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麗莎白一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伊麗莎白一世英語: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一生未婚,因此有「童貞女王」(The Virgin Queen)之稱,亦稱「榮光女王」(Gloriana)、「賢明女王」(Good Queen Bess,或直譯「好女王貝絲」[註 1])。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和她的異母姊瑪麗一世

伊麗莎白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個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兒。但在她兩歲八個月的時候,生母安妮·博林即被父親處死。安妮與亨利八世的婚姻被宣布無效,伊麗莎白被剝奪王室稱號。她的同父異母弟弟愛德華六世繼承了王位直到1553年駕崩,他無視他的兩個同父異母姐姐及當時的法律規定,伊麗莎白和羅馬天主教徒瑪麗,而把王冠傳給了簡·格雷夫人。愛德華的遺願並沒有成功,瑪麗趕走了簡·格雷夫人,當了女王。

1558年,伊麗莎白接替她的同父異母姐姐而成為女王,聲稱要在優秀顧問的幫助下治理國家[1]。她非常信任一群以威廉·塞西爾,布魯斯·伯利William Cecil, 1st Baron Burghley為首的顧問官們。女王上任後首先採取的行動之一就是建立一個新教英格蘭教會,她成為該教會最高領袖,實施宗教和解Elizabethan Religious Settlement。人們原以為伊麗莎白會結婚生子,以延續都鐸王朝。但她沒有,儘管有很多人追求她。隨着她的年齡漸長,伊麗莎白因為其未婚而變得知名。當時有不少人通過畫像,遊行和文學作品謳歌她。

在國家管理方面,伊麗莎白比她的父親和姐姐更加溫和[2]。在宗教方面她相對寬容,避免了大規模的處死民眾。1570年,教皇頒布《逐出令Regnans in Excelsis》,不承認伊莉莎白的統治合法性,並煽動他的臣民反對她。此後發生了幾次威脅她生命的陰謀事件,但每次都被她的大臣掌管的秘密網絡擊敗。伊麗莎白在外交方面非常謹慎,小心的周旋於當時的強國法國西班牙之間。伊莉莎白對於沒有把握及投資報酬率低的戰爭通常不會全力投入,像是對於荷蘭法國,以及愛爾蘭等沒用的。到了1580年代中期,英國已經無法避免與西班牙的戰爭。1588年,英國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這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勝利之一。

伊麗莎白的在位時期稱為伊麗莎白時代。一些歷史學家把伊麗莎白描述為脾氣不好而且優柔寡斷,靠運氣成功的統治者[3],在她統治的後期,出現一些嚴重的經濟和軍事問題,削弱了她的受歡迎程度。伊麗莎白被認為是有魅力的演員,時代的倖存者,那時政府的作用微弱而且有限,她同時代的其他君主,如蘇格蘭的瑪麗,因為被國內問題困擾,削弱了自己的王權。這種情況下,在經歷了她姐姐短暫的統治後,她歷經44年的統治為英國提供了寶貴的穩定,並形成了國家認同[2]

她即位時英格蘭處於內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亂狀態,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湧現出了諸如許多著名的人物,包括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克里斯托弗·馬洛班祖明·約翰遜桂冠詩人愛德蒙·史賓賽將史詩《仙后》獻給她;海上探險家法蘭西斯·德瑞克爵士在其任內成為第一個環航地球的英國人弗蘭西斯·培根爵士發表了他對哲學政治的觀點;沃爾特·羅利爵士漢弗萊·吉爾伯特爵士北美建立英國殖民地。她的統治期在英國歷史上稱為「伊麗莎白時期」,亦稱為「黃金時代」。

伊麗莎白為人謹慎,她的座右銘是「明察無言」(拉丁語video et taceo[4]。慎於榮譽的頒發和顯職的授與也是她在位期間的特徵。在將近四十五年裏,在英格蘭只授與八個貴族頭銜:一個伯爵爵位、七個男爵爵位;在愛爾蘭只授與一個男爵爵位。她並將樞密院的成員由三十九人降至十九人,後來再降至十四人。

維吉尼亞州(原來的英國殖民地現為美國的一個)是以她「貞潔女王」的稱號來命名的。

早年生涯

伊麗莎白1533年9月7日生於格林威治宮,被以祖母約克的伊麗莎白和外祖母伊麗莎白·霍華德的名字命名[5]。她是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第二個活過嬰兒期的婚生孩子,她的母親是亨利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伊麗莎白的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因為亨利與她的母親阿拉貢的凱瑟琳的婚姻被宣布無效而失去了合法繼承人的地位,因而伊麗莎白甫降生便是英格蘭王位的推定繼承人,亨利迎娶安妮的目的是希望她為自己誕下一個男性繼承人,確保都鐸王朝的延續[6][7]。伊麗莎白於9月10日獲得施洗,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克蘭麥埃克塞特侯爵諾福克公爵夫人多塞特侯爵太夫人分別作為她的教父和教母出席了受洗儀式。

