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建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何建行(外文名Jianxing He)
出生 广东广州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主任医师
知名于 肺部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复杂胸部外科手术治疗、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微创伤胸外科、胸部器官
知名作品Lung Cancer
微创胸外科手术图谱
肺移植

何建行<ref>个人简历网 </ref

毕业院校,广州医科大学,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美国外科学院Fellow,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澳门卫生局特聘专家,安阳肿瘤医院荣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2000年7月广东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胸心外科学博士,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2014年获得中国医师奖。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胸外科主任,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肺癌组学术带头人,美国外科学会Fellow、AATS会员。何建行教授从事胸外科工作3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微创胸外科,是中国微创伤胸外科的奠基人和指南制定者之一,在国内外胸外科界享有盛誉,带领的团队已完成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微创伤胸外科手术28000多例,成功在99年完成亚洲地区首例临床同种异体气管移植和2003年完成华南地区首例成功的临床同种异体单肺移植。至今已完成73例肺移植手术,最长存活病人达到11年,并将肺移植的年龄上限刷新为81岁高龄,是目前国内唯一成功开展临床同种异体气管移植和临床同种异体肺移植的专家。 在国内外发表胸心外科方面论文200余篇,其中在《柳叶刀》等SCI杂志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9篇,总影响因子254.483。

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学会胸腔镜学组及肺癌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安阳肿瘤医院名誉院长;SCI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执行总编辑;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胸外科唯一华人编辑;卫生部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胸外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食管癌抗癌协会副主委;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委员;广东器官移植学会常委;广州器官移植学会副主委

主要成就

2012年度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普通胸外科上榜名医 2014年中国十大口碑医生 2014年开创肺癌个体化微创诊疗体系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6年获国务院有特殊津贴专家

详细简历

受教育背景

1980-1985广州医学院临床医学学士

1997-2000广东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心胸外科博士

国外留学或进修经历

2007美国外科学院Fellow

工作经历

1985年--1991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住院医师

1992年--1997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

1998年--2001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副教授

2002年-至今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教授

2001年-至今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

2004年-2010年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

2009年-至今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荣誉称号

1998:广东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9:广州优秀专家

2002: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2010: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12:中央保健专家

2014:安阳肿瘤医院名誉院长

2014:中国医师奖

2014:中国十大口碑医生

2015:羊城好医生

2016: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18年3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第四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

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广州“创新英雄”、广医一院院长何建行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肺癌微创治疗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技术成果

擅长领域

1.早期肺癌的筛查及诊断:

何建行教授及其带领的团队具有丰富的阅片经验,能够通过影像学检测等无创肺癌筛查及早期诊断手段,发现早期及极早期的癌前病变;并通过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辅以针对性的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早期肺癌的治愈率几乎达到80%,部分极早期的GGO(磨玻璃样影)及早期癌前病变甚至能达到95%,并实现快速康复。

早期肺癌筛查手段:通过低剂量螺旋CT平扫;血浆游离DNA检测;肺癌特异性抗体CTC检测

2.个体化微创肺癌诊疗综合策略:

(1)系列个体化手术切口引领胸外科手术模式的转型

何建行教授率先提出根据肿瘤大小、范围以及患者心肺功能、肺裂发育状况、胸廓外形等生理特征,结合医师技术熟练程度、器械完善程度、患者的倾向性与经济条件,逐步建立7种个体化切口选择模式代替单一的传统大切口或胸腔镜切口。

技术改进后的效果:这一系列手术切口的选择达到个性化手术切口要求,覆盖了95%微创手术的需求,直至今日已成功在全国170家医院中迅速直接推广普及。

切口:针镜,单孔,单操作孔,两孔,三孔,四孔,hybrid切口

(2)精准切除打破传统手术定式

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组织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肺组织是胸外科医生的一个重大难题,何建行教授实现了针对不同肿瘤人群真正的"量体裁衣"式的精准切除,逐步建立了以5种微创切除方式代替单一肺叶切除的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个体化精准切除模式,从2004年开始逐步建立包括全胸腔镜下上腔静脉部分切除和左心房部分切除在内的6种个体化切除方式,以代替单一的全肺切除,覆盖中央型或局部晚期肺癌患者。

技术改进后的效果:覆盖90%以上中央型或局部晚期肺癌患者。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微创支气管成形术术后引流时间平均缩短17.1%,平均住院时间缩短1/5 ,5年生存率更是提高了50%,

