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萨克·巴罗」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removed Category:国外历史人物 using HotCat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行 1: 行 1:
 +
 
'''伊萨克·巴罗'''  
 
'''伊萨克·巴罗'''  
  
 (Isaac Barrow,1630年10月生于伦敦,1677年5月4日卒于伦敦)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1643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48年获学士学位,1649年当选为三一学院院委,16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654年任剑桥大学讲师。1655-1659年在欧洲各国访问。1659年被授予英国教会牧师职位。1662年任伦敦格雷沙姆几何教授,并任剑桥大学数学教授。166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664年任剑桥首届卢卡斯教授,1670年获神学博士学位。1672年任三一学院院长。在此期间,为建立该院图书馆作出重大贡献。1675年任剑桥大学副校长。  <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伊萨克·巴罗/11034631?fr=aladdin 梁宗巨等编.数学家传略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44</ref>
+
 (Isaac Barrow,1630年10月生于伦敦,1677年5月4日卒于伦敦)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1643年入[[ 剑桥大学]] 三一学院,1648年获学士学位,1649年当选为三一学院院委,1652年获[[ 文学硕士]] 学位,1654年任剑桥大学讲师。1655-1659年在欧洲各国访问。1659年被授予英国教会[[ 牧师]] 职位。1662年任伦敦[[ 格雷沙姆]] 几何教授,并任剑桥大学数学教授。1663年被选为[[ 英国皇家学会]] 会员。1664年任剑桥首届[[ 卢卡斯]] 教授,1670年获[[ 神学]] 博士学位。1672年任三一学院院长。在此期间,为建立该院图书馆作出重大贡献。1675年任剑桥大学副校长。  <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伊萨克·巴罗/11034631?fr=aladdin 梁宗巨等编.数学家传略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44</ref>
 
   
 
   
 
== 基本信息 ==
 
== 基本信息 ==
行 33: 行 34:
 
|代表作品||  《光学讲义》《几何讲义》  
 
|代表作品||  《光学讲义》《几何讲义》  
 
|}
 
|}
 
=== 目录 ===
 
 
1 生平
 
 
2 著作与贡献
 
 
3 轶闻
 
 
4 语录
 
  
 
== 生平 ==
 
== 生平 ==
  
 
1652年获得硕士学位。  1660年晋升为教授, 1662年兼任伦敦大学几何学教授   ,1664年任剑桥大学第一任卢卡斯教授。   巴罗最重要的科学著作是《光学讲义》(1669)和《几何学讲义》(1670),
 
1652年获得硕士学位。  1660年晋升为教授, 1662年兼任伦敦大学几何学教授   ,1664年任剑桥大学第一任卢卡斯教授。   巴罗最重要的科学著作是《光学讲义》(1669)和《几何学讲义》(1670),
 +
[[File:伊萨克·巴罗1.jpg|缩略图|left|250px|[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1/Isaac_Barrow.jpg/400px-Isaac_Barrow.jpg 原图链接][https://wikivisually.com/lang-zh/wiki 图片来源于财经网]]]
  
[[File:伊萨克·巴罗1.jpg|缩略图|left|图片来源:财经网]]
+
后者包含了他对无穷小分析的卓越贡献,特别是其中“通过计算求切线的方法”,同现在的求导数过程已十分相近。他已察觉到切线问题与求积问题的互逆关系,但执着于几何思维妨碍他进一步逼近微积分的基本定理,微积分的最终制定后来由其学生艾萨克·牛顿完成。巴罗最先发现了牛顿的天才,并于1669年自动辞去卢卡斯教授之职,举荐牛顿继任。
 
 
 
 
  后者包含了他对无穷小分析的卓越贡献,特别是其中“通过计算求切线的方法”,同现在的求导数过程已十分相近。他已察觉到切线问题与求积问题的互逆关系,但执着于几何思维妨碍他进一步逼近微积分的基本定理,微积分的最终制定后来由其学生艾萨克·牛顿完成。巴罗最先发现了牛顿的天才,并于1669年自动辞去卢卡斯教授之职,举荐牛顿继任。 [1]
 