1536年5月19日,伊麗莎白的母親在女兒只有兩歲八個月大的時候被處決[8],阿拉貢的凱瑟琳在此四個月前自然死亡。伊麗莎白遭宣布為非婚生女,並被排除在王位繼承序列之外[9]。亨利在安妮·博林被處決11天後迎娶了簡·西摩,後者於1537年誕下親王愛德華後未幾去世。愛德華自誕生起便是無可非議的繼承人,伊麗莎白在他的洗禮儀式上被安排在侍從的行列中捧着他的洗禮服[10]


伊麗莎白的首任女家庭教師瑪格麗特·布賴恩寫道,她是「那樣溫順,文雅有禮,和她的身份相稱,我一生從未見過這樣的孩子[11]。」1537年夏,伊麗莎白被交由特洛伊夫人布蘭奇·赫伯特照料,後者直至1545年末或1546年初退休一直是她的女家庭教師[12]。婚後名凱瑟琳·「凱特」·阿什利更為人所知的凱瑟琳·錢珀瑙恩於1537年獲任命為伊麗莎白的女家庭教師,她一直與伊麗莎白保持着友誼直至1565年去世,其後布蘭奇·帕里接任她為內宮首席仕女[13]。錢珀瑙恩教給伊麗莎白四種語言:法語、弗拉芒語、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14]。至1544年威廉·格林德爾成為她的導師,伊麗莎白已經能夠書寫英語、拉丁語和意大利語。在格林德爾這位有才能又幹練的導師的教導下,她的法語和希臘語水平又有了提高[15]。格林德爾於1548年去世後,伊麗莎白又師從羅傑·阿斯卡姆,後者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教師,認為學習應該令人愉悅[16]

至她的正規教育於1550年結束時,伊麗莎白成為她那個時代受過最好教育的女性之一[17]。在她行將就木之時,除了上文提及的語言以外,伊麗莎白還被認為會說威爾士語康沃爾語蘇格蘭語愛爾蘭語。威尼斯大使曾於1603年說她「駕馭[這些]語言是如此之好,以至於好像每種語言都是她的母語[18]。」歷史學家馬克·斯托爾表示,她的康沃爾語可能是日後成為財政大臣的樞密院室王室侍從官威廉·基利格魯教給她的[19]

托馬斯·西摩

亨利八世於1547年去世,伊麗莎白的九歲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愛德華六世成為國王。亨利的遺孀凱瑟琳·帕爾旋即嫁給休德利的托馬斯·西摩,後者是愛德華六世的舅父和護國主第一代薩默塞特公爵愛德華·西摩的弟弟。這對夫婦將伊麗莎白帶進他們位於切爾西的家中。伊麗莎白經歷了情感危機,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這對她的此後的生活造成了影響[20]。托馬斯·西摩年近四十,但擁有魅力和「強大的吸引力」[20],吸引了14歲的伊麗莎白同他一起嬉笑玩鬧。這些嬉戲包括他穿着睡衣進入她的臥室,撓她痒痒,拍拍她的屁股。帕爾非但沒有正視丈夫這一問題,反而參與了丈夫不合時宜的活動。她兩次和丈夫一同搔伊麗莎白的癢處,有一次抱住伊麗莎白,她的丈夫則把伊麗莎白身上穿的黑色的長袍「剪個粉碎[21]。」然而,帕爾發現兩人擁抱後,結束了和他們的這種嬉戲[22]。1548年5月,伊麗莎白被打發走了。

然而,托馬斯·西摩繼續策劃控制王室成員,試圖讓自己擔任國王的師保[23][24]。帕爾於1548年分娩後死去,他再次向伊麗莎白獻殷勤,打算和她結婚[25]。他以前對伊麗莎白的行為細節暴露後[26],他的哥哥和國王的樞密院給了他的最後一擊[27]。1549年1月,西摩因密謀迎娶伊麗莎白和推翻護國主被捕。伊麗莎白住在哈特菲爾德莊園,什麼也不肯招認。她的倔強激怒了她的審問者爵士羅伯特·蒂里特,後者報告說,「我的確從她的面孔中看出內疚的神色[27]。」西摩於1549年3月20日被處決。

瑪麗一世的統治

愛德華六世死於1553年7月6日,年僅15歲。他的遺囑把1543年王位繼承法拋在一邊,將瑪麗和伊麗莎白從繼承順序排除,並宣布亨利八世的妹妹諾福克公爵夫人瑪麗的外孫女女勳爵簡·格雷為他的繼承人。女勳爵簡獲樞密院正式宣布為女王,但她很快失勢,在位九日後即被廢黜。1553年8月3日,瑪麗騎馬勝利進入倫敦,伊麗莎白緊跟在姐姐後面[28]

