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京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京師漢語詞語) 京師(jīng shī)是一個漢語詞彙,系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稱,一般指國都首都[1]春秋公羊傳》曰:「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師者何?眾也。天子之居,必以眾大之辭言之。」 [2] 意為天子居住的地方規模很大,人口眾多,後世因以泛稱國都。此外,也用於指稱天子的軍隊等。 [3] 中文名 京師 拼 音 jīng shī 英 譯 capital (of a country) 釋 義帝王的都城 出 處 《詩·大雅·公劉》 注 音 ㄐㄧㄥ ㄕㄧ [4]

京師
圖片來自百度

目錄

1 引證解釋▪ 1、帝王的都城▪ 2、天子的軍隊▪ 3、朝廷.2 詞語引申.

引證解釋

1、帝王的都城 《公羊傳·桓公九年》:「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師者何?眾也。天子之居,必以眾大之辭言之。」先秦:《詩·大雅·公劉》:「京師之野,於時處處。」(此處京師為豳國之地名,在渭水北) [5]克鍾》銘文:「王在周康刺宮,王乎士舀召克,王親令克遹(yù)涇東至於京師,賜克田、車、馬乘。」(王國維等學者認為系指克從豳地至「京師」; [[6] - [7] ] 一說此處「京師」在豳地; 當代有洛陽當地報道稱系沿涇河至洛邑 [8] )《詩經·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以綏四國。(一般認為,此處京師指鎬京; [9] [10] 亦有觀點認為系指公劉在豳地所建之京師 )(孔穎達疏:「京師,王之所專,王若安之,則四方諸侯亦皆效王安之。」 [11] ) 《左傳·隱公六年》載:「冬,京師來告飢,公為之請糴(dí)於宋、衛、齊、鄭,禮也。」(此處京師指成周洛邑) 秦代: 《漢書·地理志》:本秦京師為內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12] 漢代: 《漢書·高后紀》:「時齊悼惠王子朱虛侯章在京師,以祿女為婦,知其謀,乃使人告兄齊王,令發兵西。」(此處京師指西漢長安) [13] 《後漢書·鄧禹傳》:「西河太守宗育遣子奉檄降,禹遣詣京師。」(此處京師指東漢洛陽) [[14] - [15] ] 三國: 曹植洛神賦》:「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此處京師指洛陽) 隋: 楊廣《還京師詩》:「東都禮儀舉,西京冠蓋歸。是月春之季,花柳相依依。」(標題中京師指大興城) 唐: 《舊唐書·地理志》:「京師:秦之咸陽,漢之長安也。隋開皇二年,自漢長安故城東南移二十里置新都,今京師是也。」(此處京師指長安) [16] 宋: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赴舉京師。」(此處京師指開封) 明: 《明史·地理志一》:「洪武元年八月建都,曰南京。十一年曰京師。「(此處京師指明洪武年間南京) [17] 《明史·地理志一》:」十九年正月改北京為京師。"(此處京師指北京) 清: 清·姚鼐《登泰山記》:「自京師乘風雪。」(此處京師指北京)《睢州志·浮香閣軼聞絕句·袁楚雄(袁可立孫)》:「清,吳逆亂作,往來荊楚京師數年,投牒歸。」 2、天子的軍隊 《左傳·莊公十一年》:「京師敗,曰王師敗績於某。」 [18] 3、朝廷 《史記·儒林列傳》:「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師始,由內及外。」

詞語引申

中國歷史上,許多政權的都城都稱「京」。以「京」稱都城始於周朝建立之初;同時,「京」與「師」常並稱「京師」。 [19] 就這一詞彙初起時所指的地理範圍及其內涵,學界存在不同說法。通行說法認為:「西周時期,京、京師,指的都是鎬。」 但亦有學者主張,在先周和西周時期, 「京師」僅是豳地公劉所都之地的專有地名,是對公劉之都邑的專稱,作為專有地名存在,並不具有後世之一般國都的含義,直至平王東遷、以京師指代成周洛邑之後,「京師」一詞才具有都城的含義。 [20] 也有文獻並指出京師與中國之間的聯繫,如《毛詩正義》有云:「中國,京師也。」 《詩集傳》亦收此說。 葛劍雄則就京師、中國的意涵及地理位置論述說:天子所住的「國」(京師)處於中心、中樞地位,遂被稱為「中國」;最初的「中國」只指周王所在的豐(在陝西長安縣西南灃河以西)和鎬(在陝西長安縣西北豐鎬村一帶)及其周圍地區。滅商以後,依據周人的習慣,將原來商的京師(殷,河南安陽市)一帶也算「中國」。 [21] 總而言之,關於「京」、「師」以及「都」的含義,各家說法頗多,但一般認為,周代的京、京師、都、等詞彙均指稱「王室居住地及中央政府所在地」。後來,「京」「師」「都」這方面的含義一直延續下來。中國帝制時代的最後的「京師」,是北京。北京在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國都,稱為薊;遼朝時成為南京,又稱燕京金世宗起到1217年為中都,元朝稱大都,明朝永樂帝起為北京順天府。至清軍入關之後也在北京定都,稱「京師」。辛亥革命後,順天府由京師改為首都北京,此後名稱、地位屢經變動,直至被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此外,「京師」一詞也影響到中華文化圈的其他國家,如越南阮朝亦將順化稱為京師。 [22]

參考資料

  1. [北京大學法學百科全書編委會 編;饒鑫賢 主編.北京大學法學百科全書·中國法律思想史||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律思想史||外國法制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399]
  2. |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09-02
  3. [陳濤 主編.古漢語常用詞詞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6]
  4. |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11
  5. |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8-30
  6. [楊現昌.《國史金石志稿》所錄西周克鍾銘文校釋[J].語文學刊,2012(16):24-25.]
  7. [王國維《觀堂集林》卷十八《克鍾克鼎跋》:觀克鍾、克鼎出土之地,並克鼎中錫土之事,克之疆域蓋遠矣。克器出於寶雞縣南之渭水南岸,殆克之所都,其地南鄰散氏,蓋古之井地也。然其他邑又遠在渭北,北至涇水,殆盡有豳國故地。鼎銘雲「錫女田於蹲原」,此即《公劉》所瞻之溥原也。鍾銘雲「王親命克通涇東至於京師」,豳在涇側,自豳至京師,自應循涇水而下,則涇水之旁當有克都,而其他都乃在渭南。《詩》稱「篤公劉,於豳斯館,涉渭為亂」,克之封地,乃與古公劉同矣。]
  8. | .洛陽日報,引用日期2020-03-09
  9. [劉松來著.詩經三百首詳註.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6:281-282]
  10. [遲文浚 主編.詩經百科辭典·下卷.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1652-1653]
  11. |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10-02
  12. |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10-02
  13. |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08-30
  14. |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08-30
  15. |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8-30
  16. |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09-07
  17. |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0-10-19
  18. |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08-31
  19. | .中國新聞網.2019-07-15,引用日期2021-10-02
  20. [中國古都學會編.中國古都研究 2016年 第1輯 總第30輯.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6:15-18]
  21. | .網易新聞.2009-06-25,引用日期2021-10-02
  22. [孫文范 編著.世界歷史地名辭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