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代郡

增加 19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代郡 ''' ,中国古郡名。 [[ 战国 ]] 时代赵国首设,今 [[ 河北 ]] 蔚县一带。 [[ 秦朝 ]] 四十八郡之一。 [[ 西汉 ]] 时属并州刺史部辖;东汉时属于 [[ 幽州刺史部 ]] 管辖。户五万六千七百七十一,口二十七万八千七百五十四。下领十八县: [[ 桑乾县 ]] 、道人县、当城县、高柳县、马城县、班氏县、延陵县、狋氏县、且如县、平邑县、阳原县、东安阳县、参合县、平舒县、代县、灵丘县、广昌县、卤城县。
曹魏、 [[ 西晋 ]] [[ 北魏 ]] [[ 北齐 ]] [[ 北周 ]] 沿之,辖区日益缩小。 [[ 隋文帝 ]] 时废郡,其属地划入 [[ 朔州 ]] ,“代郡”之名从此走入历史。
==战国至晋==
代地原本是代戎活动的区域,为代国。公元前475年,赵襄子使人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故代国灭,代郡始。战国时期属赵, [[ 赵武灵 ]] 王置代郡。
=== 秦朝时===
[[ 山西 ]] 阳高至河北蔚县一带,郡治代县(今河北省蔚县代王城)。
=== 西汉时===
(今河北省 [[ 蔚县 ]] 代王城),不久为代郡,郡治 [[ 桑乾县 ]] ,辖代、桑乾、道人、当城、高柳、马城、班氏,延陵,且如、平邑、阳原、东安阳、参合、平舒、灵丘、广昌、卤城等县。
=== 东汉时===
(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辖代、当城、平舒、桑干、北平邑、东安阳、马城、班氏、道人、灵丘、狋示等县。
=== 三国时===
辖代、平舒、当城、桑乾、 [[ 马城 镇|马城]] 等县。
=== 西晋时===
(今 [[ 河北省 ]] 蔚县代王城)。北魏改其为东代郡。
代郡 [[ 西汉 ]] 辖境相当今河北怀安、蔚县、尚义,山西阳高、 [[ 浑源 县|浑源]] 的洋河流域,以及内蒙古兴和县境。代郡的设置,为大同盆地及其周围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基础。
==北魏==
北魏拓跋猗卢代国代王“始封代土”,与春秋战国及西汉初期的代王封地有相承关系。从区域概念上界定“恒代”,就是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的朔州 [[ 黄河 ]] 以东和恒州地区。恒代区域的东面是 [[ 太行山脉 ]] ,南面到恒山山脉和 [[ 雁门山 ]] ,西至黄河,北达阴山,可谓山河险要,易守难攻,具有独特的 [[ 地理环境 ]] 和民风社俗。不仅是 [[ 拓跋魏 ]] 的肇基之地,也是拓跋氏政权攻取中原的根据地。 [[ 东魏 ]] 天平二年(535)置代郡,治所在平城(今山西 [[ 大同 市|大同]] )。辖平城、太平、武周、 [[永固县| 永固 ]] 等四县, [[ 北齐 ]] 时废。
35,70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