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何灌
图片来自名人简历网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武选登第,在河东路担任军官数年后,主政河北路、熙河路等地军州。参与了震武军之战仁多泉城之战方腊起义等战事。

目录

基本信息

本 名: 何灌

字: 仲源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开封祥符

出生日期: 1065年

逝世日期: 1126年

人物生平

从军河东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因为武选登第,担任河东路从事。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您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的位置。”后来何灌担任府州(今陕西府谷)巡检、火山军(今山西河曲)巡检等军职,何灌随后做河东将,与西夏军队相遇,敌人的骑兵追了过来,何灌射出的箭都能侵彻敌人的铠甲,从胸前射进去,从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的敌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

张康国向徽宗推荐何灌,徽宗召见他询问起西北边境的敌我态势,何灌用笏板在御榻画图,指着衣服上的花纹作为敌我态势来向皇帝讲解。皇帝说:“敌人都在我的眼里了。”

治理边疆

后来何灌先后升任河东提点刑狱,西上阁门使(正六品)、领威州刺史、知沧州。因为治理城防要塞有功,提拔为引进使(从五品)。当时皇帝命令运送粮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乘,工作量太大。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

过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知岷州(今甘肃岷县),修建水渠,引邈川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河湟一带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后来平调到河州(今甘肃临夏)。

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之职。何灌向朝廷进言:“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地不受到旱灾的损害,那么百姓就乐于应征入伍,而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足了。”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不用半年,就改善了耕地质量二万六千顷,招募到了七千四百青壮弓箭手,是当时西北几路最成功的。 征夏伐辽政和五年(1115年),童贯用兵西北。政和六年,何灌攻取古骨龙城(即震武军),提拔为吉州防御使(从五品)、知兰州。又攻打仁多泉城,不顾脚被炮所伤,攻下城池,斩首五百级。不久改为廓州防御使。

宣和元年(1119年),大将刘法战死,震武军情况危急,熙河路都统制刘仲武派何灌援救。何灌认为众寡不敌,所以只是虚张声势。在西夏人连夜撤军后,何灌恐夏人发现真相,于是立刻带兵返回。刘仲武上奏其逗留不前,于是罢官,任淮西钤辖。后来平定方腊起义,抓获吕师囊,升任同州观察使(正五品)、浙东都钤辖,后改任浙西都钤辖。

童贯北征,命其统制兵马。收复涿州、易州后,命何灌知易州,升任宁武军承宣使(正四品)、燕山路副都总管,又加龙、神卫都指挥使。宣和七年(1125年)八月,斡离不攻取景州(河北景县),包围蓟州(天津蓟县)。童贯把军队事务交给何灌,何灌立刻收复景州、解除蓟州的包围。当时郭药师统辖蕃、汉士兵,何灌说:“顷年折氏归朝,朝廷别置一司,专部汉兵,至于克行,乃许同营。今但宜令药师主常胜军,而以汉兵委灌辈。”但童贯没有采纳。奉诏返回东京后,管干步军司,随后升侍卫步军都虞候。

为国捐躯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朝廷决定将军务以滑州为界,以东属何灌,负责守浚州(今河南浚县)白马津;以西属宇文虚中,负责守河阳孟津及洛阳诸陵;所有的禁兵交付给梁方平守卫黎阳,梁方平与何灌共同指挥。何灌与宰相白时中说:“金人倾国远至,其锋不可当。今方平扫精锐以北,万有一不枝梧,何以善吾后?盍留以卫根本。”建议没有被采纳。第二天,又命何灌前往浚州。何灌推辞说军队不堪战,但朝廷强命其出任,拜武泰军节度使、河东河北制置副使。十二月二十二日,还没来得及出发,徽宗便禅让了,何灌领兵入宫守卫。郓王赵楷至门欲入,灌曰:“大事已定,王何所受命而来?”郓王的随从都害怕地退下了。 何灌出发后,援兵二万不足数,只能召募平民充数。靖康元年正月二日,金兵驻扎在滑州,梁方平向南逃跑,何灌亦望风溃败。黄河南岸没有一个人能抵御敌人,金师于是直接攻打京城。何灌回到京城后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墙。何灌背靠城池抗拒,总共和敌人作战了三天,正月九日申时因重伤死在阵地上,终年六十二。何灌帐下士兵韩综、雷彦兴各自手杀数人,与其一同战死。

宋钦宗为其哀悼,赐金帛,命官员护葬。不久言官弹劾他没有把守白马津,追削官秩。绍兴四年(1134年),恢复职级,为履正大夫、忠正军承宣使。[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