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亚音速

增加 5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T010e936ad596ed02ac.png|缩略图|300px|右|[https://p1.ssl.qhimg.com/t010e936ad596ed02ac.png]原图链接]]
所谓亚音速就是物体运动速度低于340米/秒(三分之一千米/秒),也就是运动速度小于音速。
要知道亚音速,首先要知道 [[ 音速 ]] 。音速就是声音的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每秒钟340米。 [[ 标准速度 ]] 是在15℃(气温)的 [[ 海平面 ]] 测试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在水中或其他介质中速度不同)。
== 超音速 ==
就是每秒钟的运行速度高于340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米/秒,又等于1 [[ 马赫 ]] 。如果 [[ 超音速飞机 ]] 的飞行速度是2.5马赫,那就是340米/秒乘以2.5等于850米/秒.
=== 空气中的音速 ===
空气中的音速受空气 [[ 密度 ]] 等因素影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秒钟340米,一般是要小于340米的。
== 应用 ==
亚音速飞行对飞行器飞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纵然超音速飞行是对 [[ 飞行器 ]] 性能的重要要求,但在超音速飞行器中亚音速巡航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 超音速客机 ]] 只有协和超音速客机及俄罗斯图-144,其它客机均为亚音速飞机,由此可见亚音速飞行对于飞行器的重要性。
相较于超音速飞行,亚音速飞行具有省油、噪音小及对飞行器结构强度要求小等特点。在研究飞机的运动规律时,通常也把低于临界速度的飞行速度称为亚音速,实际指0.6~0.8倍音速以下速度,此时,流过飞机表面各点的局部气流速度都低于各该点的音速。
[[ 飞行器 ]] 在作亚音速飞行时无激波产生,这时影响其空气动力特性的主要因素是粘性和 [[ 气流分离 ]] 。当马赫数大于 0.3时,必须考虑空气压缩性的影响,在M=0.3~0.8的飞行区内, [[ 雷诺数 ]] 和马赫数都影响飞机的 [[ 空气动力 ]] 特性,因此需要作压缩性修正。飞机作小迎角飞行时,表面摩擦阻力是飞机阻力的主要部分,为了减小阻力,希望翼面上的气流保持层流流动。作大迎角飞行时,则要求 [[ 延迟 ]] 气流的分离和防止失速。亚音速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一般以临界马赫数(飞机表面最大流速达到当地音速的来流M数)为限。对飞机性能的主要要求是升阻比大,最大升力系数高。在高亚音速(M=0.8~0.9)飞行时,降低最小阻力系数的要求就更加突出。超音速飞机进行亚音速飞行时,除某些动作受到性能限制外,主要是为了省油,并可用于起飞、爬升、巡航、待机、下滑返航、着陆、编队和某些特技飞行等。
== 计算方式 ==
马赫是表示速度的量词。一马赫即一倍音速(音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或是气体介质中传播,介质密度愈大,则音速愈快,所以马赫的大小不是固定的):马赫数小于1者为亚音速,马赫数大于5左右为超高音速;马赫数是飞行的速度和当时飞行的音速之比值,小于1表示比音速慢,同理,大于1是比音速快。
其中Ma为马赫数,V为飞行速度,a为飞行器所在位置的音速。故,当Ma<1时为亚音速。
3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