切除方式:支气管成型术,跨级支气管成型术,支气管-动脉双成型术,半隆突切除重建术,全隆突切除重建术,上腔静脉部分切除重建术

(3)高选择性麻醉模式的建立颠覆了传统气管插管麻醉模式

以往的胸外科手术,无论是开胸还是胸腔镜手术,其都选择肌松药下的气管插管全麻,难免会导致"小手术,大麻醉"现象的出现,这与微创胸外科整体理念不匹配。何建行教授从2011年起,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展了非气管插管VATS手术,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4种模式个体化的VATS手术麻醉方法代替单一的标准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技术改进后的效果:2014年完成了国际上最大样本的自主呼吸麻醉微创胸外科手术的前瞻、对照临床研究,显示自主呼吸麻醉微创肺癌根治手术术后4个小时即可进食和自由活动,较传统气管插管麻醉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1/4,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40%


覆盖病种:肺大疱,胸腺瘤,气管肿瘤,早期肺癌手术治疗,中晚期肺癌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后肺癌手术治疗,中央型肺癌手术治疗

3.早期肺癌术后预后风险评估

何建行教授2012年作为主要完成人建立了国际上首个基于14个与肺癌预后相关的基因预测系统,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进行精确预测,该系统比目前最常用的TNM 分期系统更加准确。这一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Lancet》上,该杂志2014年影响因子高达45.217分,这也是目前国内胸外科界发表的最高级别的学术论文。随后,何建行教授领导国内7家大型胸外科中心建立了完全基于临床数据的Nomogram(列线图,一种能够将风险和预计生存率对应起来的评分系统)预测系统。使病人的术后生存预测更加精确,同时使用简便价廉,更易在第三世界国家推广。这一结果也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J CLIN ONCOL》上。该研究成果有助于避免大量病人被迫接受既痛苦又耗费资源的"陪绑化疗"。

预后模型:1, 14个肺癌预后基因Panel

2,Nomogram风险评估方法

4.高难度气管微创外科手术

何建行教授国际首创完成多个全腔镜下的气管手术,突破了以往"中央型或局部晚期肺癌是微创手术禁区"的观念限制,并编著了国际首部微创气管外科专著。

1气管巨大缺损修补和切除重建手术方式:a食管原位旷置代替气管膜部治疗巨大食管气管瘘术式;b采用带蒂肌皮瓣修补巨大气管缺损术式;

2.自主呼吸麻醉下全胸腔镜胸内各段气管切除重建术;

3.自主呼吸麻下全腔镜隆突切除重建术;

4 自主呼吸麻醉下袖式肺切除术;

5.终末期肺气肿疾病诊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在我国,COPD的发病率也高达8.2%,虽然内科的药物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并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和运动耐量。但是,患者仍不可逆地发展至以严重活动受限和呼吸困难为表现的终末期肺疾病,而到这时内科治疗往往是无效且对生存率也无显著改善。

① 从1996年就在全国率先开展针对内科治疗无效的终末期肺气肿患者的全胸腔镜减容术,并在国内首次提出其作用机制新解释,这一技术被《中华外科杂志》评为中国外科史50件大事记之一。

② 从2003年开始对终末期COPD患者进行单肺或双肺移植,获得了显著效果,目前全国存活时间最长的1例患者就是因重度COPD而于2003年接受单肺移植,目前患者存活良好。

6、胸部器官移植技术

何建行带领的团队作为华南地区卫生部批准的唯一具有肺移植资格的中心,1999年完成亚太地区笫一例同种异体气管移植手术、2003年完成华南地区第一例肺移植手术,迄今为止已经成功完成肺移植120例,气管移植1例,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果

① 1999年完成了亚太地区笫一例同种异体气管移植手术,使我国成为除美国、加拿大外第三个完成该类手术的国家,病人获得了良好的生存获益和极佳的生活质量;

② 2003年成功完成华南地区第一例成功的临床同种异体肺移植;

③ 国内最长存活时间的肺移植(14年,至今存活);

④ 国际最高龄肺移植(81岁,现已83岁)

⑤ 术前持续呼吸机支持超过6个月后的成功施行逆转性移植,患者目前已生存超过3年;

⑥ 术前持续ECMO(人工膜肺)支持的重症患者成功施行移植;