姐妹之間展現的團結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瑪麗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下決心將新教信仰擊個粉碎,她命令每個人都得參加天主教彌撒;曾接受新教教育的伊麗莎白不得不在表面上皈依天主教。瑪麗於1554年宣布計劃與皇帝卡爾五世的兒子狂熱的天主教徒西班牙王子費利佩結婚後,她的民望開始減弱[29]。不滿情緒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地,許多人把伊麗莎白視為反對瑪麗宗教政策的焦點。

1554年1月和2月,懷亞特的叛亂爆發,但旋即被鎮壓[30]。伊麗莎白被帶到法庭,法庭就她在這場叛亂中扮演何種角色對她進行審問,3月18日,她被關入倫敦塔。伊麗莎白力言自己的無辜[31]。儘管她不太可能與叛軍密謀,但其中一些人和她有過接洽。瑪麗的密友、卡爾五世的大使西蒙·雷納認為只要伊麗莎白活着,她的王位就永遠不會安全;大法官斯蒂芬·加德納努力讓伊麗莎白受審[32]。包括佩吉特勳爵在內的伊麗莎白在政府中的支持者說服瑪麗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饒了她的妹妹。相反,5月22日,伊麗莎白被從塔轉移到伍德斯托克,她在那裡由爵士亨利·貝丁菲爾德負責看管下軟禁了將近一年。一路上人群歡呼[33][34]

1555年4月17日,伊麗莎白被召回宮廷出席瑪麗明顯懷孕的最後階段。假如瑪麗和她的孩子死了,伊麗莎白將成為女王。另一方面,如果瑪麗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孩子,伊麗莎白成為女王的機會將大幅減弱。伊麗莎白很清楚瑪麗沒有懷孕,再也沒有人相信她可以有一個孩子了[35]。伊麗莎白即位似乎已經在握[36]

於1556年繼承西班牙王位的國王費利佩,承認了新的政治現實,向妻妹示好。相比在法國長大、與法蘭西海豚訂婚的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伊麗莎白是更好的盟友[37]。他的妻子於1558年病入膏肓時,國王費利佩派遣費里亞伯爵前去同伊麗莎白會晤[38]。這次會晤是在哈特菲爾德府里進行的,伊麗莎白於1555年10月回到那裡居住。到了1558年10月,伊麗莎白已經為她的政府制定計劃。9月6日,瑪麗承認伊麗莎白為她的繼承人[39]。1558年11月17日,瑪麗去世,伊麗莎白即位。

登基

25歲的伊麗莎白成為女王,向她的樞密大臣和其他前來哈特菲爾德宣誓效忠的貴族宣布了她的意向。她第一次有記載的演講採用了中世紀政治神學中君主是「兩個身體的結合」的理論:一個是自然身體,一個是政治身體[40]


尊敬的閣下們,自然規律使我為姐姐的去世感到悲傷,責任的重擔壓在我的肩上,使我感到驚愕。但是,鑑於我自己是上帝所創造,命定要服從他的派遣,我將服從他的意旨。我衷心希望我在履行賦予我的這個職責、擔任上天意旨的執行人時,能得到上帝的幫助。And as I am but one body naturally considered, though by His permission a body politic to govern, so shall I desire you all ... to be assistant to me, that I with my ruling and you with your service may make a good account to Almighty God and leave some comfort to our posterity on earth. I mean to direct all my actions by good advice and counsel.[41]

加冕典禮前夕,她的盛大慶祝遊行經過了整個城市,她受到市民真心誠意的歡迎,並受到新教色彩濃厚的演說和聖大遊行的迎接。伊麗莎白坦率而親切的回應得到了觀眾的喜愛,後者「極為欣喜若狂」[42]。次日,1559年1月15日,伊麗莎白於西敏寺由天主教卡萊爾主教歐文·奧格爾索普加冕並塗抹聖油。她出現在民眾面前接見他們,歡呼聲和管風琴、橫笛、小號、鼓和響鈴的演奏聲喧囂[43]。儘管伊麗莎白在英格蘭受到對女王的歡迎,但這個國家仍然對國內外的天主教威脅以及伊麗莎白應當嫁給何人感到焦慮[44]

政治

伊麗莎白一世思想敏銳、才華傑出、精明開朗、堅強圓滑,以其開明的政治而著稱,她繼承了父親的倔強和虛榮,卻不像他那麼專橫暴戾。她繼承了母親的美貌和多情,卻不像她那麼輕率傲慢。她謹慎靈活地處理與議會的關係,在尊重議會的傳統權力的同時也保持着國王對議會所擁有的權力,讓雙方的關係得以交融。同時,她也會以靈活手段來處理議會與王權發生的矛盾和衝突,甚至妥協以保持王室與議會的繼續合作,保持了英國政治的平穩發展。

