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亚瑟·阿斯金」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1 個標籤清空)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1 個標籤回退)
 
行 1: 行 1:
 +
{{Infobox person 
 +
| 姓名    = [[亚瑟·阿斯金]] 
 +
| 外文名    =  Arthur Ashkin
 +
| 图像    = 
 +
[[File:亚瑟·阿斯金.jpg|缩略图|center|[http://dingyue.nosdn.127.net/PKacJQLQq4z2ixYBQeT8BC1sT2jXdfZw5dcIIw1zGwZNx1538544530465.jpg 原图链接]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T6QRI1405450EPS.html 来自网易]]]
 +
| 图像说明 =   亚瑟·阿斯金 |center
 +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22|09|02}} 
 +
| 出生地点 =   纽约布鲁克林
 +
| 逝世日期 =
 +
| 国籍    =   美国
 +
| 别名    = 
 +
| 职业    =   科学家
 +
| 主要成就 =   发明“光镊”,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亚瑟·阿斯金</big>'''('''Arthur Ashkin'''),中文名:阿瑟·阿什金,1922年出生,[[美国]][[科学家]]。2018年10月2日,2018年[[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阿瑟·阿什金、[[杰哈·莫罗]]和[[唐娜·斯特里克兰]]共同获奖,以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ref>[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97925 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美法加三名科学家因激光物理获奖] 澎湃</ref>。 
  
 +
==个人简历 ==
 +
<p style="text-indent:2em;">阿瑟·阿什金1922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并在那里长大。
 +
<p style="text-indent:2em;">阿瑟·阿什金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也是哥伦比亚辐射实验室的技术人员,负责为美国军用雷达系统制造 磁控管。虽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二年级被选中,但他的状态改为入伍,并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工作。
 +
 +
<p style="text-indent:2em;">阿瑟·阿什金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了物理学位课程,然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他在那里学习核物理。这是在[[]]曼哈顿计划时代,Ashkin的兄弟Julius Ashkin成功地参与其中。
 +
 +
<p style="text-indent:2em;">他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然后在Sidney Millman的要求和推荐下前往贝尔实验室工作。此前,米尔曼先生是阿什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主管。在1960年至1961年的贝尔实验室,Ashkin开始在微波领域工作,然后转向激光研究。他当时的研究和发表文章涉及非线性光学,光纤,参量振荡器和参量放大器。此外,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贝尔实验室,他的共同发现者光折变效应的压电晶体。
 +
 +
== 获得荣誉 ==
 +
<p style="text-indent:2em;">阿瑟·阿什金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了用激光操纵微粒的工作,这导致了1986年光学镊子的发明。他还开创了光学俘获过程,最终用于操纵原子,分子和生物细胞。
 +
 +
<p style="text-indent:2em;">阿瑟·阿什金被认为是激光辐射压力之父,他在这一领域的工作包括光学俘获和用光学梯度力操纵微小介电粒子。他将这些研究延伸应用到细菌、病毒和细胞上。用激光使物体保持一定位置的技术被称为光学镊子(optical tweezers),阿什金利用这一技术探索了细胞内部,调整其内部结构,并为理解人体正常和疾病状态提供了新的思路。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技术也被延伸应用到基础科学领域,例如在原子蒸汽中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
[[File:亚瑟·阿斯金1.jpg|缩略图|right|[http://d.ifengimg.com/w640_q75/e0.ifengimg.com/07/2018/1218/A72CEAA2CC8BA727013443078425F267C44E0694_size72_w795_h600.jpeg 原图链接]  [http://wemedia.ifeng.com/93613585/wemedia.shtml 来自凤凰网]]]
 +
<p style="text-indent:2em;">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期间,阿瑟·阿什金研究微波、非线形光学和光学俘获。他和同事最先观察到了连续波段激光的谐波震荡、参量放大,并发现了光折变效应,开创了光学纤维中的非线性光学领域。
 +
<p style="text-indent:2em;">2018年10月2日,2018年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阿瑟·阿什金、[[热拉尔·穆鲁]]和[[唐娜·斯特里克兰]]共同获奖,以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
 +
<p style="text-indent:2em;">阿瑟·阿什金的获奖理由:光学镊子的开发及其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
 +
<p style="text-indent:2em;">阿瑟·阿什金获得金质奖章、证书,并与同为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和[[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共享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96万元)的奖金,阿瑟·阿什金得到了奖金的二分之一,即450万[[瑞典]]克朗。
 +
 +
==相關影片==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AGOArzsEmQ
 +
|alignment=left
 +
|dimensions=640
 +
|container=frame
 +
|description= Arthur Ashkin: Nobel Lecture in Physics 2018
 +
}}
 +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58pd2ycKQ
 +
|alignment=left
 +
|dimensions=640
 +
|container=frame
 +
|description= “The 2018 Nobel Lecture in Physics: Optical Tweezers, ”Arthur Ashkin, Bell Laboratories, emeritus
 +
}}
 +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9MZN2-iSds
 +
|alignment=left
 +
|dimensions=640
 +
|container=frame
 +
|description=Arthur Ashkin Nobel Prize Commemoration at Bell Labs
 +
}}
 +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atdJmegjXc
 +
|alignment=left
 +
|dimensions=640
 +
|container=frame
 +
|description= “When I described catching living things with light people said, 'Don’t exaggerate Ashkin'.”
 +
}}
 +
 +
{{clear}}
 +
== 参考资料 ==
 +
{{Reflist}}
 +
[[Category:科學家]]
 +
[[Category: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
[[Category:物理學家]]
 +
[[Category:美國人]]

