越文明冲突,以交融共享超越文明隔阂,以繁荣共进超越文明固化。亚洲和国际社会应以本次大会为新的起点,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合作,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社会、民意基础。

二是发起多边、双边合作倡议。中国将联合亚洲国家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和亚洲旅游促进计划。中国社科院会同有关国家智库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智库伙伴关系"计划。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起"增强年轻一代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行动倡议",共同打造"文化包容性国民教育基地"。广州市与亚洲各国驻穗领馆共同发起成立共建亚洲美食节主宾国联动机制,共同发布成立"亚洲美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倡议。

三是签署多边、双边合作文件。中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资助计划信托基金协议》。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和阿根廷共和国联邦公共传媒管理总局,分别签署《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关于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阿根廷共和国联邦公共传媒管理总局影视节目互播授权合作协议》。中国社科院与相关合作方签署《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建设智库伙伴关系》意向书。成都市与"一带一路"东南亚非政府组织联盟等签署《亚洲美食文化联盟战略合作协议》。

四是发布项目成果和研究报告。中国外文局发布《中国关键词:治国理政篇》多语种版、《亚洲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评估报告》(中英文)和《亚洲主要文明相互认知度调查报告》。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亚洲旅游合作发展报告》。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亚洲网络视听传播政策对话与合作成果发布会"配套活动成果;举行中外合拍成果发布仪式,共发布20部中外合拍的纪录片、电视剧和动画片。中国社科院发布《"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挑战与未来--中外联合研究报告(英文版)》新书,发布《亚洲文明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研究报告。中国社科院会同有关国家智库开展首批多边联合研究项目,包括亚洲文明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与亚洲文明共同体建设等课题研究。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研究项目。

主要亮点

第一,紧扣大会主题、回应"时代之问"。此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大会紧紧围绕这个主题,顺应当前合作发展大势,承载各国人民对文明交流的愿望,就亚洲文明多样性和各文明之间交流互鉴进行深入研讨,以进一步探寻文明交流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进一步架构沟通各国人民民心相通的桥梁。

第二,体现兼收并蓄、共同进步的文明理念。大会立足亚洲、面向世界,覆盖了亚洲的各个国家,又向世界各文明开放。这次大会邀请亚洲47个国家的代表与会,实现了对亚洲国家的全覆盖,这些代表既有来自文学、艺术、影视、文物等各个领域有影响的名家学者,还有包括智库、媒体、青年等不同界别的代表参会。大会还邀请了域外其他国家的代表参会,为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搭建了一个平台。

第三,展现丰富多彩、和谐相处的文明多样性。大会包括开幕式、平行分论坛、亚洲文化嘉年华、亚洲文明周活动这四大板块,涉及到相关的活动将达110多项,充分展示亚洲文明的多彩魅力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展示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交流交融。

第四,突出公众广泛参与的办会原则。始终坚持惠民导向,注重吸引公众更多参与,努力增强公众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亚洲文化嘉年华和亚洲文明周系列活动推出多场公益讲座、广场演出和低票价的展演展览、电影场次,以满足公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