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博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何博眾(1833~未詳),號仙儕,字博眾,祖籍番禺沙灣北村。   廣東音樂的先驅。何博眾排行第四,族人稱之為「博眾四」,以彈奏「十指琵琶」著稱。廣東音樂名曲《雨打芭蕉》、《餓馬搖鈴》、《賽龍奪錦》的初稿均為其所作,作品清新勁練,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琵琶彈奏《十面埋伏》,曲從情變、悅耳動人;培養有何章培、何柳堂、何與年、何少霞等多位著名藝人。何博眾同時擅長畫水墨牡丹,落款「仙儕」;喜歡沙灣的飄色藝術,曾設計過一板很有特點的名為「白鶴拉竿」的飄色,技巧奇高。

代表作品

何博眾生於1831年,中原人,後遷廣東,博學多才,精通琵琶。他彈的《十面埋伏》,四根弦發出殺聲、馬蹄聲、兵器相擊聲,使聽的人如臨戰場,而他自己卻像一名指揮員,從容不迫,節奏絲毫不亂。曾有一位號稱「江南琵琶王」的人和他比賽,最後那人甘拜下風並拜他為師。

何博眾彈琵琶極善於狀物摹聲。有一次,沙灣人與市橋人舉行龍舟比賽,雙方爭奪激烈,你追我趕,那場面龍騰虎躍,好不壯觀。結果,沙灣人得了冠軍。鄉親們熱情歡呼,簇擁着凱旋的英雄們。何博眾在現場參加了比賽,這情景使他深為感動,當場找來紙筆,譜寫了富有強烈民族特色的樂曲《龍舟奪錦》。

廣東音樂里膾炙人口的《雨打芭蕉》,也是何博眾所作。在一個深秋的夜晚,天上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來。何博眾聽見窗外雨點打在芭蕉上,好似珍珠濺落在玉盤中的聲音,心裡頓時激起了創作的欲望。他拿起琵琶,捕捉雨點打蕉葉的音響形象,彈彈寫寫,一首膾炙人口的名曲《雨打芭蕉》就這樣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