⑦ 为既往接受过肺移植的患者成功施行二次移植,目前已成功完成2例,二次手术后患者目前已生存近3年。

覆盖病种: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肺气肿,终末期COPD,双肺感染性疾病,肺动脉高压

7、快速康复胸外科日间手术

将不同的手术切口、切除与重建方式以及麻醉方式三者有机结合,从而建立了"因人因症而治"的个体化微创手术体系。该体系覆盖了95%以上胸腔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降低了40%术后并发症,使肺癌手术患者生存期平均提高了3.5个月,完全治愈的患者增加了6%。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现任主席Peter Yu教授评价:"这一个体化微创手术体系的建立,为肺癌手术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对VATS成为新的治疗标准作出重大贡献"。在此基础上,2014年何建行领导的团队更是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无气管插管、无胸腔引流管、无尿管"的全新"无管微创手术"理念,更是将部分胸外科手术革命性进化为日间手术(24小时内出、入院)。

覆盖病种:手汗症,肺大疱,胸腔瘤,GGO,>1cm的肺癌或肺部小结节

8、晚期胸部肿瘤综合治疗策略

何建行教授及其团队擅长根据肿瘤分期,病理及基因分型,以多组学检测结果为指导,融合包括精准放疗,个体化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肿瘤治疗手段,为晚期胸部肿瘤患者量身设计最适合的治疗策略,真正做到因病、因人制宜。

覆盖病种:中晚期肺癌,肺部转移病灶

招生专业

外科学全日制胸外科学硕士(广州医科大学)

胸部肿瘤全日制博士(广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南方医科大学)

外科学在职博士研究生(南方医科大学)

胸外科学全日制博士(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科研成果

科研方向

何建行教授在肺癌的早期诊断这一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上颇有建树。目前他领导的团队主要科研方向涵盖多个方面,包括肺癌基因组学、术后生物学检测指标预后模型建立、胸外科微创手术学研究、器官移植学、肺癌肿瘤标本库建立、肺癌治疗抗性(耐放化疗、靶向治疗)机制、肺癌筛查的基因位点研究及临床验证,肺癌人群定向普查与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肺癌基因疫苗、肺癌生物治疗等研究,为肺癌的国内外研究者提供了强大的研究平台,为逆转肺癌治疗抗性提供准确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肺癌的生物学特点,发病机制,转移机制以指导肺癌的预防,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支持,获得了如下成果

1,科研课题

来源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第一负责人 起止时间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肺癌微创诊疗技术研发、标准化及推广 W2011FAI01 2011-2016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重度肺功能不全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B2009B074 何建行 2009-2012
广东省省卫生厅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重度肺功能不全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C2009028 何建行 2009-2012
广东省省科技厅 基于中国人肺癌肿瘤库的肺癌高通量分析及临床防治应用研究 2008A030201024 何建行 2008-2011
广州市科技计划专项 基于基因组学与微创外科的肺癌综合诊疗平台建设 2014000000001-2 何建行 2014-2017
广州市民生重大专项 肺癌微创诊疗技术研发、标准化及推广 2011Y2-00024 何建行 2011-2016
广东省产学研专项 手术切口保护器的应用,产业化及推广 2011B090400589 何建行 2011-2016

2,论文 (发表论文488篇,SCI文章总数192篇,影响因子828.572,总引用次数为1353次,其中第一/通讯作者文章122篇,影响因子425.231,第一作者文章总引用次数1039次。代表性论著如下:)

5,科技奖励

序号

成果名称 授予时间 奖励名称 等级 授予部门/单位
肺癌个体化微创根治相关技术的系统研究及临床应用推广 2014 广东省科技奖励 一等奖 广东省人民政府
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1997 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
同种异体气管移植 2002 广州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广州市人民政府
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2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多极针消融治疗常见肿瘤的基础、临床及应用研究 2004 广州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 广州市人民政府

突出贡献

1994年与国际同步且国内率先开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1995年与国际同步且国内率先开展胸腔镜胸腔淋巴清扫术;

1995年与国际同步且国内率先用hybrid微创小切口胸外科手术代替传统大切口手术,已在国内广泛推广;

1996年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针镜胸腔镜手术;

1996年开展胸腔镜肺气肿减容术,并提出其作用机制新解释;被《中华外科杂志》评为中国外科史50件大事记之一

199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胸腔镜胸腺切除术;