  
 
== 著作与贡献 ==
 
== 著作与贡献 ==
行 61: 行 50:
 
== 轶闻 ==
 
== 轶闻 ==
  
 他还是位名教士,著有大量久负盛名的布道文。他为人谦和可亲,然而却与当时的国王查理二世的宠臣,著名的浪荡才子罗切斯特伯爵二世结下了难解之仇,只要遇到一起,终免不了舌战。据说,罗切斯特曾将巴罗教士讥为“一座发霉的神学院”。[[File:伊萨克·巴罗2.jpg|缩略图|right|图片来源:财经网]]
+
 他还是位名教士,著有大量久负盛名的布道文。他为人谦和可亲,然而却与当时的国王查理二世的宠臣,著名的浪荡才子罗切斯特伯爵二世结下了难解之仇,只要遇到一起,终免不了舌战。据说,罗切斯特曾将巴罗教士讥为“一座发霉的神学院”。
 +
 
 +
[[File:伊萨克·巴罗2.jpg|缩略图|right|450px|[http://a4.att.hudong.com/31/79/01300001385827149024793919818.jpg 原图链接][http://tupian.baike.com/a4_31_79_01300001385827149024793919818_140_jpg.html  图片来源 于互动百科]]]
  
 某日,巴罗为国王作祈祷后与罗切斯特狭路相逢。
+
 某日,[[ 巴罗]] 为国王作祈祷后与罗切斯特狭路相逢。
  
 
 罗切斯特向巴罗深深地鞠了一躬后,语带讥讽地说:“博士,请您帮我系上鞋带。”
 
 罗切斯特向巴罗深深地鞠了一躬后,语带讥讽地说:“博士,请您帮我系上鞋带。”
行 81: 行 72: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 伊萨克 ·巴罗 <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伊萨克·巴罗/11034631?fr=aladdin 语不惊人死不休 ],顶尖文案.2013-3-5</ref>
 
 —— 伊萨克 ·巴罗 <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伊萨克·巴罗/11034631?fr=aladdin 语不惊人死不休 ],顶尖文案.2013-3-5</ref>
 +
 +
==相關影片==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ZcXvDr4_jw
 +
|alignment=inline
 +
|dimensions=640
 +
|container=frame
 +
|description=
 +
}}
 +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X0JPC4V9ko
 +
|alignment=inline
 +
|dimensions=640
 +
|container=frame
 +
|description=
 +
}}
 +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TS2svptU8
 +
|alignment=inline
 +
|dimensions=640
 +
|container=frame
 +
|description=
 +
}}
 +
{{clear}}
 +
 
  
 
== 参考来源 ==   
 
== 参考来源 ==   
  
 +
{{Reflist}}
 +
 +
== 分类格式 ==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Category:数学家]]
 +
[[Category:英国人]]

於 2020年6月13日 (六) 00:26 的最新修訂

伊薩克·巴羅

(Isaac Barrow,1630年10月生於倫敦,1677年5月4日卒於倫敦)是英國著名的數學家,1643年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648年獲學士學位,1649年當選為三一學院院委,165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654年任劍橋大學講師。1655-1659年在歐洲各國訪問。1659年被授予英國教會牧師職位。1662年任倫敦格雷沙姆幾何教授,並任劍橋大學數學教授。1663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664年任劍橋首屆盧卡斯教授,1670年獲神學博士學位。1672年任三一學院院長。在此期間,為建立該院圖書館作出重大貢獻。1675年任劍橋大學副校長。 [1]

