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伍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伍參
圖片來自名人簡歷網

伍參,伍氏,名參,楚國大夫,伍子胥曾祖父。前597年,楚莊王率軍圍攻鄭國。六月,晉國三軍出動,救援鄭國。伍參對楚莊王說:「晉國執政的荀林父是新人,不能行使命令。他的副手先縠剛愎不仁,不肯聽從命令。他們的三個統帥想要專權行事不能辦到,楚莊王奠定了自己春秋五霸的地位。

基本信息

本 名: 伍參

所處時代: 春秋時期

民族族群: 楚國人

主要成就: 輔佐楚莊王稱霸

兒 子: 伍舉

孫 子: 伍奢

重 孫: 伍員(伍子胥)、伍尚

身份:政治人物

人物簡介

前597年,楚莊王率軍圍攻鄭國。六月,晉國三軍出動,救援鄭國。此時楚莊王已降服了鄭國,駐軍於郔地,準備在黃河飲馬後就回國,楚莊王聽說晉軍已經渡過黃河便想要回去,他的寵臣伍參想打仗,令尹孫叔敖不想打,說:「去年攻入陳國,今年攻入鄭國,不是沒有打仗。打起來以後不能得勝,吃了伍參的肉難道就夠了嗎?」伍參說:「如果作戰得勝,就是孫叔敖沒有謀略。不能得勝,我的肉將會在晉軍那裡,哪裡還能吃得上呢?」孫叔敖回車向南,倒轉旌旗,準備回國。伍參對楚莊王說:「晉國執政的荀林父是新人,不能行使命令。他的副手先縠剛愎不仁,不肯聽從命令。他們的三個統帥想要專權行事不能辦到。想聽從命令而沒有上級,大軍聽從誰的命令?這一次,晉軍一定失敗。況且我軍撤退就是國君逃避臣下,國君怎能蒙受這番恥辱?」楚莊王聽了很不高興,命令孫叔敖把戰車改而向北,以待晉軍。不久,雙方在邲開戰,晉軍大敗,楚莊王奠定了自己春秋五霸的地位。

史料記載

  1. 《左傳·宣公十二年》:楚子北,師次於郔,沈尹將中軍,子重將左,子反將右,將飲馬於河而歸。聞晉師既濟,王欲還,嬖人伍參欲戰。令尹孫叔敖弗欲,曰:「昔歲入陳,今茲入鄭,不無事矣。戰而不捷,參之肉其足食乎?」參曰:「若事之捷,孫叔為無謀矣。不捷,參之肉將在晉軍,可得食乎?」令尹南轅反旆,伍參言於王曰:「晉之從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帥者專行不獲,聽而無上,眾誰適從?此行也,晉師必敗。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王病之,告令尹,改乘轅而北之,次於管以待之。
  2. 《左傳·宣公十二年》:及昏,楚師軍於邲,晉之餘師不能軍,宵濟,亦終夜有聲。

姓氏源流

伍(Wǔ)姓源出有二:

一 出自羋姓

為黃帝時大臣伍胥之後,以祖名為氏。據《玄女兵法》載,黃帝為部落首領時,其下有大臣名伍胥,其後代以祖名為姓,形成伍氏,伍胥就是後來成為楚國望族的伍姓的始祖。春秋時候,楚莊王有個寵臣叫伍參,是伍胥的後裔。

二 出自回族中有伍氏

公元前597年,楚莊王北上與晉國爭霸。他先出兵討伐鄭國,晉國派荀林父救援,兩軍在邲相遇。楚令尹孫叔敖見晉軍勢大,主張撤軍,楚莊王也同意。這時伍參對莊王說:「晉軍內部不團結,號令不統一,元帥荀林父沒有威望,楚軍只要一進攻,晉軍必敗。」孫叔敖生氣的說:「楚軍連年作戰,已經疲憊不堪。如果打了敗仗,即使殺了你做肉羹,也贖不了你的罪。」伍參笑着回答:「如果打勝了,那就證明你無謀;萬一打了敗仗,我的肉將由晉人來吃,哪裡還輪得上你啊!」接着他仔細分析了楚軍的有利條件和晉軍的弱點,終於說服楚莊王同意出戰,結果楚軍獲勝。於是楚莊王就封伍參為大夫,伍參便以名為姓,成為伍氏,其後代沿襲伍姓,形成伍氏。[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