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仓,篝火夜(黄艳丽)
作品欣赏
余仓,篝火夜
第一次,把自己交给山里的夜晚,还有一群陌生人。
篝火晃动,是乡村夜色静谧的光影,素不相识的面孔,湮没在忽明忽暗火光里,氤氲出种种恍惚。
大王来巡山了!拉起彼此有些冰凉的手,围成圈歌唱起来,舞动起来,温暖在指尖跳跃,手掌与手掌触碰,心与心际会,渐次传递着暖意,还有情绪的流转。
寒意料峭的夜晚,聚拢既是本能,也是填平。从抵触到接纳,就是一个脚步转身的距离。那些裹着或敞开的情愫,便有了与山风为伍的冲动。沉静,冥想,孤傲,落寂,加上一点戒备,在火焰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风一般自由的影子、笑靥和欢声,伴随着火花四溅开来。
同车进山的小泽浩,正在用味道纯正的腔调,表演英语诵读,声音稚嫩清朗。古灵精怪的十岁左右男孩,是应先生的儿子,外形俊朗秀气似韩国明星。火光在清澈的瞳眸闪烁,影影绰绰里,女友桃和谕一起,举着手机不停拍照,忙于用镜头存储景致,也收纳情谊,还有乡村的味道。她们和我一样,对于田园、乡村,对于许多未知的远方,充斥着渴望和冲动。
昨日 ,四个女人形色匆匆,钻进一位外省男人的汽车,急于抵达当时的远方——金华余仓。这位中年男人便是应总,是谕未谋面微友姗姗的朋友。几百公里行程安全,托付给素昧平生的男人,这样的举动,似乎有些不靠谱。女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随,总是易感而近乎魔障。疯狂之余,用残存的理性,拍下车牌号发给儿子,忐忑方消弭几分。
女人聚集总是话题女王,从朗诵到文学,跑偏到家长里短的市井喧嚣。对一路咶噪的叨唠,应先生却始终沉默隐忍,专心驾驶,以宽宥的好脾气回应。 平常生活,一粥一饭,苦乐人生,喜忧参半。应先生眼角的微笑恰到好处,散发出一种叫修养的东西,既昭示你不必去戒备,又似乎在说,日子是来过的,不是用来宣泄的。生活就象一道菜, 我们咀嚼生活,也被生活烹调和消费。
其实戒备不是成年人的专利,从小浩泽加入进山的行列,对于桃子魔术般变出小食品的垂涎,并不排斥和遮掩,孩子的天性和童贞使然,对食物向来不具免疫力。当接过一罐名为“老鼠屎”的零食,开始有了警觉,打开瓶盖递给每人一粒,要求大人们先尝。孩子的机智逗乐了我们,真不知是否该相信那句话“不是世界变坏,而是坏人变老。”呵呵,防范并无过错,只要我本善良。
六辆小车集结,鱼贯驶出婺城区,前后二十几个车友,是金华电台美女播音姗姗的“粉丝“,只有我们几个来自外省。过汤溪一路向南,车窗外天空清朗,九峰水库万倾琉璃,缈碧萦回在连绵的青山怀抱,岚影湖光,妙曼景色使得我不忍错过,一路拍摄美图传致旅友群。不知哪辆车上名为钰欣的旅友,也和我一般兴致盎然,在不停上传美照,虽未谋面,却已是心有灵犀,微信群里握手言欢,会心一笑。
素不相识的心意相通,自是一种无以言说的美好, 这样的温馨美好,自踏上金华的旅途那一刻,便一路相随。
1700多年历史的古子城,飞檐斗拱,有古树、古井、古名居,城门、城垣、八咏楼等颇多历史遗存,是八婺文化集萃地,是我们心仪的厚重之地。初次见面的姗姗,温婉美丽,善解人意,安排的晚餐,便是古子城熙春巷,在老戏院里的hoho餐厅。餐厅从戏台到楼上围栏,皆是价值不斐的原木雕刻,格调既典雅大气,又清新文艺。离餐厅不远,便是八咏楼。
流连古意幽幽之地 ,品尝佳肴美酒,享受的是美食,感念的是情怀。遥想当年李清照孑然一身,颠沛流离避乱金华,八咏楼上凭栏寂眺,婺江苍茫西逝水,一叶浮萍飘婺州。感怀喟叹家国之变,浅酌低吟“浓睡不消残酒””江山留与后人愁“,浮白载笔“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国破家亡的肝肠寸断,又怎一个愁字了得。姗姗的美意,易安居士的家国情怀,尽在把酒持螯间。
篝火旁,人们还在乐此不疲的嬉逐。一位帅气的先生带头发起了微信红包,有些熟悉的面孔,让我想起,下午村里集市闲逛,谕到处寻找好吃的地瓜干,晚餐时他特意来告诉渝哪有卖,那张热心而善意的笑脸,印在了我的脑海。我们入住的农家,距离举行篝火晚会的稻草屋,有几公里路途,和当地旅友互不相识,路上会有人主动邀请我们搭车同往。农舍住宿条件简陋,给我们留下最大最好的房间,他们却带着孩子在一起将就。
升腾的火焰,映照着一张张陌生却又似曾相识的脸,初春的夜晚依旧寒凉,火焰掀起的是气流热浪,是心中回旋的暖意春风。欢声笑语,素昧平生,疏离隔膜,早已被霸道的山风裹挟在一起,随性抛散在寥廓穹隆之上。
山村之夜,笼罩着变幻莫测的神秘,难得的喧闹,勾起了山神的心思,雨点大颗大颗滴落下来。坐在低矮屋檐下,入神望着渐渐低落的篝火,已堆成暗红色灰烬,幻想其中埋藏着几颗红薯或芋头,已烤成半黄半黑的焦糊,木棍扒拉开,沾满快意童年的团团香气,便从记忆深处的漫漫尘埃中,滚烫跌落出来了。
滴答的雨声,使得这样的夜晚,有着异常的宁静。山村的安然与简单,让人的欲望放的很低,心却是潮湿的,无需热泪盈眶,便可淡淡想念。想念一段经年往事,一些温软旧时光,某个日渐模糊的背影,想念遥远的童年,一颗炙热焦黄烤红薯的味道。
这样的怀念,温暖便好,无须惊艳。
作者简介
黄艳丽,女,江西铅山人,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