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是中国的一个思想文化术语。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汉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2]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目录

名词解释

人为的修饰。“伪”指人为,引申而有不同的含义:其一,是相对于天 生自然而言,“伪”意味着后天通过人为的方式,对天生的属性或能力所做出的修饰和改变。这种修饰体现着人伦生活中道德、礼法对人的规范。荀子认为“伪”对于天性的修饰是必要的。其二,是相对于真实而言,“伪”意 味着通过人为的修饰来遮蔽真实的样态,具有虚假、欺诈的意义。

引例1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荀子·性恶》) (不可以通过学习、勉力从事而为人所具备的,称之为“性”;可以通过学习、 勉力从事而为人所具备的,称之为“伪”,这是“性”和“伪”的分别。)

引例2

智慧出,有大伪。 (《老子·十八章》) (为政)多用智慧,就会有严重的虚假欺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