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余森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余森文,园林专家。早年从事革命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浙江省、杭州市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的领导工作,对杭州与西湖建设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并结合实践,在园林建设规划的指导、园林建筑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园林植物的配置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取得了成果。

人物简介

余森文,1904年11月20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一个农村贫苦家庭。幼受“五四”运动及新思潮的熏陶,向往“民主救国,科学救国,自强自立”的进步主张。1922年,入南京金陵大学本科习农林。因参与进步活动,受到北洋政府南京警察厅的通缉,后赴广东中山大学农学院读书。1930年8月,经副校长朱家骅介绍任上海同济大学注册部主任。其间得识隐居上海的何思敬教授,参加他创立的时事座谈会,为其主办的《世界大事》刊物任校对出版等事务性工作。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爆发,余森文随朱家骅历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交通部职工事务委员会主任。出资创办由张天翼等负责的思潮出版社。

1934年,余森文曾任中国交通部国际电信局驻伦敦专员,并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行政管理学文官管理专业(研究生)。出国两年中,利用假期及往返行途从太平洋、大西洋横绕地球一周,游览了印度、埃及、意、法、英、比、德、奥、匈、苏联、加拿大、美国、日本等19个国家的部分城市与名胜古迹,看到了众多不同风俗,流派各异和各种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珍品、园林风貌,如英国公园的大面积草坪、巴黎的雕塑、意大利的油画、伦敦的邱园和植物园等,并拍摄了大量风光照片,在日后建设杭州西湖得到借鉴和运用。 1936年1月,回国重返同济大学任教导长兼附中主任。从1937年七七抗战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余年中,余森文在他主管的机关中,长期进行革命活动。1949年1月,被中国共产党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派他从事浙江省(主要是杭州市)的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工作。他奉派参加国家的考察团出国考察了欧美各国的市政园林建设,开阔了视野。数十年如一日,在为治理和扩大我国风景旅游重点——西湖呕心沥血,成绩斐然。

革命活动

抗日胜利后的1946年5月,黄绍竑调离,沈鸿烈接任浙江省主席,调余森文去温州地区当专员。当时余森文犹豫未决,正在考虑去还是不去,地下党组织派人来和他联系:“应该去。”这有利于浙南特委在该地区的地下工作。于是当年6月,余森文就带了一批随员前往。刚上任,就遇上温州粮荒——粮商储备的商品粮不足十天销售,促成米荒风潮。余森文刚上任,首先要解决这个大问题。他立刻召来粮商大户翁来料、王纯侯、邱白川等人商量,并请他们将现有的储备全部拿来应付,按户口定量定价划区售粮。为避免奸商乘机倒卖,特成立粮食调剂委员会,请当地士农工商兵各界派代表参加,还特请温州市的欧海中学派代表参加,以监督购粮、售粮及核定户籍人口等。另再组织人马,主要是粮商去上海市场采购,和去瑞安、平阳县等农村向富户购买储存的余粮以保证供应。这些措施一经落实,十天后,粮食市场平稳,一个月过后,新谷陆续上市,粮荒风潮基本解决了。

发生粮荒的同时,又发生了瓯海中学学生捣毁《浙瓯日报》馆的事件。原因是《浙瓯日报》、《温州日报》刊出了“温州市民夹道欢送”离任的反动专员张宝琛的不实报道。因为张宝琛的许多政策十分反动,背离民心民意,加之向来以粮食出口或转销外地的温州,也因张宝琛纵容奸商大户囤粮居奇,抬高售价,民众早已愤忿不满。张宝琛离温之日,只有几个奸商污吏去凑热闹,而报馆却登出“夹道欢送”。学生前去报馆问讯,而报社人员又仗势欺人,无礼斥责学生,因而大批学生蜂拥而至,不管三七二十一,竟将《浙瓯日报》馆的全部印刷机和排字房捣毁。社长徐世康、《温州日报》社负责人方又圆及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邱鸣和等不明事理,也来专署向新上任的余森文专员投诉,造成和学生双方互不相让,剑拔弩张。余森文针对这一触即发之势,先向双方言明:“作为上级领导,我认为双方必须先按下‘敌对’态势,各自进行检讨,切不能动刀、动枪,应该和气相处为好。他先批评了作为社会舆论的报刊,“要以民为本,真实报道事件本身,不能利用媒体来邀宠。事实真相最能说明问题,最能感动别人,不能欺骗民众。这是本次‘捣报事件’的起因。”接着他也批评了学生:“你们有意见,代表民意反映事实真相,要求该报第二三天登出‘道歉’文章,不就很好吗?为什么一定要去捣毁报社的印刷机和排字房呢?这不就把小事闹成大事了吗?看来双方都有错,但不是‘敌对’,尽可以谈判,相互道歉。《浙瓯日报》是县党部邱书记长的下属,而瓯海中学的董事长也是邱书记长兼任,作为两个下属的领导,内部的事内部解决,何必闹得满城风雨呢?捣毁的物件由县党部出钱买回来,捣毁东西的学生年幼无知,不知道这种行为的严重性,学校给予记过、警告或最严厉也只能给予转校读书,开除则误了年轻人的一生,而失去了改过的机会。”

