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任式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任式楠

来自 光明网 的图片

任式楠 (1936年10月 - ) 男,汉族 江苏省无锡市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江苏省无锡市

出生日期----1936年10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历史系

人物经历

1948年9月~1954年7月,无锡荣巷公益中学学习。

1954年9月~1959年8月,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门化(1958年7月改为考古专业)学习。大学本科毕业。

1959年8月起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5月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直至2010年10月退休。

专业: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

专业技术职务:历任研究实习员(1960年)、助理研究员(1979年)、副研究员(1986年1月)、研究员(1990年9月)。

工作简历

1960~1961年,参加历史所《中国史稿》、本所《新中国的考古收获》的编著工作。

1962~1964年,在本所山东工作队,在曲阜、邹县、滕县等地考古调查发掘。

1964~1972年,参加农村“四清”、劳动锻炼、“文革”运动、“五七”干校劳动。

1973~1975年,在本所山东工作队,在昌潍地区考古调查,发掘潍县鲁家口、胶县三里河遗址。

1977~1981年,参加《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的编著工作。

1980~1992年,任本所湖北工作队队长,主持发掘枝江关庙山、黄梅塞墩和陆墩遗址,在黄冈地区和武汉进行考古调查试掘。

1981~1985年,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编写组工作和担任特约编辑。

1994~1998年,组织、部署《中国考古学》九卷本的前期编著工作。

主要任职:

1985年7月~1993年,考古所原始社会考古研究室副主任。

1993年2月~1998年9月,考古研究所所长,兼任《考古学报》主编。

1999年1月~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1年7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作品

科研代表作

专著

《任式楠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黄梅塞墩》,文物出版社,2010年。

《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第一主编、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论文:

《中国史前整栋多间地面房屋建筑的发现及其意义》,《考古学集刊》第18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

《公元前5000年前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几项主要成就》,《考古》1995年1期。

《我国新石器时代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考古》2000年7期。

《中国史前城址考察》,《考古》1998年1期。

《中国史前农业的发生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第1辑,2005年;转载于云南《学术探索》(原附表未用)2005年6期。

《中国新石器时代纺织遗存的发现和研究》,《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50周年大会暨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论华南史前印纹白陶遗存》,《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1994年。

《中国史前铜器综论》,《中国史前考石学研究》,2003年。

《中国史前玉器类型初析》,《中国考古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年纪念》,1993年。

《长江黄河中下游新石器文化的交流》,《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1989年。

主要研究心得和体会:

[田野考古] 较长时期是在山东和湖北地区从事考古调查和发掘。曾先后在陕西华县泉护村(1958年9~12月)、河南安阳殷墟(1959年秋)、云南晋宁石寨山(1960年春)、山东曲阜西夏侯(1962年9月,1963年10~11月)、潍县鲁家口(1973年10~11月,1974年4~6月)、胶县三里河(1974年10~11月,1975年4~5月),湖北枝江关庙山(1980年)、黄梅塞墩(1986年12月~1987年1月,1987年10~12月,1988年11~12月)、黄梅陆墩(1987年3月)、枣阳雕龙碑(1990年10~11月)、香港大湾(1996年春)和东湾仔(1997年9~11月)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其中有的工作为本人主持或共同主持。田野考古是考古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本人长期坚持田野考古工作,并有机会积累了在北方和南方地区不同环境进行考古调查发掘的经验。 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分述如下。

泉护村遗址的发掘:这是一次大学毕业实习,对田野考古受到了较全面的培训,知晓了发掘软遗址的诸环节。负责工地的辅导老师是杨建芳。当时在遗址台地依断崖露头布方让我发掘,有幸发现了大房子F201,这也是我在发掘期间最主要的工作了。如今随着其他遗址同类完整房址的发现,可把泉护村F201归为一种房址新类型——五边形大型房址,而F201是这类房址的首次发现,且在仰韶文化中所处年代较早。50多年后,在2012年4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赠送的《北大考古九十年考古专业六十年老照片老讲义老笔记》影集中,选有学生所写的唯一一份发掘记录影印件,便是我写的“58HLF201等发掘记录”(原标题“1959年元君庙发掘记录”有误,实为“1958年泉护村发掘记录”)。考古发掘实习结束,1959年春,我和几名同班同学留在华县泉护村工地(其他同学均早已回北京),协助张忠培整理实物资料。期间于1959年4月,我与同学潘其风两人试掘了华县老官台遗址,仔细清理和做记录,当时就感觉出土陶片新颖,与我们认知的仰韶文化陶器并不一样,也向他人提及这次发现和直觉。后来学界逐步明确老官台遗存是早于仰韶文化的一种新文化。但自从华县考古调查报告发表的老官台试掘资料以来,惜未再见老官台遗址新资料予以充实。总之,我在华县考古实习受到了田野考古的基础性学习和实践,专业兴趣也由此倾向于新石器时代考古。

