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伊敏苏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伊敏苏木,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地处鄂温克族自治旗南部,东与锡尼河东苏木接壤,南与扎兰屯市柴河镇牙克石市塔尔气镇相连西和北与锡尼河西苏木毗邻,行政区域面积4465平方千米。[1]

清雍正十年(1732年),在境内设立额鲁特镶黄旗;1984年,复改伊敏苏木。

截至2018年末,伊敏苏木户籍人口有3240人。截至2020年6月,伊敏苏木下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

2011年,伊敏苏木财政总收入287.5万元,比上年增长14.1%。牧民人均纯收入7140元。

2018年,伊敏苏木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中文名: 伊敏苏木

行政区类别: 苏木

所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

地理位置:鄂温克族自治旗南部

面 积: 4465 km²

下辖地区: 1个社区、7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毕鲁图村

电话区号: 0470

邮政区码: 021114

气候条件: 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蒙E

人 口: 3240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建置沿革

清雍正十年(1732年),在境内设立额鲁特镶黄旗。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伪满洲国将索伦左、右翼旗、额鲁特旗和布里亚特旗合并,建索伦旗,在境内置阿贵图、孟根楚鲁2个苏木,隶属索伦旗。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阿贵图、孟根楚鲁苏木合并为伊敏苏木。

1958年,改伊敏人民公社。

1984年,复改伊敏苏木。

2006年6月,撤销红花尔基镇,其行政区域并入伊敏苏木,苏木政府驻地迁至红花尔基村。

2011年5月,恢复设立红花尔基镇,苏木政府驻地迁回毕鲁图村。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伊敏苏木下辖7个行政村:毕鲁图、吉登、红花尔基阿贵图、巴音塔拉、伊敏、苇子坑;下设3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伊敏苏木下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伊敏社区,吉敦猎民村、红花尔基村、毕鲁图村、巴音塔拉村、阿贵图村、伊敏村、苇子坑村,苏木人民政府驻毕鲁图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伊敏苏木地处鄂温克族自治旗南部,东与锡尼河东苏木接壤,南与扎兰屯市柴河镇和牙克石市塔尔气镇相连西和北与锡尼河西苏木毗邻,行政区域面积446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伊敏苏木地处大兴安岭山地向呼伦贝尔高原过渡地段,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形分为南部山地、中部低山丘陵、西北高原三部分。

气候

伊敏苏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差异较大,冬季寒冷时间长,夏季温和而短促,降水集中于夏季,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降水少大风多。多年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41℃。年平均降水量300—400毫米,无霜期年平均80—90天。

水文

伊敏苏木境内河道属额尔古纳河流域。主要河流有伊敏河、维纳河、维特很河、红花尔基河、塔尔其河、桑多尔河等。

自然灾害

伊敏苏木主要自然灾害有大雪、干旱灾。雪灾年均发生一次,主要发生在2—4月。

自然资源

伊敏苏木境内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煤、铁、石灰石、大理石等。有鹿、狍、野猪、天鹅、乌鸡、飞龙、白蘑、黄花菜等野生动植物资源。

人口

2011年末,伊敏苏木总人口439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02人,城镇化率2.8%。另有流动人口466人。总人口中,男性2231人,占50.8%;女性2159人,占49.2%;14岁以下484人,占11%;15—64岁3656人,占83%;65岁以上259人,占6%。总人口中,以鄂温克族为主,达1439人,占32.7%;有汉、蒙古、达斡尔、鄂伦春等7个民族,共2951人,占67.2%。2011年,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0.98人。

2017年末,伊敏苏木常住人口为3064人。

截至2018年末,伊敏苏木户籍人口有3240人。

经济

综述

2002年,伊敏苏木牧民人均收入达到3036元。

2011年,伊敏苏木财政总收入287.5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1.4万元,比上年增长12.6%。牧民人均纯收入7140元。

2018年,伊敏苏木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农业

2002年,伊敏苏木牲畜年末存栏76204头(只),较1998年同期增长24.9%。2002年,伊敏苏木奶牛总头数达到5355头,比1998年同期纯增了605头,奶产量达到6000吨,相当于1998年的两倍。

2011年末,伊敏苏木有耕地面积1.2万亩;可利用草地382.6万亩,林地面积268.5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0.65亿元。畜牧业以饲养羊、牛、马为主。2011年,羊饲养量8.36万只,年末存栏6.79万只;牛饲养量1.83万头,年末存栏0.98万头;马饲养量0.52万匹,年末存栏0.51万匹。2011年,生产肉类1734吨,其中牛肉1200吨,羊肉534吨,鲜奶2.1万吨。

工业

2011年,伊敏苏木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75人,年产值0.6亿元。

商业

2011年末,伊敏苏木有商业网点50个,职工53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560万元,比上年增长9.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伊敏苏木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3人,专任教师10人:小学1所,在校生32人,专任教师1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伊敏苏木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个,演职人员14人;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农家书屋8个,建筑面积320平方米,藏书50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5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4人。2011年末,开通39个频道,村村通卫星电视用户1243户,电视综合覆盖率8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伊敏苏木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4张。专业卫生人员14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土0.5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300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590人,参合率98%。

视频

那晓光深入伊敏苏木、红花尔基调研当前重点工作

{{#i}isplay:v0660q9dlp0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