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尔-18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伊尔-18 |
中文名: 伊尔-18 类型: 民航机 设计方: 谢尔盖·伊留申 首飞: 1957年7月4日 生产年份: 1959–1978 |
伊尔-18是前苏联伊柳辛设计局设计的四发涡轮螺桨短程客机。它与同时代的安-10民航机尺寸相似,但较注重装饰方面的设计。
伊尔-18于1955年开始设计,1956年开始制造,1957年7月原型机首次试飞,1959年4月投入航线使用,到1969年已在前苏联国内800条航线上使用。主要型别有:伊尔-18基本型,载客84人;伊尔-18B,标准型,载客110人;伊尔-18Д,改进型,65个座位,为一级客舱标准。由伊尔18改成的伊尔-38是前苏联的岸基反潜巡逻机,用于地中海上空侦察巡逻。各型伊尔-18生产量已超过700架。有20多个国家购买使用。该型机以其卓越的性能曾在我国广泛使用,并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专机。[1]
设计初衷
早在1945年,伊留申设计局就曾设计过装有活塞式发动机的伊尔-18型飞机,代号"СΠД"。
但后来,苏联的设计师们认识到只有采用涡轮螺旋桨(简称"涡桨")式发动机,才能进一步提高运输机的快速性能和经济性能。于是,从1947年开始,展开了对这种先进的飞机动力装置的研制。到1955年,重新设计伊尔-18型飞机时,苏联已拥有两种每台4000马力(2942千瓦)的涡桨发动机可供选用。当伊尔-18型飞机投入使用时,英、美等国还没有同等的飞机可与之相比。虽然英国的"子爵"式涡桨运输机出现较早,但它的载重量只有伊尔-18型飞机的一半。后来伊尔-18又有了军、民多种改型,曾接受20多个国家的订货,至1979年,共生产565架。
背后故事
杰出贡献
我国从1959年开始,引进了一批伊尔-18客运型运输机,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1965年,伊尔-18型B-232号飞机和另外2架一起,执行运送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赴多国访问并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任务,途中跨越亚、欧、非三大洲,航线单程约12000余千米,仅海上航线就长达4000余千米,途经14个国家和地区的领空……机组成员克服重重困难,边试航边执行任务,创造了阶段性远航纪录,圆满完成了任务。
1967年7月21日,毛主席乘坐B-232号伊尔-18型飞机,从汉口起飞,降落于上海虹桥机场,这是毛泽东一生中最后一次乘坐飞机。
1964-1976年,空军航测团利用由伊尔-18型改装成的航测机,完成了我国西部边境地区的航测任务,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精确的西部地图的历史。其中,1974年10月9日和19日,陈杰团长驾驶伊尔-18型飞机飞越珠穆朗玛峰,完整地拍摄了珠穆朗玛峰的全貌。
如今,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的B-232号伊尔-18型飞机属于国家重要文物。
总理座驾
1965年6月,正值新中国援助坦桑尼亚修筑坦赞铁路,周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访坦桑尼亚。
周总理提出,这次出访,要乘坐中国民航自己的飞机。周总理对民航的同志勉励道:"中国民航不飞出去,就不能打开局面,中国民航的飞机一定要飞出去!"在这之前,中国民航的飞机从未有过这样的远航,从未飞过这样长的航线,也从未到过这么多的国家。
总理是最频繁乘坐飞机在国内视察和出国访问的领导人。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总理出访乘坐的是苏制里2飞机。1957年,苏联赠送给中国一架伊尔14,比里2飞机有了明显进步,但作为专机来飞行,条件还是比较差的。也正因为条件所限,上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领导人乘坐自己的飞机出访的国家,只限于周边建交的国家,远程航线都是包租外国航空公司的飞机。
1955年,"克什米尔"号飞机失事事件震惊世界,这架飞机当时是中国政府代表团从印度航空公司包租作为专机、赴印尼万隆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的。在飞机从香港飞往雅加达的途中,一颗被台湾特务利用飞机在香港停留之机放置到机上的定时炸弹在空中爆炸,机上成员全部遇难。而因中央临时决定让本来原定乘机的周总理先去缅甸访问而躲过了这场劫难。
1965年3月,周总理访问罗马尼亚,包租的是巴基斯坦的波音飞机,前往机场迎接的罗马尼亚同志对中国代表团乘坐其他国家的包机感到不解,因为其他国家的元首出访都是乘坐本国的专机。这番话再次引起周总理的深思,在回国途中,总理对民航的同志指示道:中国民航的飞机一定要飞出去!
中国民航一定要有自己的远航,中国民航一定要自己飞出去!这不仅是总理的愿望,也是全体民航人的愿望。而这一次,大家的梦想就要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