伊麗莎白44年的統治期間英國宗教分歧的鬥爭非常強烈,她為了鞏固統治,緩和國內外壓力採取了對天主教和新教兼容的政策,穩定了政治基礎。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強大並富有的歐洲列強之一。1530年代裡亨利八世與天主教決裂,聖公會建立。愛德華六世的短暫統治期間聖公會日益完善。血腥瑪麗一世統治期間聖公會失去了其統治地位,羅馬天主教復辟。伊麗莎白恢復了聖公會的國教地位,再次立法否定羅馬天主教。在伊麗莎白統治的最初兩年間她就發布了《最高權威法》(Act of Supremacy)和《1558年單一法令》,規定國王同時是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領導人。雖然她試圖在宗教極端派之間尋找一條折衷的路來走,但她本人無疑是一個新教徒。

威廉·塞西爾是她政治上最親密的顧問,她特地為塞西爾創立了柏利勳爵這個爵位。1598年塞西爾死後,他的兒子羅伯特·塞西爾成為伊麗莎白最親密的顧問,但羅伯特遠遠不能達到其父親的能力。她的管理機構中另一個重要人物是弗蘭西斯·華興漢爵士。華興漢在整個歐洲建立了一個間諜網。他可以保證所有對女王的陰謀都被他所知。

繼承人問題

伊麗莎白遭受的爭議之一在於她沒有生下直系繼承人。人們一直以為她將結婚生子。許多人追求她,包括她的前姐夫,西班牙的菲利普國王,以及她的寵臣萊斯特伯爵。許多人認為萊斯特伯爵是她的愛人。伊麗莎白很明智地迴避他們。幾年後,當她的統治鞏固,人們越來越清楚,她不會結婚生子了。

遭質問為何她不結婚時,她提到自己在她姐姐統治時期的處境。當時她不但是瑪麗最忌諱的人,而且造反者如托馬斯·懷特爵士還利用她的名義。因此她明智地認識到,假如她指定繼承人,她的地位會被削弱,而且此舉將為她的敵人提供誘因,因為他們可以利用繼承人來反對她。但若沒有了繼承人,英格蘭就不會在她去世前陷入內戰,這一點在1562年她患天花幾乎喪生時變得非常明顯。在一段時間裏,伊麗莎白曾嚴肅地考慮過結婚生子。但天主教的丈夫是不可能,而新教的丈夫如萊斯特伯爵,會立刻加劇宮廷內的宗派鬥爭。無論她選中誰,都不會有好結果。不論她個人的傾向如何,她當時的處境使任何傳宗接代的考慮不能得以實現。

她當時有一些可能的繼承人選,但伊麗莎白都不予考慮。她的表侄女蘇格蘭女王瑪莉·斯圖亞特是天主教徒,在她從蘇格蘭出逃前甚至此後,她一直可能獲選為繼承人。瑪麗被逐後,伊麗莎白雖然接納了她,但她將瑪麗囚禁起來以確保將不威脅她的地位。瑪麗的兒子詹姆士當時還小,在他通過考驗前,還不會被納入考量,其他人選也不太可能。伊麗莎白的女伴之一,琴·格蕾的妹妹凱瑟琳·格蕾夫人,因為違背伊麗莎白意願而結婚觸怒了伊麗莎白;凱瑟琳·格蕾的妹妹瑪麗·格蕾則是一個馱背矮子。伊麗莎白當時一直希望蘇格蘭的瑪麗一世會昄依新教,並找一個伊麗莎白認為可靠的丈夫,因此她在瑪麗在英格蘭被囚期間,將她的繼承人的問題一推再推。

與此同時,她仍有可能結婚。她曾考慮過在眾多法國王子中找個丈夫。第一個建議是比她小20歲的奧爾良公爵亨利(後來的法王亨利三世),當時法王查理九世的弟弟。當這項建議被拒絕後,她還考慮過法王更年輕的弟弟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但弗朗索瓦的早夭使這個計劃也破產了。

1568年,最後一個有資格做她的繼承人的英格蘭人-凱瑟琳·格蕾夫人去世了,伊麗莎白被迫再次考慮蘇格蘭女王瑪麗。伊麗莎白建議瑪麗與萊斯特伯爵結婚,但瑪麗拒絕這個建議。不過這時瑪麗的兒子詹姆士已經受了新教教育。1570年法王說服伊麗莎白讓瑪麗重返蘇格蘭,但伊麗莎白提出了許多苛刻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讓詹姆士留在英格蘭。雖然如此,她的謀士塞西爾仍繼續設法幫助瑪麗回蘇格蘭,但蘇格蘭人拒絕接受這位女王,因此未遂。

