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交通心理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交通心理學是一個科技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交通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主要研究汽車駕駛員和行人在交通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規律和個性心理特徵。心理活動是指人的認識活動、情緒、意志等心理過程。個性心理特徵是指人的能力、性格方面的差異。駕駛員的活動是在人、車輛、道路、環境等相互作用的因素組成的複雜條件下進行的。

發展梗概

交通心理學起源於美國心理學教授Munsensterbug在1912年開展的道路駕駛員心理素質的測定。汽車運輸的發展,使道路上的車流密度越來越大,道路交通事故日益增多。為保證道路交通安全,需要對產生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對組成交通系統的各要素做具體研究。但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人們側重於對汽車和道路的研究。

20世紀50年代人們開始注意研究人的因素,主要研究駕駛員對交通標誌產生的視覺反應特性,研究駕駛員的適應性。直到60年代,美國、日本才對駕駛員的各種特性、在交通過程中的心理活動,以及行人特性和事故心理進行廣泛的研究。70年代還開始研究人與車輛的衝突、交通公害與兒童性格形成的關係等問題。

中國

我國交通心理學的起步雖然比較晚,但經過學者們的共同努力,在過去若干年中,這一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較大成績,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1)駕駛員的知覺和認知研究

對駕駛員的知覺和認知的研究是國內外交通心理學的主要研究部分,我國主要集中於知覺方面的研究,對記憶、注意等高級認知過程涉及還較少。

(2)駕駛員狀態研究

主要為壓力、疲勞、喚醒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研究。

(3)駕駛員個別差異研究

研究人格和生活方式因素對交通事故的影響。

(4)駕駛員評估研究和診斷研究

研究假設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適合做駕駛員,主要通過心理素質、駕駛適應性研究等對駕駛員進行評估和診斷。

(5)駕駛員訓練研究

交通心理學不但應為道路使用者提供理論根據,減少交通事故,而且還承擔訓練駕駛員的任務。

(6)道路設計研究

交通參與者如何感知道路環境,如何加工環境信息是道路環境設計的關鍵。因此道路環境設計不僅應當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而且必須考慮交通參與者的心理因素 。

研究內容編輯 播報

交通心理學一般研究以下問題:①駕駛員的視覺、聽覺、觸覺、平衡感覺、情緒、注意力、反應等特性及其與駕駛機能的關係。因為視覺可給駕駛員提供80%的交通信息,所以首先要定量地確定視力、視野、視差、視覺閾限、由暗處到亮處和由亮處到暗處的適應性、眩光等各項指標。並要研究駕駛員反應時間的長短與情況複雜程度、訓練情況、心理-生理狀態、疲勞影響等的關係。

②道路線形、坡度、道路設施、交通環境對駕駛員的心理作用。通過在各種路線上的行車試驗,總結出道路線形各元素之間、線形與環境之間相協調的規律,以指導道路線形設計。在道路設施,如道路照明、交通信號、交通標誌等方面,主要研究照明效果,標誌的大小、形狀、顏色、設置地點對駕駛員的心理作用。為了提高駕駛員的注意力,法國試驗將多發事故地點的路面塗成紅色,日本試驗在某些地點設立警察模型。交通環境單調會使駕駛員產生乏味的感覺,從而分散注意力,釀成事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研究設計能使駕駛員感到心曠神怡的交通環境,以減輕駕駛員的疲勞。

③酒精和藥物對駕駛員駕駛機能的影響,以及駕駛員體內酒精含量的檢查方法。

④駕駛員駕駛疲勞的規律、測定方法和指標。

⑤駕駛員對外界刺激的適應性的檢查方法與考核方法。

⑥人(主要指駕駛員)的因素造成的事故分析。

⑦汽車形狀、噴漆顏色、頭燈位置、安全設備等對駕駛員產生的心理效果。

⑧不同年齡和性別的騎自行車人在不同交通條件下產生的心理反應與行為的規律。

⑨行人過街時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行人肇事與本人年齡、性別、過街速度、過街地點及道路寬度的關係。

⑩交通宣傳方法及其效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