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伽倻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伽倻琴

 

 

 

伽倻琴,亦称朝鲜筝,是朝鲜民族的弹拨弦鸣乐器。朝鲜语称가야금。流行于朝鲜半岛和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伽倻琴,相传是伽倻国嘉悉王仿照筝制成。形制与筝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现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阶排列有七声及五声两种,所用右弹左按的技法基本和筝基本一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既可以独奏、重奏、合奏,还可以弹唱。伽倻琴的种类大体可分为“正乐伽倻琴”、“散调伽倻琴”、现代用的“21弦伽倻琴”等三种。

简介

伽倻琴朝鲜语为:가야금,在我国东北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蜿蜒的图们江和鸭绿江畔,在长白山的林海雪原,居住着勤劳勇敢、多才多艺的朝鲜族人民。他们不仅发展了农、林、渔等各业生产,还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伽倻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乐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伽倻琴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是伽倻国嘉悉王仿照中国筝制成。形制与筝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现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阶排列有七声及五声两种,所用右弹左按的技法基本和筝基本一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既可以独奏、重奏、合奏,还可以弹唱。

伽倻琴是民族特色很浓的弹拨乐器,形似筝。相传6世纪时流行于朝鲜半岛的伽倻国。原分雅乐琴与俗乐琴两种。雅乐琴长约177厘米,宽约33厘米,每张12弦,每弦1柱,可以移动调节音高。俗乐琴长约152厘米,宽约17至21厘米,每张亦为12弦。经我国改革,弦增至18根,增加4和7两个音节,使音域比原来更宽,音量更大。演奏时,琴的一端放于膝上,一端着地,左手按弦,右手取音。既可独奏,也可以用于歌唱伴奏

起源与发展

据《三国史记》记载:“伽倻国嘉实王制十二弦琴。以象十二月之律。乃命于勒制其曲。” “伽倻琴亦法中国乐部筝而为之。......伽倻琴,虽与筝制度小异,而大概似之。”

伽倻国的乐士于勒携琴带着弟子尼文,到了新罗,受到了真兴王的欢迎和礼遇。真兴王把于勒安置在国原,乃派遣大奈麻注知、阶古、大舍万德等受业于勒门下,以传其业。

伽倻琴到新罗以后得到发展,成为新罗大乐,为以后的宫廷乐奠定了巩固地位。到了八世纪左右(或更早些时间),伽倻琴从新罗国传到日本,日本奈良的正仓院至今还收藏着三台伽倻琴(即新罗琴)。因为,伽倻琴是从新罗传到日本,同时又用于新罗乐,因此,日本把伽倻琴称之为新罗琴。

到十九世纪末,伽倻琴音乐出现了高峰,这是伽倻琴艺术的转折时期。音乐从缓慢的宫廷乐,逐渐转变为轻快而活泼的散调,原来流传的伽倻琴,因不适合演奏散调的快音而改制成散调伽倻琴,流传至今。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延边地区的伽倻琴音乐,有更新的发展,从民间流传,发展为专业人材的培养。

结构

古代的伽倻琴,琴体是用独木刳成槽,琴尾呈羊角状,不加底板,因而音量较小又缺乏表现力;现在朝鲜族人民使用的伽倻琴,是经过很多世纪的流传改进并吸收其他民族乐器的优点而制成的。由于有底板而形成共鸣箱,显著增强了音量和丰富了音色。 伽倻琴由琴框、面板、底板、琴柱和琴弦构成。琴身长约152厘米、宽17~21厘米。

琴框是长方形的边框,右为琴首,左为琴尾,上西蒙以呈拱形的薄水面板,采用长白山生长的纹细质松、易于振动的鱼鳞松或梧桐 木制作,琴底有底板和琴脚,底板用栗木、琴框和琴柱使用红木或花梨木等质地较硬的木料制作琴首一端有凸起的岳山支弦,张有13条琴弦。琴柱安置在面板中部,排列呈雁行。每张一柱,可移动以调节育高。

新中国成立后,伽倻琴得到不断改革,已制成五声音阶18弦伽倻琴及七声音阶21弦伽倻琴。后者加大了共鸣箱,采用尼龙弦和尼龙钢丝弦,音响洪亮,音色优美动听。

伽倻琴 ,为朝鲜族传统弦乐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浓的弹拔乐器。它的形状近似于汉族民乐器古筝。据《三国史记》记载,伽倻琴“法中国乐部筝面为之“,“伽倻国嘉实王,见唐之乐器而造之“。伽琴在演奏时,一端着地,一端放于腿上,右手弹,左手弄,表演姿态稳雅别致。伽倻琴由共鸣箱、琴弦、琴码三部分组成。共鸣箱长150厘米,宽25厘米、中间厚5厘米。质料分别用梧桐树板和桦木板制作。琴线用蚕丝制作。共13根弦,琴弦的两头各固定在琴头和琴尾,在琴头有弦枕。13根琴弦用码子支柱,琴头可以左右移动,调节音阶。伽倻琴富有表演力,是善于表达民族柔和情感的民间乐器。因此,伽倻琴弹唱是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种类

伽倻琴的种类大体可分为“正乐伽倻琴”(古制伽倻琴)、“散调伽倻琴”、现代用的“21弦伽倻琴”等三种。

古制琴

琴槽是用独木刳桐制做,不设底板,尾端有羊耳头状的装置,有十二弦(用粗细不等的丝弦),弦柱十二(人字型的雁柱)。此种伽倻琴到二十世纪初已很少见。

散调琴

它是属于近代的伽倻琴,在形制上有较大的改进,如将尾端羊角木去掉,并将琴体加上栗水底板,有染尾,有十三弦(丝弦)。主要用于散调音乐。

21弦琴

是现代用的改良伽倻琴。在形制上把尾端的染尾去掉。有21弦。弦有尼龙弦和金属钢丝缠尼龙弦两种;定弦有七声音阶定音法和五声音阶定音法两种。

雅乐琴

12弦(战国)、13弦(唐)

俗乐琴

14弦(元) 16弦(清末)

现代琴

21弦、23弦、25弦(当代)[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