伊麗莎白的婚姻和個人生活歷來是人們的話題。被稱為「童貞女王」並不意味着她終生沒有性生活,伊麗莎白不僅僅是繼承了母親的美貌,母親的風流也一點沒有落下,她在世時就有很多傳聞中的私生子,一般認為,萊斯特伯爵羅伯特·達德利、埃塞克斯伯爵羅伯特·德弗羅等是她的情夫。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傳聞說她終身未婚是因為不能生育,甚至有可能因為她有某種性功能上的缺陷。這一傳言源於她執政時期政敵的污衊,傳記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也抱持這一觀點。但至今未發現證據支持這一可能。

宗教寬容的結束

Template:Anglicanism

正當此時,新任羅馬天主教教皇庇護五世1570年2月25日發表敕命,將伊麗莎白處以逐出教會,這使伊麗莎白無法繼續宗教寬容的政策。同時敵人的陰謀也使伊麗莎白非常震怒,廿載以來,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從不願意向伊麗莎白挑戰,但此刻瑪麗陷入了天主教擁護者的陰謀中。這些陰謀的主謀是安東尼·巴賓頓,其目的是營救瑪麗,並使其取得伊麗莎白的寶座,對伊麗莎白來說,這卻是個殲敵良機。1587年伊麗莎白不得已之下,處死了瑪麗(據說伊麗莎白並不情願下這條命令)。

與西班牙的戰爭

伊麗莎白向法國的新教徒亨利四世提供了軍隊和錢財來讓他獲得法國王位。在八年戰爭中,他向荷蘭的新教徒奧倫治親王威廉一世(沉默者)提供軍隊來讓他反抗西班牙的統治。不但如此,1568年弗蘭克·德雷克爵士和約翰·霍金斯爵士領導的一支販奴艦隊被西班牙皇家海軍重傷後,西班牙的運財艦隊不斷受到英格蘭海盜的劫掠。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決定以瑪麗之死為藉口入侵英格蘭,來擊退英格蘭對西班牙在歐洲大陸和在其海外殖民地的挑戰。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向英格蘭進發。伊麗莎白不顧各方對於她個人安全的憂慮,在埃塞克斯郡提爾伯里不帶衛兵不着盔甲檢閱海軍,並發表了歷史上最著名的演說Speech to the Troops at Tilbury之一。此後藉助地利及天氣條件等,英格蘭海軍擊潰了來犯的無敵艦隊,伊麗莎白聞訊後只帶了六個隨從就離開要塞到鎮上與她的臣民共同慶祝勝利。

雖然如此,西班牙1589年擊敗了一個更大的英格蘭反擊艦隊。這場戰爭一直延續到1604年,雙方打了個平手,不論在海上還是在陸上英格蘭並未能占上風。從1594年起在愛爾蘭還爆發了一場游擊戰。

伊麗莎白最後幾年的寵臣是羅伯特·德弗羅,他是萊斯特伯爵的養子。她甚至原諒了他的一些輕罪,但羅伯特1601年參加了一場暴亂,伊麗莎白不得不將他處死。

與中國的關係

1596年,伊莉莎白一世寫了一封親筆信,派使者約翰·紐伯萊帶給明神宗萬曆帝,信中表達了英中兩國更好開展貿易往來的願望。可惜的是,約翰·紐伯萊在途中遭遇不幸,雖然信件沒有丟失,但卻成了伊莉莎白一世的終身遺憾。此後,信件被大英博物館收藏。

1986年,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邀請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訪華,伊莉莎白二世決定將那封時隔390年的信作為贈禮送給李先念,伊莉莎白二世深情地說:「390年前那封信未能到達你們這個偉大而美麗的國度,今天終於由我本人平安地送到了,我為此感到由衷地自豪。」

逝世

伊麗莎白從未結婚,她的死結束了都鐸王朝。在她的晚年,當她不得不確定她的繼承人時,她越來越傾向她的表侄孫,被她處死的蘇格蘭瑪麗女王的兒子詹姆士。但她從未正式命名他為繼承人。1603年3月24日她死於薩里郡的列治文宮。她被安葬在倫敦西敏寺。她的繼承人是詹姆士一世,這位詹姆士當時已經成為蘇格蘭的詹姆士六世了。此時,英格蘭和蘇格蘭同歸一個君主,一個王朝的統治下,開始了不列顛統一進程的第一步──王室聯合,但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個國家依然保持自己獨立運作的政府。她去世50年之後,英國內戰爆發了,英國成為了一個短暫的共和國。

英國文化

伊麗莎白時期是英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的文學,尤其是詩歌和話劇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英國對其他大陸的考察,尤其是對美洲的考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如同她的父親,她本人也從事寫作和翻譯,她親自翻譯了霍勒斯的《詩歌藝術》,一些她生前的演說和翻譯作品一直流傳至今。她在位時期湧現出一大批文學偉人如莎士比亞斯賓塞弗朗西斯.培根等,被稱做英格蘭的文藝復興