1999年成功完成亚太地区首例同种异体气管移植

2000年首先在国际上开展hybrid下支气管及隆突切除重建术,至今完成500多例

2003年成功完成华南地区首例成功的临床同种异体单肺移植病人术后存活至今已经超过14年。移植例数120例。

2005年国内首先开展支气管跨级切除重建术

2007年完成利用转移肌皮瓣修补巨大气管缺损以及治疗气管肿瘤,为国际上首次报道。

2008年利用食管代气管修补巨大气管-食管瘘,为国际上首次报道。

2007年开始建立亚太地区肺癌肿瘤标本库,至今已收集超过80000例数肺癌标本。

2005年编写出版《微创胸外科手术和图谱》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励

2010年首先在亚太地区开展全胸腔镜下部长上腔静脉切除重建术

2010年7月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11年8月首先在国内开展局麻不插管肺叶切除淋巴清扫术,极大加速病患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明显降低药比。

2011年开展了全腔镜支气管袖式切除重建术.

2011年11月, 创办的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获pubmed全文收录

2011年受邀在世界肺癌大会(World Conference of Lung Cancer,WCLC)上做专题报告;

2011年受邀在Lancet Oncology杂志举办的研讨会上做专题报告;

2012年1月27日在世界医学权威杂志Lancet上发表第一作者文章,开创了早期肺癌患者术后治疗策略的新篇章。

2012年1月,创办的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获SCI收录

2012年国际上首先报道不使用肌松剂的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及极重度肺功能不全的肺减容术。

2012年被邀请参加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的微创胸腔镜20年庆典并做4场主题发言

2012年在个体化预后基因模型的进一步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医学权威杂志JAMA上。

2013年国际上首先报道自主呼吸麻下支气管重建术,

2013年受邀在世界肺癌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4场

2013年11月完成国际上首例自主呼吸麻下全腔镜袖式切除术

2013年4月作为主编创办了国内第一本全英的转化医学杂志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4年3D影像下肺动脉,支气管双重建术等;

2014年标准化肺切除手术流程, 可以达到9分钟做一个肺叶切除;

2014年ATM杂志获得Pubmed全文收录

2014年为81岁高龄患者完成单肺移植,是国际上报道的最高年龄

2014年完成国际首例全胸腔镜下气管下段及右主支气管肿物切除+全隆突切除重建手术

2014年完成国际首例复杂高位气管肿物全腔镜手术----全胸腔镜下经右胸上胸段(胸廓入口水平)气管肿物切除+端端吻合术

2015年完成"经右胸全腔镜右上肺叶切除及全隆突切除重建术"迎来新年的开始,这也是全球第三例、我国第二例全腔镜复杂全隆突切除重建术。

2015年担任执行主编的JTD杂志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1.783分

2015年何建行教授团队采用自主呼吸麻醉方法对一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施行3D-全胸腔镜经右胸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术中未进行气管插管麻醉,术后无需放置胸腔引流管与导尿管,提出全新的Tubeless VATS理念,手术结束后3小时,病人在麻醉恢复室自行下地,行走回房。

2015年完成国际首例3D全胸腔镜下经右胸气管下段、左主支气管开口疤痕狭窄切除+全隆突切除重建术。

2015年完成自主呼吸麻醉颈胸交界气管肿瘤切除+气管端端吻合术,手术历时78分钟,皮肤缝合完毕后20分钟患者即清醒,术后4小时饮水,6小时下地(见视频),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平顺,生命征及各项平稳。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手术圆满成功。

2015年裸眼3D助完成全腔镜下支气管、肺动脉、上腔静脉三成形手术

2015年8月,何建行教授完成国际首例自主呼吸麻醉下VATS气管下段肿瘤切除--全隆突重建术",实现了精准医学与快速康复的理念,至此,自主呼吸麻醉全面覆盖了肺、气管与隆突手术。

2015年完成国际首例何建行教授团队成功地完成了1例"自主呼吸麻醉纵隔镜下气管肿瘤切除+气管切除重建术"

2015年完成院内首例心肺联合移植,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南地区唯一卫生部准入的心肺移植中心翻开了一页历史新篇章。

2015年完成国际首例何建行教授成功完成了1例"3D胸腔镜下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切/跨级成形术",不仅实现了肿瘤的完整切除,也最大限度保护了患者的肺功能,实现了精准医学理念。

