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犁鼠兔」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using HotCat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9: 行 9:
 
 中文学名: 伊犁鼠兔 </br>
 
 中文学名: 伊犁鼠兔 </br>
 
 拉丁学名:Ochotona iliensis </br>
 
 拉丁学名:Ochotona iliensis </br>
 界: 动物界 </br>
+
 界: [[ 动物界]] </br>
 门:脊索动物门 </br>
+
 门:[[ 脊索动物门]] </br>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br>
+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br>
 纲:哺乳纲 </br>
+
 纲:[[ 哺乳纲]] </br>
 
 亚  纲:真兽亚纲 </br>
 
 亚  纲:真兽亚纲 </br>
 
 目:兔形目 </br>
 
 目:兔形目 </br>
行 23: 行 23:
 
 保护级别: 濒危(EN) IUCN标准</br>
 
 保护级别: 濒危(EN) IUCN标准</br>
 
|}
 
|}
'''伊犁鼠兔'''(学名:Ochotona iliensis)是一种体型娇小的山地哺乳动物,约20厘米长,长有大大的耳朵,灰色的皮毛上散落着些许棕色斑点。仅存于中国新疆,是高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群体。它们主要栖息在海拔2800米至4100米之间的天山裸岩区。自2000年以来, 伊犁鼠兔的栖息地减少至原本分布区面积的17.05%。实际栖种群数量的成熟个体数少于2500只,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中国已将其列为濒危动物。</br>
+
'''伊犁鼠兔'''(学名:Ochotona iliensis)是一种体型娇小的山地[[ 哺乳动物]] ,约20厘米长,长有大大的耳朵,[[ 灰色]] 的皮毛上散落着些许棕色斑点。仅存于[[ 中国]][[ 新疆]] ,是高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群体。它们主要栖息在海拔2800米至4100米之间的天山裸岩区。自2000年以来, 伊犁鼠兔的栖息地减少至原本分布区面积的17.05%。实际栖种群数量的成熟个体数少于2500只,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中国已将其列为濒危动物。</br>
  
 
1983年该物种在天山山脉被中国科学家意外发现,并被判定为新物种。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对其数量进行统计,估计有2000只左右。而后,鼠兔便消失在人们视野中。</br>
 
1983年该物种在天山山脉被中国科学家意外发现,并被判定为新物种。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对其数量进行统计,估计有2000只左右。而后,鼠兔便消失在人们视野中。</br>
行 29: 行 29:
 
   
 
   
 
== 形态特征 ==
 
== 形态特征 ==
 伊犁鼠兔外形像兔子又像老鼠,成年伊犁鼠兔体重240克,体长约160-200毫米, 耳和后足的长度是鼠兔属里最大的一种。耳,须很长,超过8厘米。毛色较鲜艳,额头和颈侧有3块棕色斑点,额、顶是明显的锈棕色斑,颈背有一块浅色斑。夏毛体背棕黄或棕褐,头骨门齿孔和腭孔为一孔。是中国特有物种,是当前国际公认的鼠兔属仅有的24个物种中,耳朵最大、后足最长、体形最大的一种。</br>
+
 伊犁鼠兔外形像[[ 兔子]] 又像[[ 老鼠]] ,成年伊犁鼠兔体重240克,体长约160-200毫米, 耳和后足的长度是鼠兔属里最大的一种。耳,须很长,超过8厘米。毛色较鲜艳,额头和颈侧有3块棕色斑点,额、顶是明显的锈棕色斑,颈背有一块浅色斑。夏毛体背棕黄或棕褐,头骨门齿孔和腭孔为一孔。是中国特有物种,是当前国际公认的鼠兔属仅有的24个物种中,耳朵最大、后足最长、体形最大的一种。</br>
  
