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員夜出昭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伍員夜出昭關》,粵劇《伍員夜出昭關》傳統劇。原編者不詳。
劇目介紹
西戎王興兵犯秦,楚平王命子熊見領兵解秦國之危,秦王將妹愛蓮許給熊見。平王見色起心,立媳為妃,以宮女昭儀代愛蓮嫁熊見。數月後昭儀懷孕,熊見知父親奪其妻,乃殺出皇城,因受重傷,不能前行,臨終前命昭儀帶血書往求伍員(子胥)。伍員父伍奢諫君被害,其子伍尚救父亦被殺死,伍員妻母及嫂亡命他方。幸得東臬公與皇甫幫助逃出昭關。
粵劇《伍員夜出昭關》1912年由華天樂班演出,新白菜、靚耀主演。該劇還有廣州市粵劇老藝人劇團記錄,靚大芳校訂本,刊入1991年《粵劇傳統劇目匯編》第二冊。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戲劇的一個獨特稱謂。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1]」、「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戲曲最顯著、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音樂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音樂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語言,如:四川的川劇、浙江的越劇、廣東的粵劇、河南的豫劇、陝西的秦腔、山東的呂劇[2]、福建的閩劇、湖北的漢劇、河北的評劇、江蘇的崑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