2015年何建行教授简化血管侧壁缝合方法完成"新辅助化疗降期后的3D胸腔镜下肺动脉阻断左上肺癌根治+血管成形术"

2016年完成首例"自主呼吸麻醉剑突下单孔VATS胸腺瘤切除术"

2016年完成自主呼吸麻醉剑突下针镜单孔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

2016年何建行教授率领的胸外科团队利用3D胸腔镜完成1例胸内低位气管肿瘤切除同期右中肺癌根治术,本手术除仅通过一次微创手术切除两个占位病灶以外,术中气管端端吻合也仅用时19分钟!

2016年何建行教授完成首例单孔自主呼吸麻醉下双镜胸段高位气管肿瘤切除重建术",整个手术过程行云流水,患者术中麻醉控制平稳。

2016年何建行教授团队再度极致微创,完成首例"自主呼吸麻醉剑突下单孔VATS胸腺瘤切除术"。

(2)组办会议及国家级的学习班情况:

1994年4月12日 全国首届胸腔镜学术研讨会暨学习班在广医一院由严秉泉教授演示肺大疱切除术(地点:广医一院)

1995年11月 广东省第一届胸腔镜手术学习班现场转播首次由何建行教授演示全腔镜肺叶切除术(地点:广医一院)

1996年12月 全国第三届胸腔镜手术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大厦美国的Micheal Mack, Dr.Landreneu, Norham,严秉泉,刘会平参会及演讲,会上由广医一院首次报道成组的VATS肺减容术及针型微镜手术

1997年6月 湖北省第一届胸腔镜学术会议在湖北省肿瘤医院现场演示由何建行全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术

1997年 7月 中美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演示与研讨会由霍文逊教授演示食管癌切除术(在广医一院及白天鹅酒店举行)。

1998年10月 全国第四届胸腔镜学术研讨会(地点:成都,由四川省人民医院及广医一院协办)

1998年11月 全国胸腔镜手术继续教育学习班第一期首次由由何建行教授等演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的复杂肺癌根治术。

1999年1月至2007年10月连续举办共8届16期的微创伤胸外科手术学习班(全国继续教育班)

1999年5月举办同种异体气管移植成功研讨与新闻发布会

2000年12月河南省安阳肿瘤医院举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专题研讨会及5台手术直播。

2002年举办中美小肺癌国际研讨会(由胸外,呼吸和放射学会联办:广州华厦大酒店)

2003年4月举办华南肺移植学术研讨及新闻发布会

2003年8月在河南省安阳肿瘤医院举办全国第一届全腔镜及小切口,常规切囗食管癌专题研讨会及20台手术直播

2004年10月在广州举行终末期肺气肿减容术及肺移植的研讨会,由Dr.Cooper及钟南山院士主持及主讲(地点:广东国际大厦)

2007年6月在河南省安阳肿瘤医院举办全国第二届全腔镜及小切口,管状胃,结肠代胃食管癌专题研讨会及20台手术直播。

2007年10月第一届中国肺癌微创治疗论坛暨第一届亚太地区胸腔镜肺叶切除大汇演(地点,:广医一院及东方宾馆)Dr Robert Mckenna参加。首次在国内推广全腔镜袖式肺叶切除术及骨转移瘤的射频消融和骨水泥内固定术。首创由丁香园及好医师网站直播全程方式,及会上参会者电子投票反应对若干争议问题的意见,投票结果刊登在中华肿瘤杂志。从此由 丁香园网上直播成为本论坛的特色,每期点击率起5万人次。

2008年第二届中国肺癌微创治疗论坛暨胸腔镜肺叶切除大汇演, 日本Okada教授参会并做手术演示。

2008年11月在广州东方宾馆举办南北肺癌高峰会

2009年第三届中国肺癌微创治疗论坛暨胸腔镜肺叶切除15年总结及研讨会,国际参加人员有来自日本的Haruhiko Nakayama教授和来自台湾的刘家全教授

2010年第四届中国肺癌微创治疗论坛暨第二届亚太胸腔镜肺叶切除大汇演,会上首次直播全腔镜肺癌切除+上腔静脉成形术。部分学员观摩双肺移植术。国际参加人员Dr. Kohno、韩国Dr. Kim Kwan Min 、新加坡Dr. Agasthian 、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胸外科严秉权教授Dr. Anthony PC Yim、台湾和信癌症医院的刘家全教授Dr.Liu Jia Quan