於 2022年8月25日 (四) 09:41 的最新修訂

亞瑟·阿斯金
亞瑟·阿斯金
原文名 Arthur Ashkin
出生 (1922-09-02) 1922年9月2日(101歲)
紐約布魯克林
國籍 美國
職業 科學家

亞瑟·阿斯金Arthur Ashkin),中文名:阿瑟·阿什金,1922年出生,美國科學家。2018年10月2日,2018年諾貝爾獎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阿瑟·阿什金、傑哈·莫羅唐娜·斯特里克蘭共同獲獎,以表彰他們「在激光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1]。 

個人簡歷

阿瑟·阿什金1922年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並在那裡長大。

阿瑟·阿什金曾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也是哥倫比亞輻射實驗室的技術人員,負責為美國軍用雷達系統製造 磁控管。雖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二年級被選中,但他的狀態改為入伍,並繼續在哥倫比亞大學實驗室工作。

阿瑟·阿什金在哥倫比亞大學完成了物理學位課程,然後就讀於康奈爾大學。他在那裡學習核物理。這是在[[]]曼哈頓計劃時代,Ashkin的兄弟Julius Ashkin成功地參與其中。

他在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然後在Sidney Millman的要求和推薦下前往貝爾實驗室工作。此前,米爾曼先生是阿什金在哥倫比亞大學的主管。在1960年至1961年的貝爾實驗室,Ashkin開始在微波領域工作,然後轉向激光研究。他當時的研究和發表文章涉及非線性光學,光纖,參量振盪器和參量放大器。此外,在20世紀60年代期間,貝爾實驗室,他的共同發現者光折變效應的壓電晶體。

獲得榮譽

阿瑟·阿什金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了用激光操縱微粒的工作,這導致了1986年光學鑷子的發明。他還開創了光學俘獲過程,最終用於操縱原子,分子和生物細胞。

阿瑟·阿什金被認為是激光輻射壓力之父,他在這一領域的工作包括光學俘獲和用光學梯度力操縱微小介電粒子。他將這些研究延伸應用到細菌、病毒和細胞上。用激光使物體保持一定位置的技術被稱為光學鑷子(optical tweezers),阿什金利用這一技術探索了細胞內部,調整其內部結構,並為理解人體正常和疾病狀態提供了新的思路。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技術也被延伸應用到基礎科學領域,例如在原子蒸汽中實現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在貝爾實驗室工作期間,阿瑟·阿什金研究微波、非線形光學和光學俘獲。他和同事最先觀察到了連續波段激光的諧波震盪、參量放大,並發現了光折變效應,開創了光學纖維中的非線性光學領域。

2018年10月2日,2018年諾貝爾獎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阿瑟·阿什金、熱拉爾·穆魯唐娜·斯特里克蘭共同獲獎,以表彰他們「在激光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阿瑟·阿什金的獲獎理由:光學鑷子的開發及其在生物系統中的應用。

阿瑟·阿什金獲得金質獎章、證書,並與同為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的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里克蘭共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96萬元)的獎金,阿瑟·阿什金得到了獎金的二分之一,即450萬瑞典克朗。

相關影片

Arthur Ashkin: Nobel Lecture in Physics 2018
「The 2018 Nobel Lecture in Physics: Optical Tweezers, 」Arthur Ashkin, Bell Laboratories, emeritus
Arthur Ashkin Nobel Prize Commemoration at Bell Labs
「When I described catching living things with light people said, 'Don』t exaggerate Ashkin'.」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