影響和評價

伊麗莎白是英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君主。2002年,在由BBC主持的民眾公選的「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中,伊麗莎白名列第七,超過了英國各地各代所有其他君王。2005年,在歷史頻道(History Channel)的紀錄片《英國最偉大的君主》中,歷史學家和評論家們分析了十二位英國君主,並為他們評分(根據六項指數,如軍事力量和影響力等,滿分為60分),伊麗莎白贏得了最高的48分[45]

她在位期間是英格蘭在近代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政治、軍事、經濟、金融、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她即位後,可以說,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在她的領導下英國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開闢了美洲殖民地,改良貨幣,成立西班牙公司、利凡特公司、威尼斯公司和東印度公司等倫敦市法團以及倫敦市行業商會所下屬的特許公司。她還實施礦山、煤炭、玻璃、鹽、鐵的壟斷,並頒布工匠法、救濟法、流浪乞丐處罰法以促進就業。她在位時期也是莎士比亞、斯賓塞、弗朗西斯.培根等文學偉人輩出的時代,被稱做英格蘭的文藝復興

伊麗莎白一世得到民眾的普遍懷念與崇拜。她經常在話劇或小說中出現。1971年格蘭達·傑克遜拍攝的《伊麗莎白女王》和《蘇格蘭瑪麗女王》深受歡迎。1998年凱特·布蘭切特在《伊麗莎白》中扮演女王年輕的時候,茱蒂·丹契在《莎翁情史》中扮演年老的女王。米蘭達·理查森在電視連續劇《黑爵士》中表演了一個超現實主義的女王。同性戀先驅昆汀·克利斯普在《奧蘭多》中扮演她。本傑明·布里頓在他為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作的歌劇《讚美》中描繪了她與羅伯特·德弗羅的關係。2007年末,電影《伊莉莎白》的續集《伊麗莎白:黃金時代》上映,仍由凱特·布蘭切特飾演女王,描述女王登基後的一系列文治武功。

對後來不列顛的統治者來說,伊麗莎白的統治期和當時的許多人物有特別的意義。沃爾特·雷利爵士、德瑞克爵士和馬丁·弗羅比舍爵士成為後來的探險家的原型,威廉·莎士比亞克里斯托弗·馬洛爵士和弗蘭西斯·培根爵士成為後代作家的模範。

伊麗莎白以寬容開明的政治而著稱。她謹慎靈活地處理與議會的關係,在議會與王權發生矛盾和衝突時進行妥善處置。如1601年,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曾要求議會通過她所開列的某些商品為王家專賣商品,遭到議會的激烈反對和抨擊。此時伊麗莎白一世表揚了議會的行為並進行了自我批評,避免了王室與議會的衝突進一步升級。可以說,在處理國事上,女王靈活而審慎的政治手腕,保持了英國政治的平穩發展。 在宗教問題上,伊麗莎白雖然以鐵腕統治,但同時相對於她在大陸上的對手來說,她給予她的指揮官和顧問們更大的自由。伊麗莎白時期政治的相對開明,也是導致在宣揚「君權神授」的斯圖亞特王朝從蘇格蘭入主後,英格蘭各階層由於強烈反差而開始追求民主自由等價值,並最終引發英國內戰和建立世界上第一個民主政權的重要原因之一。

伊麗莎白使英國經濟得到了復甦和蓬勃發展。她在位時英格蘭對荷蘭和北德漢莎聯盟的羊毛交易不斷增長,這給國家帶來了很大的好處。伊麗莎白統治初期接受了瑪麗留下的三百萬英鎊的巨債,伊麗莎白、西塞爾和她的其他官員不得不採取極端手段來限制國家的支出,這些手段有時帶來了其他的困難,比如許多士兵(包括抵抗無敵艦隊的士兵)很久得不到薪金,但隨着國家經濟的發展,這個情況得到好轉。當與西班牙的戰爭開始時,英格蘭的經濟盛況是從亨利七世以來從未有過的。

另一方面,不少歷史學家也提出了對伊麗莎白時代的批評。一些現代歐洲歷史學家和傳記作者開始質疑歷來對都鐸時代的正面評價(例如:Somerset, Guy, Haigh, Ridley, Elton)。從軍事上來看,伊麗莎白的英格蘭並不很成功。雖然西班牙無敵艦隊被擊敗,但這只不過是一場從1585年至1604年持續近20年的戰爭的開始。1595年一支西班牙襲擊隊在康沃爾登陸,並將該郡的大部分地區投入戰火,這是歷史上少數次外國軍隊在英國登陸的事件之一。伊麗莎白的猶疑不決,對軍事行動尤其不利。在1589年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遠征中,英軍沒有攜帶圍攻炮和火炮。但她的小心謹慎是有原因的,也許它們出於長遠的考慮:假如沒有一個堅實的戰略,她不願英格蘭捲入昂貴的、不一定成功的冒險,因此她不願在對付強大的軍隊或艦隊作戰時浪費珍貴的資源。另外,與西班牙的戰爭給英格蘭的經濟重新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儘管伊麗莎白使英國擺脫了瑪麗一世留下的巨債,但從1590年代開始英格蘭再次負債。尤其愛爾蘭的游擊戰給英格蘭的經濟帶來了巨大損失,它被稱為「英格蘭國庫的漏斗」。伊麗莎白不得不出售國有地面以及官職。1603年英格蘭的債務再次達到三百萬英鎊,與伊麗莎白統治開始時相差不多。不過詹姆士一世後來在和平時期欠債的速度遠超過伊麗莎白,而伊麗莎白留下的債務並不是無法控制的。