 外形略似鼠类,耳短而圆,尾仅留残迹,隐于毛被内。因牙齿结构(如具两对上门齿)、摄食方式和行为等与兔子相象,故名。后肢比前肢略长或接近等长;头骨上面无眶上突;上颚每侧只有2枚臼齿。雄性无阴囊,雌兽有乳头2-3对;全身毛被浓密柔软,底绒丰厚,与它们生活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有关;毛被呈沙黄、灰褐、茶褐、浅红、红棕和棕褐色,夏季毛色比冬毛鲜艳或深暗。</br>
+
 外形略似鼠类,[[ ]] 短而圆,尾仅留残迹,隐于毛被内。因牙齿结构(如具两对上门齿)、摄食方式和行为等与兔子相象,故名。后肢比前肢略长或接近等长;头骨上面无眶上突;上颚每侧只有2枚臼齿。雄性无阴囊,雌兽有乳头2-3对;全身毛被浓密柔软,底绒丰厚,与它们生活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有关;毛被呈沙黄、灰褐、茶褐、浅红、红棕和棕褐色,夏季毛色比冬毛鲜艳或深暗。</br>
 
   
 
   
 
 上颌有1对前后重叠的门齿。和像啮齿动物一样,在门齿与颊齿间有宽阔的齿隙(缺犬齿、部分门齿和部分前臼齿)。草食性,具双重消化功能,即盲肠富集大量维生素后,胶囊裹着成软粪,自肛门排出,再被自己吞咽,又经消化,充分利用维生素(软粪含维生素比正常粪便多数倍),再排出的粪便才是圆形硬粪便。
 
 上颌有1对前后重叠的门齿。和像啮齿动物一样,在门齿与颊齿间有宽阔的齿隙(缺犬齿、部分门齿和部分前臼齿)。草食性,具双重消化功能,即盲肠富集大量维生素后,胶囊裹着成软粪,自肛门排出,再被自己吞咽,又经消化,充分利用维生素(软粪含维生素比正常粪便多数倍),再排出的粪便才是圆形硬粪便。
 
   
 
   
 
== 栖息环境 ==
 
== 栖息环境 ==
 伊犁鼠兔栖息于各种草原、山地林缘和裸崖。是高海拔动物,主要栖息在海拔2850-4100米的天山裸岩地区。而实际栖息地仅占分布区面积的17.05%。这些地区全年大部分时间都被积雪覆盖,植物特别稀少,其栖息环境及食物基地条件很差,特别是冬季生存环境更为恶劣。
+
 伊犁鼠兔栖息于各种[[ 草原]] 、山地林缘和裸崖。是高海拔动物,主要栖息在海拔2850-4100米的天山裸岩地区。而实际栖息地仅占分布区面积的17.05%。这些地区全年大部分时间都被积雪覆盖,植物特别稀少,其栖息环境及食物基地条件很差,特别是冬季生存环境更为恶劣。
 
   
 
   
 
== 生活习性 ==
 
== 生活习性 ==
行 62: 行 62: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於 2021年6月5日 (六) 11:43 的最新修訂

伊犁鼠兔

中文學名: 伊犁鼠兔
拉丁學名:Ochotona iliensis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 綱:真獸亞綱
目:兔形目
科:鼠兔科
屬:鼠兔屬
種: 伊犁鼠兔
分布區域: 中國伊犁
命名者及年代: Li & Ma, 1986
英文名稱: Ili pika
保護級別: 瀕危(EN) IUCN標準

伊犁鼠兔(學名:Ochotona iliensis)是一種體型嬌小的山地哺乳動物,約20厘米長,長有大大的耳朵,灰色的皮毛上散落着些許棕色斑點。僅存於中國新疆,是高原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群體。它們主要棲息在海拔2800米至4100米之間的天山裸岩區。自2000年以來, 伊犁鼠兔的棲息地減少至原本分布區面積的17.05%。實際棲種群數量的成熟個體數少於2500隻,已經處於瀕危狀態,中國已將其列為瀕危動物。