2011年6月第五届中国肺癌微创治疗论坛暨第二届亚太地区胸腔镜肺叶切除大汇演。首次在国内推广非插管麻肺叶切除术,国际参加人员:(Robert Mckenna, Raja Flores, Kohno Tadasu, Yong Him Kim, T.Agathian)重点术式是llb,llla肺癌。这次会议为推动年轻才俊的发展,首创"超级圣手-全国VATS手术录像大评比",为参赛选手提供了同道的挑战、专家的点评,更重要的是,获奖者还能获得资助出国进修的机会。

2011年9月在广州白天鹅宾馆举办肺癌靶向和微创联合治疗策略与分子预后预测分析研讨会,美国UCSF的Michael Mann教授与台湾大学医学院杨泮池院士参会

2011年12月举办全国第一届非气管插管麻醉胸部手术暨肺叶切除术专题研讨会。现场转播1O台非插管胸部手术,2台对照的插管手术。

2012年4月在河南省安阳肿瘤医院举办全国第3届全腔镜及小切口,管状胃,结肠代胃食管癌专题研讨会及20台手术直播。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Dr. D'Aminco参会并做手术演示

2012年8月31日~9月1日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举办微创胸外科医护一体化学习班,现场直播手术8台,包括2台非插管麻醉微创胸外科复杂手术。

2012年10月13-14日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举办第六届中国肺癌微创治疗论坛暨第三届亚太肺癌胸腔镜手术大汇演,会议邀请了新加坡的Agathian教授与日本的Tadasu教授参加,会议主题为"精准切除,快速康复,瘤内放疗",进行了麻醉,放疗等微创技术的推广

2013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第二届自主呼吸麻醉下手术学习班。

2013年12月13-14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第七届中国肺癌微创治疗论坛暨第四届亚太肺癌胸腔镜手术大汇演,会议邀请了来自澳大利亚的教授Tristan Yan,Chirstopher Cao,法国的Dominique Gossot教授,西班牙的Diago Rivas教授,丹麦的Rene Peterson教授,美国的Bernard Park教授参加,会议重点探讨三大话题:1,胸腔镜手术3D大转播,会议现场直播了4台3D胸腔镜手术,给参会者带来一场视觉盛宴。2,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国专家共识、本次会议将运用德尔菲法进行胸外科发展趋势与共识,探讨胸外科未来10年内的发展趋势,包括非气管插管麻醉,术中放疗等快速康复手术理念,机器人手术,3D视频转播等发展趋势。因此本次会议将成为胸外科发展上的一次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会议。3,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肺段手术与肺叶切除术的比较、胸腔镜复杂手术经验分享。

2014年6月7日,第一届"全国能量微创胸外科手术转播会议"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步进行,会议通过卫星与网络全程同步将8台高难度的微创胸外科手术直播到全国18个分会场,据统计,本次会议各地参会代表超过1500人,其中广州分会场达到了200人,另通过网络观看手术直播的点击率也达到了12887次,可谓盛况空前。本次会议有以下亮点:(1)全国首创卫星直播:手术团队医生通过卫星全程与全国各地的参会医生互动,将技术的推广与传播效率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可谓让全国的胸外科医生通过网络等终端得到了一次视觉与知识的完美享受。(2)梦幻技术同步感受:诸如自主呼吸麻醉下手术,全胸腔镜双袖切手术等胸外科顶尖梦幻技术首次通过网络直播,现场同步向全国的胸外科医生进行了演示,让参会医生跟随镜头一起与术者进入到高难度手术的现场中去(3)快速康复即时呈现:以往会议手术直播仅能欣赏到术者的高超技巧,手术患者的康复情况则难以切身体会。本次会议全程直播了术后患者康复情况,参会代表可以实实在在地体会到自主呼吸微创手术带来的快速康复:术后2个小时患者就对着直播镜头与复苏室的麻醉医生交谈术后感受,术后4小时患者就对着直播镜头起床、下地行走!