基本信息

伊薩克·巴羅
出生 1630年10月
國籍 英國
別名 Isaac Barrow
職業 數學家
知名作品 《光學講義》
《幾何講義》


中文名 伊薩克·巴羅
外文名 Isaac Barrow
國 籍 英國
出生地 倫敦
出生日期 1630年10月
逝世日期 1677年5月4日
代表作品 《光學講義》《幾何講義》

生平

1652年獲得碩士學位。 1660年晉升為教授, 1662年兼任倫敦大學幾何學教授 ,1664年任劍橋大學第一任盧卡斯教授。 巴羅最重要的科學著作是《光學講義》(1669)和《幾何學講義》(1670),

後者包含了他對無窮小分析的卓越貢獻,特別是其中「通過計算求切線的方法」,同現在的求導數過程已十分相近。他已察覺到切線問題與求積問題的互逆關係,但執着於幾何思維妨礙他進一步逼近微積分的基本定理,微積分的最終制定後來由其學生艾薩克·牛頓完成。巴羅最先發現了牛頓的天才,並於1669年自動辭去盧卡斯教授之職,舉薦牛頓繼任。

著作與貢獻

巴羅在數學、物理學、天文學和神學上都很有成就。在數學上的重要貢獻是:給出了求切線的方法,並作出了笛卡兒葉形線等一系列的重要曲線的切線,引入了「微分三角形」的概念,即相當於現代以為邊的直角三角形,不過當時還沒有使用「微分三角形」這一名稱。從巴羅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實際上已經得到了兩個函數的積和商和微分定理, 的微分、求曲線的長度、定積分中的變量代換,甚至還有隱函數的微分定理。但是在巴羅的著作里主要是單純的幾何的表達,還沒有體現出微積分的統一思想。關於求切線和求面積問題的互逆性,在他的《幾何講義》中有採用幾何形式的明確陳述和證明。但似乎他本人並沒有認識它的重要性,以至沒有作一般性的探討,另外他對圓錐曲線也很有研究。巴羅的主要著作有:《數學講義》(1683年)、《光學講義》(1669年)、《幾何講義》(1670年 [1] ),他精通希臘文和阿拉伯文,並被譽為那個時代最權威的希臘語專家之一。他編譯了《阿基米德全集》、《阿波洛尼厄斯曲線》(第十卷)、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等,其中《幾何原本》曾作為英國標準幾何教材達半個世紀之久。巴羅是一位能言善辯、精力充沛的講道者,晚年把主要精力轉到神學。他作為神學家的聲譽是靠《論羅馬教皇的主權》一書得來的,此書在他去世後3年出版。

巴羅精通希臘文和阿拉伯文,曾編譯過歐幾里得、阿基米德、阿波羅尼奧斯等希臘數學家的著作,其中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作為英國標準幾何教本達半個世紀之久 [2]

軼聞

他還是位名教士,著有大量久負盛名的布道文。他為人謙和可親,然而卻與當時的國王查理二世的寵臣,著名的浪蕩才子羅切斯特伯爵二世結下了難解之仇,只要遇到一起,終免不了舌戰。據說,羅切斯特曾將巴羅教士譏為「一座發霉的神學院」。

某日,巴羅為國王作祈禱後與羅切斯特狹路相逢。

羅切斯特向巴羅深深地鞠了一躬後,語帶譏諷地說:「博士,請您幫我系上鞋帶。」

巴羅答道:「我請您躺到地上去,爵爺。」

「博士,我請您到地獄的中心去。 」 「爵爺,我請您站在我對面。」

「博士,我請您到地獄的最深層去。」

「不敢,爵爺,這樣高雅的宮殿應留給您這樣有身份的人啊!」說完,巴羅聳聳肩走開了。

語錄

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導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優婉的安慰者。 —— 伊薩克 ·巴羅 [3]

相關影片

 

參考來源

  1. 梁宗巨等編.數學家傳略辭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44
  2. 李文林. 《中國大百科全書 數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時間:1992-4-1
  3. 語不驚人死不休 ,頂尖文案.2013-3-5

分類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