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语一级字 ,读作xiū,最早见于甲骨文。休的本义是在树荫下乘凉歇息,后引申为歇息。由歇息引申为停顿,停止;安适的,欢愉的。由停顿,停止引申为取消,离弃;不,不要。[1]

[]

会意字。从人,从木,像人倚树而息。有些“休”字木旁的上部向人旁弯曲,正像树荫;字亦作“庥”(“广”可荫蔽,与树荫似)。后“庥”与“休”分化成两个字。 本义是人在树荫下休息。《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体思。”(思:句末语气词)字亦作”茠”。《集韵·尤韵》:“茠,休或从。”《淮南子·精神》:“今夫繇(徭)者揭,负笼土,盐汗交流,喘息薄喉。当此之时,得茠越下,则脱然而喜矣。”高诱注:“三辅人谓休华树下为茠也。楚人树上大本小如车盖状为越,言多荫也。”也泛指休恩。《尔雅·释诂下》:“休,息也。”《诗·小雅·十月之交》:“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引申指休假。《后汉书·蔡》:长休百日。”又为停止。《尔雅·释言》:“休,戾也。”郭璞注:“戾,止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从本义又引申出树荫和荫庇的意思。《汉书·孝成班倢伃传》:“依松柏之余休。”颜师古注:“休,荫也。”《诗·商颂·长发》:“何天之休。”(何hè:同“荷”,承受,蒙受)。《尔雅·释言》:“庇、庥,荫(荫)也。”郭璞注:“今俗语呼树为庥。”《玉篇·广部》:“庥,庇庥也。”“休”从荫庇义又引申指美好。《尔雅·释诂下》:“休,美也。”《汉书·武五子传》:“远方珍物陈于太庙,德甚休盛。”颜师古注:“体,美也。”又指喜悦。《广雅·释诂一》:“休,喜也。”《国语·周语下》:“为晋休戚,不忘本也。”韦昭注:“休,喜也。”成语有“休戚与共”。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

《唐韵》许尤切《集韵》《韵会》《正韵》虚尤切,𠀤朽平声。

美善也,庆也。《书·太甲》:实万世无疆之休。

又《周官》:作德心逸日休。《诗·商颂》:何天之休。

又宥也。《书·吕𠛬》:虽休勿休。注:宥之也。我虽以为宥,尔惟勿宥。

又《尔雅·释训》:休休,俭也。疏:良士顾礼节之俭也。《诗·唐风》:良士休休。

又休沐,言休假也。一曰下沐,一曰旬休。唐法,旬休者一月三旬,遇旬则休沐,即十日一洗沐也。

又致仕曰休。

又休息。《礼·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则百工休。

又《扬子·方言》:称傀儡戏曰休,亦曰提休。

又地名。汉封楚元王子为休侯。见《史记·年表》。

又《尔雅·释木》:休,无实李。注:一名赵李。

又蚤休,药名。

又姓。 又休休,人名。见《五代史》。

又《集韵》:吁句切,音煦。 气以温之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角之,本蹙于𠜶,而休于气。

又同咻。《左传·昭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注:燠休,痛念声。

又叶虚娇切,音嚣。陆云《赠郑曼季诗》:拊翼坠夕,和鸣兴朝。我之思之,言怀其休。

又叶匈于切,音虚。吴志《胡综黄龙大牙赋》:含契河洛,动与道俱。天赞人和,佥曰惟休。《说文》:休在木部,人依木则休。《尔雅》:庇䕃曰休,会止木庇息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