最近對伊麗莎白統治的批評集中在英格蘭的非洲奴隸販賣活動和她在愛爾蘭的失策,這個失策嚴重地影響了英國和愛爾蘭的發展。英格蘭是在1562年加入跨大西洋的販賣奴隸的活動的,當時約翰·霍金斯爵士開始了高利潤的偷賣奴隸活動,他從幾內亞或其他非洲港口獲得他的人類商品,然後將他的俘虜運到西印度的西班牙奴隸市場上出賣。一開始伊麗莎白女王責備霍金斯參加這樣不道德的貿易,但當霍金斯向她顯示他的事業的利潤後,她很快就改變了她的見解,不僅包庇霍金斯的貿易,而且直接從中得利,甚至為他提供船隻和人員。1570年,伊麗莎白被開除教籍後,對天主教徒的迫害更加劇,使英格蘭和愛爾蘭民族的關係更加惡化。1594年開始九年戰爭終於爆發。這場戰爭和四個世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的處境相差不多。愛爾蘭反抗者使用游擊戰的手段來消磨和挫敗來鎮壓他們的、裝備良好和有訓練的英格蘭士兵。對英格蘭來說,這場戰爭尤其昂貴,英軍受到多次巨大損失,最後英軍不得不採用焦土政策;假如有愛爾蘭人被懷疑參加反抗,他就全家被殺,英軍燒毀田野,破壞農莊,製造了一場空前的人為大饑荒。

1604年,詹姆士一世在他的第一個命令中向愛爾蘭道歉,才結束了這場戰爭。但這場戰爭的殘酷性使愛爾蘭人對英國人的仇恨、敵對和不信任一直遺傳至今。

不過,英格蘭參加奴隸買賣和對愛爾蘭的政策也得按當時的情況來分析看待。雖然伊麗莎白對霍金斯的貿易在道義上予以指責,但她當時面臨着三百萬英鎊的巨債,霍金斯為她提供的經濟來源是她所不能拒絕的。不論如何,英國在伊麗莎白時期的奴隸貿易遠小於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小於後來荷蘭在17世紀的奴隸貿易。

總體而言,伊麗莎白執政時期的功績與貢獻遠抵過負面評價。她使英國在經濟、文化、政治方面均得到了極大發展,毫無疑問是英國有史以來最為偉大的君主之一。伊麗莎白一世開創的英國第一個「黃金時代」的影子至今仍留在民眾的心中,並使她得到持續的懷念與愛戴。

祖先

大眾文化

在電影電視中,伊麗莎白女王的形象時常出現。包括:

電影

電視

注釋

  1. 「貝絲」(Bess),是伊麗莎白女王的愛稱小名。

參考文獻

引用

  1. "I mean to direct all my actions by good advice and counsel." Elizabeth's first speech as queen, Hatfield House, 20 November 1558. Loades, 35.
  2. 2.0 2.1 Starkey Elizabeth: Woman, 5.
  3. Somerset, 729.
  4. Neale, 386.
  5. Somerset, 4.
  6. Loades, 3–5
  7. Somerset, 4–5.
  8. Loades, 6–7.
  9. An Act of July 1536 stated that Elizabeth was "illegitimate ... and utterly foreclosed, excluded and banned to claim, challenge, or demand any inheritance as lawful heir ... to [the King] by lineal descent". Somerset, 10.
  10. Loades, 7–8.
  11. Somerset, 11. Jenkins (1957), 13
  12. Richardson, 39–46.
  13. Richardson, 56, 75–82, 136
  14. Weir, Children of Henry VIII, 7.
  15. 我們對伊麗莎白的教育與早熟的了解絕大部分來自羅傑·阿斯卡姆的回憶錄,阿斯卡姆亦為親王愛德華的導師。 Loades, 8–10.
  16. Somerset, 25.
  17. Loades, 21.
  18. "Venice: April 1603", Calendar of State Papers Relating to English Affairs in the Archives of Venice, Volume 9: 1592–1603 (1897), 562–570. Retrieved 22 March 2012.
  19. Stoyle, Mark. West Britons, Cornish Identities and the Early Modern British State,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2002, p220.
  20. 20.0 20.1 Loades, 11.
  21. Starkey Elizabeth: Apprenticeship, p. 69
  22. Loades, 14.
  23. Haigh, 8.
  24. Neale, 32.
  25. Williams Elizabeth, 24.
  26. Loades, 14, 16.
  27. 27.0 27.1 Neale, 33.
  28. Elizabeth had assembled 2,000 horsemen, "a remarkable tribute to the size of her affinity". Loades 24–25.
  29. Loades, 27.
  30. Neale, 45.
  31. Loades, 28.
  32. Somerset, 51.
  33. Loades, 29.
  34. 「威科姆的村婦不斷送來糕點和薄脆餅,直到她所乘的轎輿快裝不下了,她只好請求她們別再送過來。」Neale, 49.
  35. Loades, 32.
  36. Somerset, 66.
  37. Neale, 53.
  38. Loades, 33.
  39. Neale, 59.
  40. Kantorowicz, ix
  41. Full document reproduced by Loades, 36–37.
  42. Somerset, 89–90. The "Festival Book" account, from the British Library
  43. Neale, 70.
  44. Loades, xv.
  45. 《英國最偉大的君主》, 歷史頻道