经余森文这么一劝解,冲天怨气基本平息了。《浙瓯日报》社长徐世康有了余专员的“由县党部出钱买回”被捣毁的印刷机器和排字房,基本上满足了要求,也就不再提什么要求了,而瓯海中学领导人也真的怕事闹大了,别说安心教书,恐怕要居无宁日了,所以同意警告或记过来处分闹事的学生,不再坚持“开除”学生了。《温州日报》的方又圆自知有幸未波及本报馆,但也怕事态发展后,灾祸怕亦难免,既然专员有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就不再坚持严办学生了。学生对余专员的处理方案也表示同意,同时对《浙瓯日报》社长徐世康表示了道歉。

捣报风潮后不久,学校放暑假,有不少进步学生要去浙南的暑期青训班?中共浙南特委开办?学习,温州市学生会主席陈道明和王增荣有意将此事请示他。余森文为了团结青年学生,不但不制止,反而给予鼓励,说:“青年人应多向社会学习,放眼四方,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小圈子里,鼓励他们走向社会去多学习,多看看,可以增强自己的判断、分析能力。即使吃了亏,也是吃一堑,长一智。”这样一来,这些学生更亲近余森文了,有许多新鲜事都愿意向余森文反映,或提出问题来切磋交谈。相互间的距离拉近了,感情也一天天融洽起来了,这为余森文与中共浙南特委的联系铺了一条稳妥的通道。

1946年7月,蒋介石撕毁协议,发出了向解放区进攻的命令,皖浙两省根据地是国民党重点进攻的目标之一。省主席沈鸿烈于1946年11月带着省保安副司令竺鸣涛到温州召开绥靖会议,部署清剿浙南根据地。面对此事,余森文深感压力沉重。他是国民党的左派,反对骨肉相残的内战,主张抗日胜利后民主建国,帮助流离失所的抗战难民回乡重振家园,过上和平的日子,因此对“剿共”的计划最为反感。再说与他相识的所有共产党员个个都是爱国为民的精英,而国民党的政客,绝大部分是贪污腐败分子,现在却要去“清剿”爱国为民的精英,这让他非常反感,毫不犹豫地站到了共产党一边。于是他将在绥靖会议知道的“清剿计划”、省保安队、地区和各县的兵力部署、枪枝弹药、甚至会议记录,全部交给何兴邦?共产党员?拿给陈道生、王增荣连夜赶抄立即送交中共浙南特委书记龙跃和胡景针同志。让他们接讯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讨对策,作出相应的部署。结果使省保安四团团长陈祖康和温州专署副司令陈志坚的清剿部队全部扑了空,又不敢深入解放区根据地。他们转了20多天,先后撤回,毫无收获。

1947年初,沈鸿烈又在文成绥靖区的大岩和括苍的枫林各设一个指挥部,大岩由黄云山负责,枫林由吴万玉负责,各率一个连,还要温州专区和各县保安部队,由省保安司令部统一指挥,避开余森文?兼专署保安司令?,去进行清剿。但专署和各县保安部队都有余森文的亲信,随时将清剿行动和计划密告余森文。所以,国民党的清剿行动往往徒劳无功,使解放区根据地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不过,那些清剿的国民党部队往往拿老百姓出气,以“通匪”的罪名残害了不少老百姓,也使余森文深感内疚。为了替老百姓的生存着想,浙南武装也开始反击,对较弱的敌自卫队进行突袭,收缴他们的枪支弹药,对俘虏实行教育后释放,或争取他们起义、投诚,收到不少实效,使他们不敢随便骚扰老百姓。

1947年10月,沈鸿烈第三次来到温州,要余森文陪同他去枫林视察。他们坐船沿楠溪江直抵枫林镇,浙省保安部派了一个连去保卫安全。看到这一带山高林密,形势险要,出去视察的人员还感到自己不安全,还谈什么清剿?回到温州后,沈鸿烈说:“地形如此复杂,这么一个指挥部,起不了什么作用;抑制解放武装力量向城里渗透,作用也不大。”后来,沈把文成和枫林这两个绥靖指挥部也撤掉了,改用分工负责的方法由地方自己去保卫。沈决定由省保安四团集中力量专门对付浙南游击队,以围困的办法使游击队难以向城里渗透。沈的这些计划和行动,余森文又及时通知了浙南特委。龙跃书记和胡景针知道后也采取了相应对策,使得敌人无法施展力量而相持下去。