西夏侯遗址的发掘 :经两次发掘,主要遗迹有成人和儿童土坑墓30余座,以及墓地旁埋猪遗存。发掘报告初次提出以大汶口墓葬为代表包括西夏侯在内的一类遗存或可另加命名为大汶口文化,这进一步推动了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大汶口文化的确立。西夏侯的发掘,为大汶口文化的分期、葬俗等方面增添了有力新物证。首次从地层关系上,明确肯定了大汶口文化是早于(山东)龙山文化的,从而澄清了主要因偏向于非对称遗迹现象表面观察,以致对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早晚关系的模糊认识。合作成果有西夏侯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分刊于《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1986年第3期。 塞墩遗址的发掘:主要发现墓葬188座和埋放大件兽骨或兼放陶器的祭祀坑遗迹。首次揭示了许多木质葬具上部边缘敷抹黄胶泥或青膏泥的特殊做法,在我国史前时代尚属首例,葬式上流行单人仰直式的二次葬。主要依据塞墩新发现的大批典型资料,同时参照对比其他遗址的材料,由此提出可正式独立命名一种考古学文化——黄鳝嘴文化,塞墩遗址成为第一次在同地揭露出兼具黄鳝嘴文化和薛家岗文化丰富遗存、各以墓葬为主的一处典型遗址,从中还透露出这两种考古学文化前后演变发展的脉络和轨迹。新发现薛家岗文化的大型墓,其规模和随葬玉石器物均属罕见,鲜明显示了原始社会分化和文明起源状况。成果有主编专著《黄梅塞墩》(2010年出版)。

关庙山遗址的发掘:遗址主要堆积为大溪文化遗存,其主要发现有整残房址20多座、儿童瓮棺葬百余座等遗迹。通过关庙山的发掘 ,最早确立了大溪文化分期的基本标尺;对大溪文化的面貌内涵、文化类型、聚落构成、经济技术、房屋建筑、葬制习俗等诸多方面,都增添了新资料新认识;多座房屋置物奠基的遗存和瓮棺葬墓地旁埋放多只整猪的祭祀性遗迹,对探讨史前民俗和信仰有重要价值;实物资料还显示了关庙山大溪文化繁荣时期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期阶段之间发生密切交流关系。合作成果除已发表的考古简报(载《考古》1983第1期)之外,主编专著《枝江关庙山》待刊。

东湾仔遗址的发掘:由本人率考古所发掘队与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合作发掘,这是香港地区首次规模最大的一次发掘 ,对了解该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其田野考古收获评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集体性科研项目] 列举4项如下:

《新中国的考古收获》(1961年出版):本书是从学术角度,对新中国成立十余年来考古重要收获的总结。由所长尹达、副所长夏鼐担任组织领导和主持工作,撰稿者19人。本人与两位同事合作,撰写华南地区、北方草原地区、东北地区三节,约1.1万多字。这是我进考古所后第一次参加由所领导直接领衔的集体科研项目,类似的这种项目组织形式以后还有几次,个人被遴选参与其中工作,业务上得到切实有力的指导,给自己逐步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也不断受到好学风的熏陶培养。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1984年出版,2007年重版):本书对新中国成立后约30年间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进行了较全面和客观的概括,同时也表述了作者的观点和认识,是一部持续10多年较有影响的专业学习常备考古学综合性著作。成立了以所长夏鼐为主编、副所长王仲殊等组成的7人编委会领导全书的编写工作,撰稿者26人。本人撰写第一章旧石器时代;第二章新石器时代,二、长江流域,三、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合计约11.5万字(全书93万字)。从全书的结构,到撰稿人写作提纲和文稿的审定,或会议布置检查,或个别交谈,夏、王两位悉心谋划和指导,本人也受益良多,在《夏鼐日记》中所见此事就有多次记述。

《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2010年出版):本书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一部大型专著。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地总结了20世纪20年代初以来80余年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构建了全国各地不同时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时间、空间和内涵框架体系。在总体考察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基础上,探讨了社会发展诸阶段的概况和文明起源问题,证实连续、多元、交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孕育了日后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主编任式楠、吴耀利,撰稿者12人。本人撰写首尾两章,分别为综述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新石器文化总考察和文明起源探讨,合计10万字(全书126万字)。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本院重点研究课题、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

辞书工作: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1986年出版)中,本人担任该卷特约编辑、分支学科新石器时代考古编写组成员,承担了多量的编修和联络工作;本人撰写中、短辞条9条。在《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2009年出版)中,担任考古文物学科分支主编,负责审阅修改相关条目;本人撰写特长、长、中、短辞条18条。其他在《辞海》修订版、《简明大百科全书》等大型辞书,都撰写有批量辞条。还在《中国考古学年鉴》中,撰写1986年、1988年、1990年、1992年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综述的长文。

[个人论文] 围绕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有一批论文是注视于全国整体范畴以立题研究,主要有:关于公元前5000年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期的几项主要成就、中国文明起源、新石器时代聚落、史前城址、整栋多间的地面房屋、史前农业、新石器时代农作物和其他食用植物遗存的整理、原始纺织、印纹白陶、史前铜器、史前玉器类型和对两种玉器功能的释读、骨刻记事实物、史前龙形文物等。关于区域新石器文化的研究,主要论及兴隆洼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薛家岗文化、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显著成就和特色文化现象、长江黄河中下游新石器文化的交流等。文章以大量原始资料为基础,尽可能从中提炼获取一点学术新知,既有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社会、物质技术、精神文化等领域的思考,也有对考古学文化内涵、相互关系等的探索。

参考来源

  1. 任式楠 , 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