來源

傳記

非小說性傳記

  • Elizabeth I(1988年第一版,2000年第二版),Christopher Haigh ISBN 0-582-47278-4
  • Queen Elizabeth I: A Biography, J.E. Neale(1934)ISBN 0-89733-362-4
  • Elizabeth I: The Shrewdness of Virtue, Jasper Godwin Ridley(1989年5月)ISBN 0-88064-110-X
  • Elizabeth I, Anne Somerset(1991)ISBN 0-385-72157-9.
  • Elizabeth: The Struggle for the Throne, David Starkey(2000)ISBN 0-06-095951-7
  •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Elizabethan World: Britain, Ireland, Europe, and America, John A. Wagner(1999年7月)ISBN 1-57356-200-9
  • The Life of Elizabeth I, Alison Weir(1998年8月)ISBN 0-345-40533-1
  • Elizabeth I—A Tudor Queen(集中於都鐸王朝的生活方面),Liz Goglery(2006年3月)ISBN 0-7496-6449-5
  • Elizabeth I CEO: Strategic Lessons from the Leader Who Built an Empire, Alan Axelrod(2002年4月)ISBN 0-7352-0357-1
  • Behind the Mask: The Life of Queen Elizabeth I, Jane Resh Thomas(1998年10月)ISBN 0-395-69120-6
  • Elizabeth I: Queen Of Tudor England, Myra Weatherly(2005年8月)
  • The Virgin Queen: Elizabeth I, Genius of the Golden Age, Christopher Hibbert(1992年5月)ISBN 0-201-60817-0
  • All the Queen's Men: The World of Elizabeth I, Peter Brimacombe(2000年7月)ISBN 0-312-23251-9
  • Elizabeth Tudor: Portrait of a Queen, Lacey Baldwin Smith(1977年2月)ISBN 0-316-80153-4
  • Elizabeth and Leicester, Elizabeth Jenkins(2002年10月)ISBN 1-84212-560-5
  • Elizabeth Tudor and Mary Stuart: Two Queens in One Isle, Alison Plowden(1984年10月)ISBN 0-389-20518-4
  • Elizabeth and Mary: Cousins, Rivals, Queens, Jane Dunn(2005年1月)ISBN 0-375-70820-0
  • England's Elizabeth: An Afterlife in Fame and Fantasy, Nicola J. Watson and Michael Dobson(2002年11月)ISBN 0-19-818377-1
  • Gloriana, Michael Moorcock(2004年8月)ISBN 0-446-69140-2
  • Gloriana: The Years of Elizabeth I, Mary Irwin(1996年7月)ISBN 0-8317-5612-8

歷史小說

  • Legacy, Susan Kay(1985)ISBN 0-517-56064-X
  • To Shield the Queen,共八部以伊麗莎白的一個女伴為主人公的小說系列,Fiona Buckley
  • I, Elizabeth, Rosalind Miles(1994)ISBN 0-385-47160-2
  • The Virgin's Lover, Philippa Gregory(2004年11月)ISBN 0-7432-5615-8
  • The Queen's Fool, Philippa Gregory(2004年2月)ISBN 0-7432-4607-1
  • My Enemy the Queen, Victoria Holt(1982年12月)ISBN 0-449-20239-9
  • Much Suspected of Me, Maureen Peters(1991年7月)ISBN 0-7451-1345-1
  • The Queen and the Gypsy, Constance Heaven(1991年7月)ISBN 0-7451-1345-1
  • Elizabeth I: Red Rose of the House of Tudor, England, 1544一系列皇家日記式小說中的一部, Kathryn Lasky(1999年6月)童年小說(9至12歲)ISBN 0-590-68484-1
  • Queen Elizabeth I兒童圖畫書,Richard Brassey(2005年4月)ISBN 1-84255-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