2014年7月举办第一届"胸部疾病:研究热点与学术争鸣研讨会",会议有来自全球各地的100余名参会者,可以说是一场多学科,跨领域,无界限的交流盛宴。主题演讲有来自于ASCO的主席Peter Yu教授,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Heather A.Wakelee教授等分享了胸部疾病领域的热点,论文写作技巧及投稿技巧等实用知识等方面的报告。专题辩论,百家争鸣,尤其是参会的青年医生,充分地在会议上展示了他们敏锐并极度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就手术,化疗方案等主题发表自己独到的简介,妙语连珠,精彩不断。

2015年5月16日上午,第一届全国腔镜气管隆突手术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肺癌微创治疗论坛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0楼国际会议厅胜利开幕。出席会议的嘉宾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教授,北京胸外科学会主任委员支修益教授,悉尼大学Leon Clark教授,Tristan Yan教授等国内外胸外科名宿及来自国内外的胸外科医生共450人。本次大会便是紧扣"革命"二字,以"更新,更易,更广"的会议主题开展包括手术,共识与争议等多个热点内容的分享。本次会议首先发布了腔镜手术革命性的产品:裸眼3D腔镜系统。这是我国国内首个原创的腔镜操作系统。随后,与会专家与代表进行了裸眼3D腔镜系统的体验,来自澳大利亚的Christopher Cao教授认为这项发明对于胸外科学界是"叹为观止"。赫捷院士,支修益教授,何建行教授也共同为精准医学时代的第一本中英文版专业书籍《Lung Cancer》举行了发布仪式并进行了名家点评及签字活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微创外科课程于2014年获得英国皇家外科学院(Royal College of Surgery)认证,成为国内第一个获此认证的单位。RCS对广医一院的授牌仪式也在本次大会上隆重举行。

2015年7月8日,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与强生爱惜康外科联合举办的胸外科菁英手术网络直播TES LIVE成功落下帷幕,本次网络直播覆盖日本、韩国、台湾、香港以及国内过百家医院,同步在线观看人数超过2000人。

2015年12月11日,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英国皇家外科学院(RCS)共同举办的第一届国际"无管"胸外科微创手术学习班于12月7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际会议室顺利召开。据悉,本次学习班主席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何建行教授与西班牙Coruna大学医院微创中心主任Diego Gonzalez教授共同担任。同时邀请了欧洲胸外科学会前主席Toni Leruit,意大利罗马大学医院胸外科,国际最早开展非气管插管麻醉胸外科手术的Eugenio Pompeo教授等嘉宾出席并致辞,同时有来自于英国,比利时,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16个国家共100名国内外学员,他们将在广医一院共同度过一周的无管微创胸外科学习时间。

据大会主席,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肺癌方向学术带头人何建行教授介绍:"无管"微创胸腔镜手术是基于国际上在2010年出现的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胸腔镜手术基础上,由我院胸外科发展完善而成。接受此类手术的患者,无须进行气管插管麻醉,术后无须留置胸管,无须留置导尿管,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实现快速康复。通过施行这种手术技术,一般接受手术患者能在4小时内恢复进食与行走功能,较为年轻的患者甚至可以术后从复苏室直接步行回病房。部分简单胸外科手术如肺大疱切除术,手汗症根治术,肺段切除术等甚至可以在24小时内出入院,从而革命性将部分胸外科手术进化为日间手术。

整个课程内容精彩纷呈,包括

1,名家讲坛:来自于国内外开展无管微创胸外科手术的中心的胸外科医生及麻醉医师分享手术及麻醉的经验;

2,手术观摩及演示:有国内外胸外科专家进行简单及进阶的无管胸腔镜手术演示,同时学员也能亲自分批进入到手术室现场观摩无管手术操作;

3,高新技术展示:有我国自主研发的国际第一台医用裸眼3D腔镜体验馆;

4,新书发布:有Tubeless VATS的新书发布仪式等。

微创胸腔镜胸外科手术自1994年在国内外开展以来,经过20年发展逐渐已经成为胸外科的主流操作术式。手术技术已可以覆盖所有的胸外科切除方式与切除范围,可谓"大道至简"-患者恢复更快速,更简单;医生学习曲线更短,操作更舒适;在此基础上,微创麻醉的发展,无管手术的问世,至今Tubeless系列胸外科手术也已经覆盖了包括隆突切除重建术,袖状切除术等胸外科高难度术式,更是在大道至简之后的极致发展。

视频

外科时间胸外科(哈尔滨站)-何建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