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5月18日) |
任询(1133~1204),字君謨,號龍巖,又號南麓先生,易州(今河北易縣)人。父名貴,善畫,喜談兵。宋徽宗宣和、政和年间,离乡远游江、浙,生任询于虔州(今江西赣州)。
“為人慷慨多大節,書為當時第一”
正隆二年(1157)進士。歷官省掾、大名總幕、益都都勾判官、北京鹽使。課殿,降職泰州節廳。時無借力者,故連蹇不進。六十四致仕,優游鄉里。家所藏法書名畫數百軸,日夕展玩,不知老之將至。年七十卒。 詩文書畫俱工,山水師王庭筠,擅真、草二體書。任詢書學顏真卿,集眾家之所長,其字鐘靈毓秀,書法作品多尚氣勢。《金史.任詢傳》說他:“為人慷慨多大節,書為當時第一”,畫亦入妙品,評者謂畫高於書,書高於詩,詩高於文。可見對他的書法在當時有一定影響。一生揮毫無數,身後傳世作品卻鳳毛麟角,屈指可數,僅有《古柏行》、《呂徵墓表》等幾件精品為今人睹見。[1]
元好問《遺山集·跋國朝名公書》將任氏列於金代書法家之首:“任南麓書如老法家斷獄,網密文峻,不免嚴而少恩,使之治京兆,亦當不在趙(廣漢)、張(敞)、三王(尊、章、駿)之下。元代《墨池淵海》譽:“南麓字流麗遒勁,不讓二王。”明張廷綱《永平府志》曰:“任詢真草字書,氣完力勁,世寶傳之。”張才《保定志》言其:“字入聖”。清人王毓賢《繪事備考》亦稱其“草書妙入神品”。 千百年來,後人評及金代書法,多論金人書承唐宋之風,書重顏脈,而不乏蘇、米影響;任詢書多宗魯公,雄健超邁,氣魄魁偉,此為世人共許。金[[趙秉文[[曾藉杜甫《望岳》詩評任詢書云:“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夫如何,三字幾不成語,然非三字,無以成下句有數百里之氣象,若上句俱雄麗,則一李長吉耳。此前人詩論也,論書亦然。若有學南麓書者,當以吾言參之。”元好問亦贊任詢書: “行雲流水,自有奇趣。”王惲則稱其書:“筆勢超逸,氣韻兼勝,豪放飛動,超乎常度”云云。 遍考各國公私庋藏金代(1127 — 1279)法書傳世作品,之前周知的任詢傳世墨跡僅《北宋郭熙山水卷跋》1一件,(並非任氏獨立書法作品)此跡原系任詢為《北宋郭熙山水卷》鑑題所作,後於清代宮廷入藏併入《石渠寶笈》初編著録。溥儀之後此跡散佚民間。建國初,曾任廣州市長的朱光與長春發現並庋藏,後經好友謝稚柳代為委託上海博物館重新修裱。今世得睹此原作者,僅張公蔥玉、謝公稚柳等前輩與筆者三幾人而已。任詢其餘作品僅有碑刻六件、法帖一件流傳。 以書寫時序排列:即南宋拓本《杜甫詩古柏行》、《退之秋懷詩十一首》、(收於《墨緣堂藏真》叢帖)《呂徵墓表》、《大天宮寺碑》、《完顏希尹神道碑》、《完顏斡魯神道碑》、《表海亭詩》等。[2]
杜甫《古柏行》拓片
【日本京都藤井有鄰館藏】
釋文: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雲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崔嵬枝幹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元因造化功。大廈如傾要梁棟,万牛回首丘山重。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翦伐誰能送。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終經宿鸞鳳。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才大難為用。右庚辰歲九月三日書杜老詩龍巖。
作於海陵王正隆五年(1160),此書精神多賴顏真卿,我們甚至可以從中找出顏真卿《裴將軍》的影子。任詢在金初享有大名,被譽為第一,但其作品中學古未化的問題還是存在的。其實稍後的評論家也指出了任詢書法中的問題。如元好問認為“學東坡而稍有斂束”(《元好問全集》)、王惲也有“其擘窠大書,往往體莊而神滯”(《秋澗先生大全文集》)這樣的觀點,等等,已經很明確地指出了任詢的不足。就任詢自身而言,放諸書法史絕對不是一流的書家,即使在金代也差強人意。然在金初,甚至與南宋書壇諸家相比較,任詢書法的氣勢還是較為可觀的,這是任詢的成功處,也是他的書法的意義所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