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伦敦金融城

 伦敦金融城

来自 携程旅行 的图片

本名 伦敦金融城

地理位置

圣保罗大教堂东侧

面 积 2.6 km²

现任市长 查尔斯·鲍曼

所属国家 英国

伦敦金融城 (City of London),简称是伦敦城,是英国大伦敦的33个郡之一,位于伦敦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东侧。 [1]

目录

简介

面积2.6平方公里,也被称为“一平方英里(Square Mile)”,由于该地聚集了大量银行、证券交易所、黄金市场等金融机构,所以又称为伦敦金融城。

发展历程

伦敦城的发端始于公元43年,中间经历过许许多多沧桑变化,尤其是1665年的瘟疫和1666年的大火给她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但是,大火之后的伦敦城很快就在恢复的同时发展壮大起来。到工业革命之前,伦敦就已经成长为世界首要的金融中心,而伦敦城则是这个中心的硬核,绝大部分的金融机构都集中于此。但是,战后由于英国本身经济的衰退,并且由于伦敦城内的银行家们过于自负,懒于改变他们已习惯的传统作法,再加上别的金融中心的崛起,导致伦敦城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跌落。但是,伦敦城内的深厚的国际银行业务的基础,以及在长期操作过程中积累的信用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经验使她在60年代以后,恢复了其金融中心的领导地位。

80年代

伦敦金融城曾经无比辉煌,也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为英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80年代里,它每年使英国纯收入税利20亿英镑以上,即使在经济衰退的90年代初期,失业率居高不下时,伦敦城为无数人创造了就业机会。1995年,伦敦城内从事金融业、商业的人员有70万,比法兰克福的总人口还要多。但是伦敦城的功与过却是英国人长期争论的问题。

有人认为,伦敦城从来只考虑自己的发展和利润,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却漠不关心。一次大战结束后,由于伦敦城将精力过多地投放到海外的投资中,从而使英国的工业得不到发展所急需的大量资金,这样,美国和德国不仅在钢铁等传统工业上超过了英国,而且在高科技领域也领先于英国。1952年,首相丘吉尔为了保持英镑的地位和维持伦敦城在国际金融上的重要性,采取了严苛的财政预算和紧缩货币政策,结果他的目的暂时达到了,但英国的工业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即经过一个短暂的战后高涨期之后,国内需求持续地下降,几个主要产业:造船、纺织、钢铁和煤炭都严重地收缩了。然而,即使是这样,还是没能挡住英镑挤兑的命运。

二战之后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来了。这之后,伦敦城的银行家们为了维持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又多次损害了工业的利益:汇率高估使得英国的工业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减弱而使出口受到打击。

这种工业与金融之间的矛盾再度紧张。当大量的外资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并获取高额利润时,伦敦城内的资金却流向了国外。于是有人说,保守党又一次以牺牲本国经济为代价,帮助了伦敦城内的国际友人。即使伦敦城创造诸多的就业机会也受到了批评。人们认为伦敦城将大量的人才吸引到城内的各种金融机构中,使工业人才显得缺乏。

为了平衡这些矛盾,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减少伦敦城的对外投资、对高收入实行高税收等政策,这些政策限制了伦敦城自由转动的车轮,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地理位置

从金融城往东不远,是一个叫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的地方。那儿面积不大,却矗立着数幢几十层的高楼。从楼顶上的HSBC、Barclays、Citibank等广告牌可以看出,这儿也是金融机构扎堆的地方,因此也被叫做金融城。与“一平方英里”不同的是,这儿的楼群都是近20年内建起来的,规划更新,设计也更现代化。因此有人把这儿称为“新金融城”,与“一平方英里”那边的“老金融城”遥相呼应。在世人的眼里,伦敦是世界上最富历史传奇和现代情趣的城市之一。她不仅以其丰蕴的文化内涵、美丽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旅游者和留学研究人员,更以其深厚的金融基础、便利的交通、通讯和优越的金融经济政策吸引着世界上各大金融机构在此聚集。然而,这些金融机构和英国历史悠久的银行、证券交易所一起,生存在泰晤士河北岸一片面积仅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一片土地便是大名鼎鼎的“伦敦城”,因其金融机构密集,所以又称“金融城”。

经济

伦敦是世界最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2013年排名,伦敦位居世界第一,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市场,2013年伦敦日均外汇交易约2.5万亿美元,占世界41%份额,伦敦是全球最大的OTC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2013年日均交易额约1.5万亿美元,占全世界几乎50%的份额。同时伦敦还有世界第二的国际保险市场,有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黄金市场,而且,这里的欧洲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在国际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伦敦城的中心,有一座没有窗户的堡垒似的八层大厦,这就是被称为“银行之王”的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在其周边围绕着100多家本国银行和520多家外国银行。

与英格兰银行相毗邻的一栋竖火柴盒形的现代化建筑是伦敦股票交易所。伦敦股票交易到今天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可称得上是世界证券交易的鼻祖。其股票交易量位于纽约和东京之后,居世界第三位。

商品交易行业在伦敦城内也是一个古老行业,我们早已从文学作品和银幕上熟悉了那种商品交易时公开叫价的热闹场面。但是,1988年6月之后,这种做法不复存在,已被电子屏幕报价所取代。改头换面之后的伦敦商品交易所更名为伦敦期货与期权交易所,生意更兴隆了,成交量也更加大了。

伦敦黄金市场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黄金市场,其黄金交易量曾达到世界黄金交易总量的80%,它的市场交易量和价格对其他黄金市场的交易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是反映黄金行市的晴雨表,一般认为伦敦金市是金条质量控制方面的公断人。

伦敦城的劳埃德(LIOYD'S,劳合社)是一个国际性保险市场,曾是世界保险业中资金最雄厚、保险费收入最高的保险垄断组织。但是由于保险市场的竞争加剧,劳埃德已只能占到整个保险市场1%的份额。然而,它仍然拥有全世界大约25%的海上保险,而且它还是世界主要的再保险中心,因此伦敦城的保险市场仍是国际保险行业的一号种子选手。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2013年末发布的外汇和衍生品市场活动报告。报告显示,伦敦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交易中心,也是最大的OTC利率衍生品交易中心。华尔街日报称伦敦主宰了全球外汇和衍生品交易。

参考来源

  1. 伦敦金融城, 马蜂窝,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