1947年5月,全国“反迫害、反饥饿、反内战”出现高潮。温州学生也于6月3日举行大游行。事前学生通过陈道生通知了余森文。余要求学生们不要打报馆、打机关和打商店,尽量避免与军警冲突,以免自身受到伤害,争取报馆和商家对学生予以支持,并派专署警卫队暗中保护学生。这时温州中学校长金嵘轩,瓯海中学谷寅侯也来找余森文。余对他们说:“你们不要管,装作不知道。南京都管不了、制止不了,何况是我们温州。”结果学生游行示威从上午到下午,还开了大会,但未出事故。事后,地方士绅和商家刘景晨、柯逢春、杨雨农等反映:“余森文有办法,各地的‘三反’游行都出了事,而温州却没有。”甚至说:“学生听余专员的话,有余专员在,市内出不了乱子。”学生和家长也很满意。但国民党部有议论:“余森文软弱。”军统和中统特工则说:“放纵。” 余森文在温州专员任上,通过学生与浙南特委取得了联系。上海局也特派史林峰和唐为平前来协助余森文工作。余把史林峰委任为专署视察员,住署内,唐为平任温州工业学校教务长,住校内。这样,余森文和浙南特委的联系不断,使得反清剿工作顺利进行。1947年夏,余森文去省府杭州开完会后,借去上海访友为名,专门去拜访中共上海局统战部长张执一,得到对时局的分析指示和对从事地下工作的指导:隐蔽自己,密切联络,随时行动。利用原有朱家骅的政治背景和敌人相互间的矛盾来开展对敌斗争,才能万无一失。当时确实由于国民党省府及其下属官员,都知道余森文的背景有朱家骅,从未怀疑他与浙南特委地下党有联系,加上余森文本人的干练、明智及公共关系,所以开展地下斗争比较顺利。

余森文在温州专员任内是国共内战激烈的时候,不比在丽水专员任内。丽水时是抗日战争期间,可以国共两党合作名义进行地下工作,掩护和营救地下党同志。可是在温州专员任内,在激烈内战中,要进行地下工作,特别是掩护、营救被捕的地下同志,如设法营救专署报务员汤家杰、夏文俊等人,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这时朱家骅对他已不信任了,黄绍竑离开了,新任省主席沈鸿烈对他又不信任,可以说在温州的地下工作难度是很大的。 余森文是英国留学生,会说英语,又有水利知识。浙江省拟在新安江建水电站,就委派余森文去浙西淳安任专员,兼水利发电站的指挥,以便能经常与美国水利专家商讨建水电站的问题。而这时中共上海局为打通皖南到上海的秘密交通线,中共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员会书记张执一特约他去上海面谈。确定安插史近愚?林峰?任专署秘书,以便掌握国民党特务活动的情况;安插唐为平去威坪区当区长,负责打通皖南到上海的秘密交通线。又调李家征、张友久、汪伍新、李长风等人同到淳安去共同开展工作。于是1947年冬余森文又走马上任去了淳安。不到一年的时间,浙西的根据地和游击队活动有了很大的扩展,秘密交通线已建立和健全了。 余森文在淳安任专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国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民党在内战中,被消灭了大量的有生力量,解放军由相持阶段转入反攻的时机已经到来。江、浙、皖的国民党反动部队由清剿式的进攻转入点线的守势,处处挨打,已成了惊弓之鸟。 [1]

人物简历

1904年11月20日 生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1922年 考取南京金陵大学本科(农林科)。

1925年 转入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

1927年 任汕头第一中学高中部主任,理化教师。

1928年 任中山大学英文系助教,浙江省地方自治学校、浙江省警官学校教员。

1930年 任海同济大学注册部主任。

1932年 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交通部职工事务委员会主任。

1934—1935年 任中国交通部国际电信局伦敦专员,并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生)。

1936年 任同济大学教导长兼附中主任。 1937年 任浙江省第九区(丽水)行政督察员。

1938年 创办《民生日报》,任社长;创办丽水地区林业学校,任校长。

1940年 任浙江省第四区(淳安)行政督察专员兼街口水力发电站指挥。任浙江省政府设计考核委员会委员。

1946年 任浙江省第八区(温州)行政督察专员;兼永瑞平水利委员会主任;创办温州工业职业学校,任校长。

1949年 任杭州市工务局副局长。

1949年-1956年 任杭州市建设局局长。

1956—1959年 任杭州市园林管理局局长。

1962年 任杭州市副市长。

1978年 任浙江省建设委员会顾问。

1992年3月25日 逝世于浙江杭州市。

主要论著

1 余森文.关于城市园林绿化问题的探讨.城市建设,1953,6.

2 余森文.森林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浙江日报,1962,12月6日.

3 余森文.充分利用本省的野生植物资源.浙江日报,1965年9月7日.

4 余森文.关于造林工作的几个问题.浙江日报,1966年3月17日.

5 余森文.杭州城市建设的几个问题.杭州园林,1982,1.

6 余森文.浅谈杭州的市树、市花的评选与赏析.杭州日报,1983年6月.

7 余森文.把黄山与千岛湖规划建设成为国家风景旅游中心的建议.建筑学报,1982年,7.

8 余森文.普陀山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其他,浙江省科技协会编印普陀山规划建设考察报告,1983年7月.

9 余森文.园林植物的配置艺术.兼谈古代园林植物配置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建筑学报,1984,1.

10 余森文.从杭州城市景观设计看西湖高层建筑.建筑学报,1986,10.

11 余森文.杭州西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12 余森文.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中国园林,1986,3.

13 余森文.杭州园林建设的回顾.西湖风景园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4 余森文.谈谈植物园的性质、建园方针与任务.余森文园林绿化论文集.浙江省园林学会,1988,12.

15 余森文.园林建筑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北京:中国园林,1990.