1983年該物種在天山山脈被中國科學家意外發現,並被判定為新物種。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對其數量進行統計,估計有2000隻左右。而後,鼠兔便消失在人們視野中。
2014年夏天,中國天山山脈再次發現伊犁鼠兔。[1]

形態特徵

伊犁鼠兔外形像兔子又像老鼠,成年伊犁鼠兔體重240克,體長約160-200毫米, 耳和後足的長度是鼠兔屬里最大的一種。耳,須很長,超過8厘米。毛色較鮮艷,額頭和頸側有3塊棕色斑點,額、頂是明顯的銹棕色斑,頸背有一塊淺色斑。夏毛體背棕黃或棕褐,頭骨門齒孔和齶孔為一孔。是中國特有物種,是當前國際公認的鼠兔屬僅有的24個物種中,耳朵最大、後足最長、體形最大的一種。

外形略似鼠類,短而圓,尾僅留殘跡,隱於毛被內。因牙齒結構(如具兩對上門齒)、攝食方式和行為等與兔子相象,故名。後肢比前肢略長或接近等長;頭骨上面無眶上突;上顎每側只有2枚臼齒。雄性無陰囊,雌獸有乳頭2-3對;全身毛被濃密柔軟,底絨豐厚,與它們生活在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有關;毛被呈沙黃、灰褐、茶褐、淺紅、紅棕和棕褐色,夏季毛色比冬毛鮮艷或深暗。

上頜有1對前後重疊的門齒。和像齧齒動物一樣,在門齒與頰齒間有寬闊的齒隙(缺犬齒、部分門齒和部分前臼齒)。草食性,具雙重消化功能,即盲腸富集大量維生素後,膠囊裹着成軟糞,自肛門排出,再被自己吞咽,又經消化,充分利用維生素(軟糞含維生素比正常糞便多數倍),再排出的糞便才是圓形硬糞便。

棲息環境

伊犁鼠兔棲息於各種草原、山地林緣和裸崖。是高海拔動物,主要棲息在海拔2850-4100米的天山裸岩地區。而實際棲息地僅占分布區面積的17.05%。這些地區全年大部分時間都被積雪覆蓋,植物特別稀少,其棲息環境及食物基地條件很差,特別是冬季生存環境更為惡劣。

生活習性

伊犁鼠兔習慣群居。挖洞或利用天然石隙群棲。白天活動,常發出尖叫聲,以短距離跳躍的方式跑動。不冬眠,有儲備食物的習慣,當冬天來臨時,依賴所儲備的食物過冬。為草食性動物,多以金蓮花、虎耳草、雪蓮等高山植物為食,由於這些植物多生長於高海拔的岩壁石縫間或小台地,伊犁鼠兔常常餓肚子。伊犁鼠兔還有許多天敵,有白鼬、石貂、狐狸和各種猛禽。

分布範圍

生活在天山山脈高寒山區,是中國新疆特有的一個物種。

繁殖方式

繁殖期4-9月(或延至10月),每年產仔1-3窩,每胎2-11仔。幼仔晚成性,身體裸露,沒有毛皮覆蓋,眼未開,不能獨立生活。

生存現狀

雖然伊犁鼠兔是新發現的動物,實際上它是一種很古老的殘留物種,有人認為鼠兔是由中新世晚期的跑兔進化而來。令人憂心的是,這種形狀精靈的可愛小動物在現代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數量銳減,總體種群數量減少了64.48%以上,棲息地面積也在逐漸減少。研究人員發現,伊犁鼠兔種群數量自2000年以來的十多年間減少55%以上,其種群的成熟個體數少於2500隻,其亞種群的成熟個體數不超過250隻,已經處於瀕危狀態。這可能是生存條件極度惡劣、自身近親繁殖、天敵和人為干擾等原因導致的。

保護級別

列入2005年《中國瀕危物種紅皮書》。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伊犁鼠兔時隔20年再次現身中國 比大熊貓還稀有

TAG標籤: 伊犁鼠兔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